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FIGO2018新分期合理性探讨及建议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颈癌是女性第四高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癌症,继乳腺癌、直肠癌和肺癌之后。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子宫颈癌2018年全球新发病例570 000例,死亡病例311 000例。国家癌症中心在2020年12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2015年新发子宫颈癌病例11.1万例,死亡病例3.4万。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指出在到2030年实现的“90-70-90”目标中关于“90%浸润性癌病例得到管理”方面,肿瘤分期起到指导治疗的作用。子宫颈癌目前最主要应用的肿瘤分期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临床分期。至 2018 年,子宫颈癌FIGO分期修订改动较大。其中主要更新包括可以在所有阶段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来补充有关肿瘤大小和程度的临床发现;新增ⅢC期,即不论肿瘤大小和扩散程度,累及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注明rr(影像学)或p(病理)证据;将ⅠB期以肿瘤直径2cm和肿瘤直径4cm为界分为ⅠB1、ⅠB2和ⅠB3期。肿瘤分期是肿瘤学的基本属性之一,对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至关重要。其结构代表主要的预后因素,可预测患者的结局以及对肿瘤复杂动态行为的发生。FIGO2018子宫颈癌分期中新增的ⅢC期,其部分范围与FIG02009分期中ⅠA-ⅡA期相对早期的病例重合,这部分病例肿瘤学预后不一定较ⅢA、ⅢB期差。因此,从肿瘤学结局的角度针对子宫颈癌FIGO2018分期进行合理性探讨及建议的相关研究。第一部分 从肿瘤学结局角度探讨FIGO2018分期的合理性目的:子宫颈癌FIGO2018分期中ⅠB期、ⅡA期、Ⅲ期中各亚分期肿瘤学结局的对比,以验证其合理性。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收集的2004-2018年来自全国47家三甲医院的63926子宫颈癌病例,纳入Ⅲ期6252例、ⅠB期2995例、ⅡA期1093例。分别比较Ⅲ期亚分期中ⅢA、ⅢB、ⅢC期的肿瘤学结局,ⅠB期亚分期中的ⅠB1、ⅠB2、ⅠB3期的肿瘤学结局,ⅡA期亚分期中的ⅡA1、ⅡA2期的肿瘤学结局。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验证。结果:(1)Ⅲ期亚分期的比较:ⅢA期(n=251)、ⅢB 期(n=1824)、ⅢC 期(n=4177)的 5 年 OS 分别为 73.7%、69.0%、73.9%(P<0.001);ⅡA 期、ⅢB 期、ⅢC 期的 5 年 DFS 分别为 64.3%、60.6%、65.5%(P<0.001)。ⅢC 与ⅢA 期 5 年 OS及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C期肿瘤学结局优于ⅢB期(P<0.05)。(2)ⅠB 期亚分期的比较:ⅠB1 期(n=1210)、ⅠB2 期(n=1315)、ⅠB3 期(n=470)的 5 年 OS 分别为 98.4%、94.8%、92.1%(P<0.001);ⅠB1 期、ⅠB2 期、ⅠB3 期的 5 年 DFS 分别为 94.0%、90.7%、90.3%(P=0.001)。匹配后,ⅠB2 及ⅠB3 期 5年 OS(93.6%vs.91.7%,P=0.088)及 5 年 DFS(90.2%vs.89.5%,P=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ⅡA期亚分期的比较:ⅡA1期(n=787)、ⅡA2期(n=306)的5年OS分别为 92.0%、95.3%(P=0.154);ⅡA1 期、ⅡA2 期的 5 年 DFS 分别为 86.8%、91.3%(P=0.126)。结论:Ⅲ期亚分期不合理,ⅢC期肿瘤学结局与ⅢA期相似,ⅢC期肿瘤学结局优于ⅢB期;ⅠB期亚分期欠合理,ⅠB2期与ⅠB3期肿瘤学结局无显著差异;ⅡA期亚分期欠合理,ⅡA1及ⅡA2期肿瘤学结局无显著差异。第二部分 从肿瘤学结局角度分析FIGO2018分期不合理的原因目的:将FIGO2018 ⅢC期根据肿瘤局部因素分为ⅢC-ⅠB、ⅢC-ⅡA、ⅢC-ⅡB、ⅢC-Ⅲ(分别指FIG02009ⅠB、ⅡA、ⅡB、Ⅲ期合并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比较其肿瘤学结局。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纳入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ⅢC-ⅠB(T1b)861 例、ⅢC-ⅡA(T2a)587 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ⅢC-ⅡB(T2b)641例、ⅢC-Ⅲ(T3)1044例,比较其肿瘤学结局及风险因素。结果:(1)ⅢC-ⅠB(T1b)、ⅢC-ⅡA(T2a)、ⅢC-ⅡB(T2b)、ⅢC-Ⅲ(T3)期的 5 年 OS分别为 81.9%、76.1%、74.0%、65.0%(P<0.001);ⅢC-ⅠB(T1b)、ⅢC-ⅡA(T2a)、ⅢC-ⅡB(T2b)、ⅢC-Ⅲ(T3)5 年 DFS 分别为 74.5%、65.9%、72.6%、61.3%(P<0.001)。ⅢC-ⅡA(T2a)、ⅢC-ⅡB(T2b)、ⅢC-Ⅲ(T3)比ⅢC-ⅠB(T1b)与更低的 5 年OS 相关,分别是其风险的 1.405 倍(95%CI 1.076-1.834,P=0.012)、1.592(95%CI 1.203-2.108))、2.495 倍(95%CI 1.971-3.157,P<0.001);ⅢC-ⅡA(T2a)、ⅢC-ⅡB(T2b)、ⅢC-Ⅲ(T3)比ⅢC-ⅠB(T1b)与更低的5年DFS相关,分别是其风险的 1.372 倍(95%CI 1.108-1.699,P=0.004)、1.337 倍(1.061-1.684,P=0.014)、2.015倍(95%CI 1.659-2.446,P<0.001)。