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剥离后左壳再固着潜力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n395924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牡蛎科、牡蛎属贝类。长牡蛎营固着生活,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变态发育附着在物体上。由于它具有群居的特性,苗种密度过大,外壳收到挤压后,一般呈不规则状,能够形成牡蛎礁。长牡蛎壳由外套膜生物矿化形成,但左右两侧贝壳发育不对称。长牡蛎左壳较大,起到固定的作用,一旦固着在物体上,终生不能移动,右壳较小,具有移动能力,可以一上一下的自由闭合,滤食海水中的生物,由此可以猜测长牡蛎左壳中可能存在着右壳不具备或者微量存在的物质。目前对长牡蛎幼虫附着变态机制的研究比较透彻。但关于长牡蛎成体是否具有再固着能力以及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却鲜少报道。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剥离后的长牡蛎具有一定的再固着能力,但是没有深入探究其能够再附着的物质。我们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将长牡蛎从附着基上剥离,进行再固着,记录其再固着过程的,研究再固着的潜力,检测使其再固着的物质,推断再固着机制。对此,本研究对长牡蛎再固着潜力进行探究、验证。本研究以长牡蛎为研究对象,从牡蛎养殖筏架上采购同一批次的长牡蛎,将附着在物体上的长牡蛎剥离,去除牡蛎壳体上附着的生物,去掉其左壳表面鳞片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将左壳打磨至露出棱柱层,使其左壳受损变薄,刺激长牡蛎壳膜生长修复。将打磨处理好的牡蛎重新固定在水泥砖、橡胶、毛玻璃等新的附着物上,放在海区围堰池塘中,观察记录长牡蛎生长情况、壳膜修复情况以及再固着情况。实验结果发现左壳损伤后,在贝壳边缘会生长出新的透明壳膜,此时的壳膜虽然会紧密贴合在附着物表面生长修复,且呈“对称修复”,但却不能再次牢固附着。为了进一步研究左壳损伤后贝壳修复生长过程的分子机制,我们分析了左壳损伤后的外套膜转录组,发现在损伤后的第1、5、9、13、17、21天,左侧外套膜中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在一些信号转导与信号调控功能,而损伤后下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到对温度、对非生物刺激的反应等相关功能。通过基因表达数据,我们还发现壳损伤后Cgfmp、Cg Tyr、EGF-P1等与黏附相关基因呈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成体长牡蛎无法再次固着的原因。通过对长牡蛎左壳受损修复再固着的研究,了解长牡蛎再固着潜力。为生物矿化、生物附着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牡蛎养殖方式的优化、牡蛎礁的人工修复、牡蛎附着污损的防控等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师生互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进度和策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烟台三所高中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调研数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师生互动的认
学位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对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针对性措施,改革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中,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应运而生。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适应学科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用于上述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性质,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趋势发展中,不能接受新因素,固守弊端的教学是不科学的。辩论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是有显著效果的,是一
学位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双壳贝类研究的模式生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研究价值,其养殖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外形美观,个体大一直是长牡蛎选育的重要性状。但是,与大多数双壳贝类不同的是长牡蛎的外形非常不规则,严重影响其产品价值。已有研究显示,影响长牡蛎外观的左右对称器官(外壳及外套膜)不仅外形存在差异,功能亦各有不同。左右外壳在外形上呈现左大右小,左壳一旦固着终生无法移动,右
学位
皱纹盘鲍是中国最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细菌和病毒感染往往导致养殖鲍鱼较高的死亡率,经济损失严重。其中,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鲍鱼病害的主要病原体。甘露寡糖(MOS)可以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是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常用的饲料补充剂。多数研究表明MOS可以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免疫和抗病力。但是并非所有的水产动物都对MOS产生积极的响应。为了探究MOS对皱纹盘鲍抗弧菌的具体作用机理,主要内容与结果如
学位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但是,近年来,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大规模死亡给长牡蛎养殖产业造成重大损失。长牡蛎属于无脊椎动物,只能依靠天然免疫机制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因此对长牡蛎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的解析显得尤为重要。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是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一类关键的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各类病毒及其病原相
学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一种线性单链DNA病毒,可感染对虾及其他甲壳类动物,在全球各地沿海地区广泛流行。IHHNV致病性较强,可致细角滨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死亡,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缓慢、畸形,由IHH
学位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是分布于我国黄渤海沿岸的新兴养殖品种,人工育苗及养殖已经趋于成熟,然而与之相关的基础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不足,迫切的需要对单环刺螠免疫功能进行研究。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作为主要的功能细胞,对其类型及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可为单环刺螠养殖中的病害防控,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不但具有较好的科研意义,同时极具现实应用价值。本文对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类型进行了初步区分,并
学位
长蛸(Octopus minor)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韩国沿海,为黄渤海习见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海水增养殖头足类。目前,长蛸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养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市场所售长蛸主要来自近海捕捞,而受环境破坏以及无序开发等因素影响,长蛸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为保护长蛸自然种群延续,亟需制定有效的长蛸野生资源保护策略,突破长蛸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瓶颈。单性养殖可能是
学位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对虾肝胰腺组织的肝小管上皮细胞中,成熟孢子多为椭圆形,大小约为0.9μm×1.8μm,属于微孢子虫科(Microsporidia)、肠胞虫属(Enterocytozoon)。EHP于2003年在泰国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中首次报道,2009年被成功分离并确定为
学位
贝类是世界第二大动物门类,壳色和壳纹是贝类重要的表型特征,研究贝壳色素沉着的机制,能更好地了解贝壳颜色的进化和生态意义,对开展壳色育种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壳色是可遗传的,壳色的研究有助于进化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研究。壳色与贝类的生长、存活、免疫、抗氧化能力和珍珠颜色有关,因此可作为经济性状进行选育进而得到新的贝类品种。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俗称生蚝,是我国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