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化发行公告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发行了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这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首次亮相。得益于利率市场化、MMMF与回购市场的兴起和银行的监管规避需求,资产证券化产品受到了发行人和资本市场的青睐,飞速成长为美国的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虽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时间较晚,但在利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大潮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促进下,俨然已成为金融市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本文以2016年-2021年发行过证券化产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基于GARCH修正市场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对证券化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了Boehmer等(1991)提出的参数检验和Corrado等(1992)提出的非参数检验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然后按照发行人的规模和行业、新冠疫情发生前后以及是否首次发行对样本分类进行差异化分析,最后以相对显著事件窗的累积异常收益作为因变量,并选取产品层面和公司层面的相关要素作为自变量,来考察股价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化公告能够带来短期的股价提升,即证券化公告存在正向的股价效应。股价反应既不在公告日发生,也不在公告日前发生,而是集中在公告日后第一天出现,事件窗[0,5]内产生的股价效应最大,事件窗[1,5]内产生的股价效应最显著。(2)金融机构通常面临着较为严格的监管,证券化操作会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价会对证券化公告产生强烈的反应,而非金融机构对证券化公告的反应较为平淡。(3)小规模企业证券化公告的股价效应比大规模企业更明显,主要是因为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出现,拓宽了小规模企业的融资渠道,缩小其与大规模企业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方面的相对弱势,相较于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进行证券化操作更加有利可图。(4)新冠前后证券化公告的股价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新冠疫情发生前,企业股价对证券化公告呈现积极反应,而新冠疫情发生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反转,企业股价对证券化公告的反应变为消极,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新冠疫情的发生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这表明我国证券化公告股价效应的研究结果取决于使用的时间框架——新冠疫情发生前还是发生后。(5)证券化公告的股价效应存在效应递减现象,投资者对发行过证券化产品公司的证券化公告不感兴趣。(6)产品层面要素相对发行规模与股价效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券化产品的相对发行规模较小,意味着产品背后有较大的资产体量支撑,该产品具有更高的本息保障,投资人面临的违约风险较小。(7)账面市值比、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与股价效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比率与股价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认可账面市值比低的公司有较好的未来前景,进行证券化操作融资会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对于流动比率较低的企业,进行证券化操作带来的流动性的提高会更为显著。高负债率企业具有较高的破产风险,根据Ross(1977)提出信号传递理论,高负债水平的公司可以向市场传达前景乐观的信号,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对高负债水平的公司态度较为谨慎。市场更加认可高固定资产比率的公司进行证券化操作,因为固定资产为债务的偿还提供了最后的保障,当企业经营困难无法偿还债务时,可以通过出售固定资产来还清部分债务。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逐步升级。论文研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在IPO市场表现影响的理论研究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理论意义,IPO市场表现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理论层面开展分析,能够以双重角度佐证现有理论研究;二是现实意义,企业层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指导建议,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融资
学位
改革开放后,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和个人经商,出现了许多“下海”的政府官员和学者。高管具有学术背景是在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特有现象,目前有许多曾在高校、科研机构、协会研究所的教师、学者、研究人员成为企业的高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全新的增长动能,区块链、5G技术、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进一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质增速,新兴数字化消费浪潮袭来,数字化发展是时代的召唤,而
学位
2019年末,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很多企业暴露在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下,对资金需求的骤然提高使得企业纷纷选择融资。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会优先选择债权融资,同时我们也根据前人研究区分了债券融资与银行借款成本对于公司的区别,最后将我们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债券融资成本。前人研究中,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如债券层面的评级、期限、发行规模,或是公司层面的营收增长率、资产收益率、公司规模等。随着2022年全国科
学位
近年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都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做出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的核心战略地位。并且“十四五”规划第一次明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企业是国家重要的创新主体,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国家创新的重要来源。现阶段,虽然我国高研发投入的企业数量正在与美国等发达
学位
自2011年债券市场首次发生违约以来,截至目前债券市场违约数量较多,其中不乏高评级债券。细究债券违约发生的原因,外部宏观环境及公司内部经营治理能力等均会对债券能否按时偿付起到重要作用,违约由于各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发生明显不同。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更加理性,风险识别及风险选择能力逐步加强,对于发行文件中披露的企业信息的依赖度也逐步加大。因此,作为债券发行的中介机构有充分义务保证发行中披露
学位
“双碳”战略目标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对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这既体现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也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上层制度基础。2021年5月24日,生态环境部出台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生态问题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内容并形成制度约束。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向社会传递环境信息的方式,也是公众了解企业环境行为的渠道。由于存在环境信息的不对称,大量
学位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结构转变、增长降速新阶段,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也趋向于价格型转变,传统货币政策的对经济的调控效果下降,传统央行干预工具的局限性与不确定性逐渐显现。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对市场主体预期的引导与调节成为宏观调控的关键词。从“十三五”规划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期一词频繁地被提及,央行在2020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建立货币政策预期管控机制是健
学位
20世纪以来,全球步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车道,能源消耗随着科技发展飞速提升,控制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当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成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从2013年起,相继在八个试点省市成立碳交易市场。碳市场交易的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并促进相关资源流向碳减排技术领域,从而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鼓励企业通过研发升级以实现绿
学位
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的大背景下,全球政府为实现其宏观目标普遍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助力经济复苏,在克服市场自发调节功能弊端上成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副作用开始显现,政策的频繁变更给微观个体带来了不确定性的预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影响,改变主体的行为与市场表现,众多微观主体的行为又会反之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微观主体影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迅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比例持续上升,是世界发展史上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的伟大壮举。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的问题愈加严峻,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愈加凸显,我国经济发展迫切的需要进行模式转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要以“质”当头已经成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探寻和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