结论:FIGO2018 ⅢC肿瘤学结局与其局部肿瘤因素有关;随着局部肿瘤因素进展,ⅢC期肿瘤学结局越差。第三部分 从肿瘤学结局角度对FIGO分期的建议目的:将FIGO2018 ⅢC期病例根据肿瘤局部因素重新分组到Ⅲ、ⅢA、ⅡB、Ⅲ期中,与各亚分期进行比较肿瘤学结局,探讨对FIGO分期的建议。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将ⅢC期来源于FIG02009 ⅠB、ⅡA、ⅡB、Ⅲ期中的病例分别定义为ⅢC-ⅠB、ⅢC-ⅡA、ⅢC-ⅡB、ⅢC-Ⅲ期。纳入 FIG02009 ⅠB 期 3856 例、ⅡA 期 1680 例、ⅡB 期 2571 例、Ⅲ期 3119 例。分别比较ⅠB期亚分期中的ⅠB1、ⅠB2、ⅠB3、ⅢC-ⅠB期的肿瘤学结局,ⅡA期亚分期中的ⅡA1、ⅡA2、ⅢC-ⅡA期的肿瘤学结局,ⅡB期与ⅢC-ⅡB期的肿瘤学结局,Ⅲ期亚分期中ⅢA、ⅢB、ⅢC-Ⅲ期的肿瘤学结局。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验证。结果:(1)ⅠB期亚分期的比较:将ⅠB2期与ⅠB3期合并为[ⅠB2+ⅠB3]期,与ⅠB1期及ⅢC-ⅠB 期比较,结果显示ⅠB1 期(n=1210)、[ⅠB2+ⅠB3 期](n=1785)、ⅢC-ⅠB期(n=861)的 5 年 OS 分别为 98.4%、94.0%、81.9%(P<0.001),5 年 DFS 分别为 94.0%、90.6%、74.5%(P<0.001)。ⅢC-ⅠB 比[ⅠB2+ⅠB3]与更低的 5 年 OS(HR=2.225,95%CI 1.661-2.982,P<0.001)及 5 年 DFS(HR=2.282,95%CI 1.811-2.876,P<0.001)相关;[ⅠB2+ⅠB3]比ⅠB1 与更低的 5 年 OS(HR=2.520,95%CI 1.435-4.427,P=0.001),但与 5年 DFS(HR=1.393,95%CI 0.992-1.957,P=0.056)无显著相关。(2)ⅡA期亚分期的比较:将ⅡA1期与ⅡA2期合并为[ⅡA1+ⅡA2]期,与ⅢC-ⅡA 期比较,结果显示[ⅡA1+ⅡA2]期(n=1093)、ⅢC-ⅡA 期(n=587)的 5年 OS 分别为 93.0%、76.1%(P<0.001),5 年 DFS 分别为 88.0%、65.9%(P<0.001)。ⅢC-ⅡA 比[ⅡA1+ⅡA2]与更低的 5 年 OS(HR=2.993,95%CI 2.129-4.207,P<0.001)及 5 年 DFS(HR=2.741,95%CI2.104-3.572,P<0.001)相关。(3)ⅡB期亚分期比较:ⅡB期(n=1930)及ⅢC-ⅡB期(n=641)的5年OS(78.9%vs 74.8%,P=0.215)及 5 年DFS(73.1%vs 72.6%,P=0.597)无显著差异。ⅢC-ⅡB 比ⅡB 与 5 年 OS(HR=1.188,95%CI 0.944-1.495,P=0.143)及 5 年DFS(HR=1.069,95%CI 0.881-1.297,P=0.499)无显著相关。(4)Ⅲ期亚分期的比较:将ⅢA期及ⅢB期合并为[ⅢA+ⅢB]期,与ⅢC-Ⅲ比较,结果显示[ⅢA+ⅢB](n=2075)、ⅢC-Ⅲ期(n=1044)的5年OS分别为69.6%、65.0%(P=0.087),5 年 DFS 分别为 61.1%、61.3%(P=0.797)。ⅢC-Ⅲ期及[ⅢA+ⅢB]期与的 5 年 OS(HR=1.156,95%CI 0.989-1.380,P=0.068)及 5年 DFS(HR=1.022,95%CI 0.894-1.169,P=0.750)无显著相关。结论:基于FIGO分期局部肿瘤因素对Ⅲ、ⅡA、ⅡB及Ⅲ期的定义,建议ⅠB期分为ⅠB1*(肿瘤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ⅠB2*(肿瘤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及ⅠB-L*(有淋巴结转移);建议ⅡA分为ⅡAO*(不考虑肿瘤直径,无淋巴结转移)及ⅡA-L*(有淋巴结转移);建议ⅡB期不考虑有无淋巴结转移;建议Ⅲ期不考虑有无淋巴结转移,也不进一步区分亚分期。
其他文献
铬作为地壳中储量较为丰富的前过渡系金属,在小分子活化和催化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一直都是科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而含硫配体的双/多核金属铬配合物由于其辅助配体的限制,关于其催化转化小分子的反应性能鲜有报道。本论文以构筑双铬金属功能体系为研究目标,采用具有不同立体效应的辅助配体,合成并详细表征了一系列新型硫桥联双铬配合物,进一步利用双金属之间的协同活化效应,不仅实现了二卤甲烷、氧气等小分子的配位活
学位
传统的小学数学中高年段课后作业因为受到教育方式的影响,所以在作业安排方面普遍单调,而且作业数量过多,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反而给了学生巨大的压力,让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消化,只能机械地完成作业,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限制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中高年段数学课后作业的设置,必须向有效性发展,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为主,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多方
会议
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片、模具等复杂曲面零件在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这些服役于非常规工况下的关键件通常对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精度等有极为严格的指标要求。五轴数控铣削是实现此类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加工的重要手段。然而,受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带宽的限制以及动态特性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若五轴加工进给率参数选取不当,极易引起过大的轨迹轮廓误差,使得加工精度保障的难度加大,同时也极易引起刀具与机
