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出院准备度阶段性干预与评估研究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hts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阶段性主题干预方案,评价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方法:本研究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阶段性干预方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患者出院准备相关文献基础上,基于中间过渡/转变理论,初步拟定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阶段性主题干预方案,并通过专家咨询对干预方案进行论证,然后选取10名患者进行预实验,深入了解患者出院准备各阶段需求,使方案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第二阶段:应用阶段。以2019年6月~2020年9月在十堰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接受住院并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4个阶段(出院前1天,出院前4h,出院后1周,出院后2周)的出院准备度评估,并在四个阶段分别使用结直肠癌患者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量表了解患者需求,针对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及社会适应等问题,使用结直肠癌患者阶段性主题干预方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最后比较患者基线和四个阶段干预后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构建“肠路有我”——结直肠癌患者出院准备度阶段性主题干预方案。(1)干预次数:共4次,即出院前1天、出院前4h、出院后1周,出院后两周.(2)干预内容及人员:干预内容分为4个主题:第1次为“肠”所欲言阶段,寓意鼓励患者自由表达对出院的看法和需求,建立多模式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情感支持;调节自我情绪,为患者出院做好心建理设,由管床医护、“阳光天使”团队、造口伤口师完成。第2次为“肠”伴左右阶段,旨在让患者能较熟练掌握出院相关知识和技能。强调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互联网也有专业的医护资源相伴左右,消除患者出院后“没人管”的顾虑,由管床护士、“阳光天使”团队、造口伤口师、营养师完成;第3次为“肠”通无阻阶段,旨在提供学习资源,患者能够识别术后并发症并得到相应帮助,寓意患者从医院过渡至居家一路畅通,没有阻碍,由管床医护完成;第4次为“肠”来“肠”往阶段,旨在提供后续治疗和活动信息,并提供相关转介服务,与患者积极互动,友好往来,帮助患者彻底从医院顺利过渡到居家,由出院准备服务小组团队完成。(3)干预方式:前2次采取一对一和团体指导方式,出院后两次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如延伸服务平台(电话随访)、微信互动以及网上授课等。2、将结直肠癌患者出院准备度阶段性干预方案应用于临床,样本量流失6例(失联3例,拒绝配合2例,病情变化退出1例),最终获取有效样本量为91例。将结直肠癌患者出院准备度在不同阶段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基线调查,干预前1天、干预当天4h、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的RHDS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个人状态维度除第二次干预与第三次干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能力维度和预期性支持维度5个时间点差异比较均有统计意义。干预后的患者CD-RISC评分和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QLQ-C30的功能领域、领症状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量表里干预后的呼吸困难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出院前后特定各阶段评估结直肠癌患者实际需求,并基于文献和理论依据制定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阶段性主题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背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是指术中利用单侧肺进行通气的方式,它使两侧肺独立,为外科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OLV除了能为手术带来便利,同时对患者生理产生不利影响[1]。OLV期间动静脉血掺杂、通气血流比值(V/Q)失调、肺内分流(Qs/Qt)增大影响机体氧合[2]。OLV时通气侧肺要承受较大的通气量,过大的潮气量会引起机体肺顺应性下降以及气道压上升,导致肺损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现在骨科医师普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主。两种方案都能很好地保证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期间产生的并发症,但在手术适应证上两种方案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分析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差异性。方法:纳入200例75岁以上Tronzo-EvansⅠ-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背景:围手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ND与长期的不利结果有关,发生PND后往往会导致更低的生活质量和更高的术后死亡率,因此急需找到可以预防PND的方法。目的:探讨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detomidine,Dex)调整睡眠-觉醒节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右美托咪定干预后的结局。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人群中下肢血管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发病率不断升高。LEAD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甚至截肢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但临床研究发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仍
背景:糖尿病是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其导致的缺血性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内皮祖细胞(EPCs)是修复血管损伤及改善血管新生能力的重要细胞生物学基础,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曙光。近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除了控制血糖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机制发挥对心血管疾病的有益影响,然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能否调控EPCs功能活性,目前尚
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全身代谢系统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型糖尿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轻度认知障碍则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轻度认知障碍被认为是由正常向痴呆发展的过渡阶段,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不可逆,因此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早期主要通过认知功能检查量表进行评估,但具有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重症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率极高。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s)损伤是ARDS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AECs修复是ARDS肺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与肺损伤发展密切相关:AM在肺损伤急性期
背景:作为松果体分泌的调节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内源性吲哚胺类激素,褪黑素被证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褪黑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使其成为大多数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手段,然而目前尚无研究报道其在局麻药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褪黑素对罗呱卡因诱导神经毒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和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不
背景:M1(促炎)/M2(抑炎)巨噬细胞比值失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有关,人为调控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有望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动物研究表明GLP-1R可能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然而,GLP-1R在人巨噬细胞表面的分布以及是否参与介导巨噬细胞极化进而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冠心病巨噬细胞GLP-1R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GLP-1R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巨噬细胞
背景: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癌症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其高病死率使患者及家属承受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癌症患者自杀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患者。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减少自杀自伤行为发生,避免医患纠纷。国内医患沟通模式研究较少,从国外引进的医患沟通模式对沟通时间、细节和医者技巧要求较高。由于医疗环境的不同,国内门诊医生日门诊量达几十、甚至上百,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