和中健脾方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ucard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中健脾方及其拆方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对相关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对CaM/MLC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和中健脾方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贲门结扎加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将56只健康SD雄性大鼠(SPF级)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组、和中健脾组、降气组以及西药莫沙必利组,每组各8只。造模后3天,予以和中健脾方及其拆方和西药莫沙必利灌胃治疗,14天后,在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P物质、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取手术吻合口上端3cm左右的食管组织,取该组织下段1cm进行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大体表现及病理改变并评分,取剩下的食管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及RT-PCR技术进行CaM/MLCK通路上主要蛋白CaM、MLCK的检测,观察各组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大体表现和病理评分均高于其他各组(p≤0.001);给药组间大鼠食管黏膜大体表现和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胃肠激素结果:①胃动素,模型组血清胃动素含量低于其他各组(p<0.001);中药组中,和中健脾组血清胃动素含量最高,与和中组及降气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和中组与降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组及降气组血清胃动素含量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和中健脾组血清胃动素含量与莫沙必利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物质,模型组血清P物质含量低于其他各组(p<0.001);中药组中,和中健脾组血清P物质含量最高,与和中组及降气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降气组血清P物质含量高于和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中组及降气组血清P物质含量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和中健脾组血清P物质含量与莫沙必利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长抑素,模型组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01);中药组中,和中健脾组血清生长抑素含量最低,与和中组及降气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降气组血清生长抑素含量低于和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中组及降气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和中健脾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管活性肠肽,模型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01);中药组中,和中健脾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最低,与和中组及降气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降气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含量低于和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中组及降气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和中健脾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食管组织CaM、MLCK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CaM、MLCK蛋白表达较其他各组均明显下降(p<0.001);各给药组CaM、MLC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中,和中健脾组CaM、MLCK蛋白表达含量最高,与和中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降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组CaM、MLCK蛋白表达含量低于降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组CaM、MLCK蛋白表达含量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气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CaM蛋白表达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MLCK蛋白表达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中健脾组CaM、MLCK蛋白表达含量与莫沙必利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食管组织CaM、MLCK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CaM、MLCK mRNA表达较其他各组均明显下降(p<0.001);各给药组CaM、MLCK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01);中药组中,和中健脾组CaM、MLCK mRNA表达含量最高,其中和中健脾组与和中组CaM mRNA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01),MLCK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健脾组与降气组CaM mRNA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MLCK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组与降气组CaM、MLCK mRNA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组和降气组CaM、MLCK mRNA表达含量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和中健脾组CaM mRNA表达含量与莫沙必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LCK mRNA表达含量与莫沙必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和中健脾方及其拆方均可以明显改善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组织黏膜病理损伤,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和中健脾方及其拆方均可以明显改善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相关胃肠激素水平,其中和中健脾组改善最明显;3.和中健脾方及其拆方均能明显上调CaM/MLCK通路主要蛋白及mRNA的表达,其中和中健脾组升高程度最大;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古文献检索,分析耳鸣证药规律,以供临床医生辨证用药作参考;分析不同朝代耳鸣证型、用药特点及变化;探讨脾胃虚弱型和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的脑电波(EEG)特征。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先秦至清代耳鸣相关方药内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方剂管理”,分析耳鸣证型特点、不同证型的用药特点及不同年代耳鸣证型、用药差异;回顾性分析我科脾胃虚弱型和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特征与EEG能量值的关系及异同。结果
学位
实验一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探究益神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大鼠认知行为的影响目的: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并依据行为学测试等方法观察药物干预前后不同组别大鼠认知行为及功能的变化,探讨中药复方益神方对改善认知障碍大鼠认知行为及功能的影响。方法:1、组别设置:实验动物为雄性Wistar大鼠,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需要通过认
学位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初步明确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病灶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择健康雌性未孕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壁手术固定内膜组织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5、7、14、21天随机处死一组小鼠,分离异位病灶。进行异位病灶的观察,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Sirius Red染色判断异位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其核心环节是心室重构,后者病理过程包括心肌细胞凋亡(cardiomyocyte apoptosis)、肥大(hypertrophy)及心脏纤维化(cardiac fibrosis,CF)。病理性失代偿心脏间质纤维化会增加心肌僵硬度,影响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在心室重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学位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化疗是治疗肺癌的常用手段之一,疗效较为突出但毒副作用同样明显。近几年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肺癌效果明显。中药蟾酥在临床上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蟾毒灵是蟾酥的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前期实验发现,蟾毒灵可以有效抑制肺癌增殖。本研究主要探讨蟾毒灵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蟾毒灵对人肺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导致心脏功能失常并最终衰竭的重要病理过程,氧化应激是主要诱发因素之一,通过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和过氧亚硝酸盐阴离子诱导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器官衰竭。例如心肌缺血再灌注和蒽环类化疗药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的使用,都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心肌,其中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脏损伤在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附子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
学位
目的研制针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膳食知识及需求问卷,并调查上海市大肠癌术后患者对中医膳食知识的知晓和需求情况,为中医膳食教育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法、小组讨论法、质性访谈法以及专家咨询法形成问卷初稿,并对其初稿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形成最终的问卷。将研制好的问卷应用于临床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1)G0S2是否影响平滑肌细胞中的脂质含量和炎症;(2)白藜芦醇是否干预TNF-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中G0S2的增加。(3)白藜芦醇是否干预G0S2对平滑肌细胞的脂质含量和炎症的调节;方法:(1)采用MTT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人的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smooth muscle cell,H-SMC)细胞的毒性作用;(2)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G0S2在H-SMC细胞
学位
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化疗药物奥沙利铂(L-OHP)作用机体后,对机体内环境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途径的影响,以及结肠癌肺转移的发生机制。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研究中药复方肠胃清对机体化疗药物干预后结肠癌肺转移的影响,以阐明化疗药物联合肠胃清治疗结肠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慢病毒稳定转染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构建CT-26-Luc细胞株。将
学位
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而化疗与放疗等其它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方式。其中化学疗法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并增加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对化学疗法的抵抗力,使其成为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在原发和转移位点获得抗性,涉及细胞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但后者经常被忽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TME)在癌症进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