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港-陆港体系空间布局与特征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区域竞争激烈加剧、中美贸易摩擦、资源环境约束严峻等外部制约因素和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趋势愈演愈烈等内部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港口企业意识到,仅靠腹地货源难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发展重点瞄向广阔的内陆市场,找寻新的货源增量。在此背景下,陆港的建设在国内得以快速推进。本文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海港-陆港体系的空间结构,为科学制定海港、陆港协同发展的策略提供参考,助力港口城市统筹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全力构建跨境物流网络体系。
  本文首先梳理中国海港-陆港体系的发展现状,在明确相关概念、背景的前提下,展开针对空间结构的定量测度。针对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首先总结了点模式空间分析方法,选择能将空间密度与距离相结合的分形理论来构建海港-陆港体系聚集维数模型,对其地理分布结构的测算结果表明:地域空间结构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陆港围绕海港呈现凝聚态势,海港的地理中心性得以较好体现,且资源型陆港分布密度高、距离近,主要枢纽型陆港密度低、距离远。针对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同样先总结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适用条件,确定采用引力模型和潜能模型分别测度海港-陆港体系的强度结构和层级结构,结果表明:港口空间联系路径与综合运输通道相吻合;港口间联系强度随距离增加而波动式减小;中国海港潜能值由北向南逐步递增,即南方海港对内陆地区的吸引力水平整体上优于北方;核心海港、陆港对腹地经济空间的影响力占主导地位。总体而言,海港-陆港体系在地理空间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遵循密度衰减原则,并形成了“海港-陆港”网络结构的物流格局。尽管边境型、枢纽型陆港距离远、空间联系强度低,其在物流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却无可替代,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集聚形态以及区域差异,印证了地理经济学中地理特征与经济特征不可分割,共同影响着港口城市区位特征。
  本文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参数的标定进行了改造,使模型可以较好地从宏观角度刻画不同海港-陆港体系的空间结构,从而揭示港口城市的区位特征,比较不同区域陆港布局特点,使模型构建和研究结果具有较好地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和湖北省对水路运输的大力推动,江汉运河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处于通航初期,江汉运河通航密度较低、通航风险事故较少且统计不够系统、全面、详细,这造成了江汉运河存在通航风险现状模糊、关键风险因素不清、无法采取针对性的通航风险控制措施等问题。随着通航量的增加,这些问题将会极大地限制江汉运河安全通航。因此,对于江汉运河通航风险现状及关键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尤为重要,这对于
学位
近年来,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重视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对于满足全省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湖北省尚未形成对公路货运市场的有效监测,在此背景下,通过编制公路货运市场景气指数,可以及时把握公路货运市场变化规律,促进市场良性发展,使之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本文围绕景气指标体系构建、景气指数编制以及景气监测预警三大核心内容展开湖北省公路货运市场
学位
随着黄金水道、交通强国水运示范区等战略的提出,内河航运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人们在关注内河航运高效发展的同时,也更注重航运发展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为了使内河航运抓住机遇,健康、安全和高效地发展,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成为航运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内河航运安全投入的主体为航运企业,由此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督促内河航运企业进行安全投入。但是近几年很多航运企业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巨大的安全投
学位
随着中国公路骨干网络的基本成形,为有效提升公路路网的可达性,国家正不断扩大对中西部省市县等干线公路的建设投资规模。但是受山区地域特殊地形、道路建设等级、山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山区公路隧道存在部分小半径曲线隧道,且隧道长度较短,这一类型隧道由于特殊的线形特征,被定义为光学长隧道。但中国并未对小半径光学长隧道展开深入研究,现有针对普通直线隧道的研究无法有效保障小半径光学长隧道的交通安全,因此本文对驾
学位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我国内河水运发展方向,提出水运强国战略新使命,重点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为完成这一使命,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求长江内河水运发展重点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内河黄金水道建设。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内河航道现代化发展,并对其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及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从内河航道现代化发展内涵出发,分析新时期我国内河航道现代化发展特征,揭示了新时期我国内河航道现代化
学位
随着内河航运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建立畅通、高效、绿色、安全的内河航运体系是目前内河航运发展的方向,而保障内河航运安全又是建立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重要一步。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引起无人驾驶技术革命。无人船因其具有不会疲劳,忠于职守,不受操纵者情绪影响,可全天候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无人船的出现将给航运安全带来相应的变化,合理的评价内河无人驾驶船舶航行安全状态,对内河航运安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随着“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湖北省交通运输业必将承担更重要的经济使命,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愈发显著。在此背景下,对湖北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进行仿真研究,可针对性的提出碳减排建议,供决策者参考。本文在分析湖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及能源消耗概况的基础上,测算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其
集装箱码头作为衔接集装箱海上与陆地运输的交汇点,在国际物流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码头的资源优化问题已成为物流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对于集装箱码头而言,泊位和岸桥是码头岸侧的两种有限的资源,合理的泊位与岸桥调度计划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码头装卸能力,还可以防范不确定性因素对码头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港口码头作业效率与服务水平。本文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对泊位与岸桥调度计
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总量最大的港口群,承担着着全国30%以上的内外贸水路货物的运输和中转任务,不仅支撑着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桥梁和枢纽,对我国经济建设和港口航运发展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长三角地区将打造世界级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能否占据东北亚地区枢纽的地位,不再仅取决于单个港口的发展水平,而是由长三角港口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和综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群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活动载体,其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将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域经济发展。而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进行交流的网络,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连接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区域的重要节点,在进行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规划过程中对一定范围内邻近城市的溢出效应考虑不足。在此背景下,进行其内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