学位
随着我国高坝筑坝技术的快速提升,土石坝建设已迈入300 m级。高土石坝尺寸巨大,坝-基交界面沿顺河向长度超过千米,与坝体衔接的河床和两岸高程相差数百米,使得大坝建基面的地震动输入具有非常明显的非一致性。在地震时,坝体内部外行的散射波将更多的能量透射至地基之后向无限域辐射,致使坝-基相互作用对高土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增大。另外目前高土石坝的地震反应分析大多假设地震波垂直入射,然而在实际地震中会存在地震
学位
大黄鱼是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区主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水域,其养殖年产量在所有海水养殖品种中位居第一,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创收。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使内湾大黄鱼养殖区域水质逐渐恶化,进而创造了许多病原微生物的适宜发病环境,导致病害频发。诸多病害中,尤以刺激隐核虫导致的白点病最为严重,截止到目前,仍没有非常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利用一种现代遗传选育方法,全基因选择技术(g
学位
生物硫醇(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及硫化氢等活性硫物种是生物体系中一类具有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及信号传递功能的重要分子,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等)密切相关。因此,开发活性硫物种的检测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近红外发射荧光探针由于其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避免生物自发荧光的干扰及成像深度高等优势,在生物成像及疾病诊断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腈类荧光团具有近红外
学位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震和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处于该地区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服役环境复杂、设计使用寿命长、建设投资成本大。长期风荷载作用产生的疲劳累积损伤会使得材料性能劣化进而导致结构整体性能的退化,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在结构全寿命周期内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地震和强风等多种灾害侵袭,地震和强风的共同作用甚至会造成结构毁灭性的破坏。准确合理地评估地震和强风共同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结
学位
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给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循环寿命。在各类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中,基于锂/钠离子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并逐步商业化。常见的这类器件主要有锂离子电池(LIBs)、钠离子电池(SIBs)等。但是,锂/钠离子电池存在功率密度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其中,负极材料很难同时满足高储锂/钠容量、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导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中高温(600-1000℃)下,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是一种高效的全固态能量转换装置。SOFC具有燃料灵活、使用非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和发电效率高等优点。因此,SOFC在便携式电源、交通动力应用、分布式发电和热电联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OFC要实现从实验室尺度和示范运行到实际工业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SOFC电堆的电性能并保证其
学位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ST)呈现出阶梯状的演变过程,其中包括加速变暖期或变暖减缓期。与20世纪后期的升温加速相比,GST的增暖趋势在2003-2012年有所放缓,这段时间被称为全球变暖减缓或者停滞。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从1850年以来的观测资料显示,在GST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几次增暖减缓的趋势。而最近的这次增暖减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学者们就增暖减缓的原因,机制和可能的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