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所涉中国法形象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帝国全志》(A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Chinese-Tartary,together with the Kingdoms of Korea,Tibe,etc.)“是法国汉学三大奠基著作”之一。此书继承并总结了耶稣会士时代传教士带回欧洲的中国知识,也影响了启蒙时代西方开启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此书中还总结了16世纪以来西方的中国法形象,并且这一形象在18、19世纪启蒙时代被西方加以利用,促使西方法完成了现代化。因此,《中华帝国全志》“承前”和“启后”的意义值得我们关注。耶稣会自进入中国之日起,其传教士就将中国知识源源不断的传递回欧洲。出于宗教团体利益的考量和吸引传教资金、舆论支持的需要,传教士有意识地在西方塑造了一个政治清明、规则完备的中国法形象。杜赫德(Du Halde,1674-1743)接替郭弼恩(Charles Le Gobien,1653-1708)成为《耶稣会士书简集》(Lettres edifiantes et curieuses ecrites des missions etrangeres)的编辑。期间接触到很多来华传教士寄回欧洲的文字,他又在《中华帝国全志》中继承和总结了这些知识,并且将这一形象进行升华。不过,他在编纂《中华帝国全志》时宁愿选取旧材料而不用新材料、肆意裁剪拼贴文字的编辑手法,受到了当时一些人的质疑。然而从耶稣会当时处在“礼仪之争”的背景之下来看,一是同传教士一样,杜赫德需要保证耶稣会在天主教世界的有利地位,以及对中国知识的独家解释权;二是他继承了来自前任编辑郭弼恩的编辑手法,以此保持公众对中国认知的一致性;三是需要使这本书能雅俗共赏,增加可读性,这样能获得更多来自王权、学界和公众的支持。因此,杜赫德剔除了大部分有关中国阴暗面的描述和传教士情绪化的表达,并进一步加工了中国法的形象,使《中华帝国全志》成为一本文字精炼、富有逻辑又不失精彩的集大成之作。《中华帝国全志》塑造的伦理与社会治理完美结合的政府、自然道德高尚且充满人性温情的刑狱制度、监督与自觉良好循环的理性的统治秩序、人人恪守社会义务的中国法形象,不仅是知识的汇总,也是西方对于中国的集体印象的再一次浓缩。这令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渐开始反思自身的制度。这部连接两个时代的巨著,对之后启蒙时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伏尔泰、魁奈以及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都利用过其中有关中国法的内容作为其理论构建的素材,构建自己对于国家权力运行架构的思考模型。这些思想家由《中华帝国全志》各自阐发而来的解释,一是因为资本主义的萌发,需要批判教权,使社会挣脱神学桎梏,需要一个没有神启也能获得高尚道德的社会作为例子,来促使道德与神学的分离;二是出于反对独裁专制主义,建立一个社会平稳有序、人民自由幸福的理想国家,需要一种美好的制度蓝本,来进行模仿和借鉴;三是到了十八世纪后期,专制主义没落,法学家意识到道德伦理并不能控制专制,转而需要一个恐怖专制的社会作为例子,来摒弃专制主义,以及提倡法律作为制度运行的保障。所以,中国法形象的面孔转换,其实是西方自身需要变化的投影。作为一本描述中国的绝佳材料,启蒙思想家利用《中华帝国全志》,有意无意地对遥远的中国进行文化误读,创造了自己的新理论。因此,《中华帝国全志》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分析《中华帝国全志》贯穿西方从塑造到运用中国法形象这一过程,揭示出中国法对西方改造自身法文化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法最终滋养了西方法文化向现代化、普世化的发展。以及西方在观察中国法的历史中,有意或无意地制造文化误读所带来的结果,启发了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和利用异域的法律文明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地方立法后评估有力的保证了立法质量实现,为行政执法、合理规制司法责任提供了规范化前提与基础保障。地方立法后评估剥离于量化法治实践,兼具评估的一般性意义与地方立法的特殊性价值,又受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以法治指数主义为核心,旨在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式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地方立法后评估主体在评估实践中既对评估对象的文本质量,又
学位
全民免费医疗就是围绕基本医疗即医疗服务的核心产品,以全民医保为基础,主要由政府提供,通过改革支付制度,以机制调节,弱化医疗经济趋利动机,减少过度医疗和浪费,实现基本医疗人人免费享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全民参与医保,在患者就医过程中通过不花钱的方式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可以规范就医流程,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水平。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是关乎国民生计的制度,该制
学位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如何对土地增值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在法律上表达为征地补偿制度,征地补偿的标准是该制度的关键所在。在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主要是按照“年产值倍数”进行计算的“年产值倍数法”。这种补偿方式一直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实施办法》一直沿用至2019年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前,也正是这种补
学位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与动物是互为成就、共生共存的关系,感知能力、语言能力不是人独有的。人所享有的权利为何动物不能拥有?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优势还是文明社会所赋予的偏见?辛格所要求的是人类利益的最大化,他要求所有有感知能力的动物与人类一样可以受到公平的对待,这种对待并不要求动物享有人类所具备的一切权利,它所看重的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相同的利益能够获得最大的维护。但是现实却跟辛格所要求的大大相反,人类更多
学位
并购是上市公司抓住投资发展机会、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融入特定经营领域的有效方式,在推动公司实现不同经营领域协同发展、促进公司产业结构横向纵向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创造条件支持各类公司通过并购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方向。作为上市公司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并购是由公司高管决策实施的风险性的投资活动,由于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以及并购过程中因融资
学位
当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居住需求人在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呈农村至城镇的单向性,在为城市提供发展动力和新鲜血液的同时,也造成了住房需求的激增。城市与乡村发展布局的差异化,使得其公共设施和商业建筑占据了庞大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居住区域的有限分配。在这种人地矛盾的情况下,供需关系的不对等引发了住
学位
司法改革推动了法院的转型,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员额制的推行扩大了案多人少的效应。法院组织法“以合议庭为原则,以独任制为例外”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发生了改变,表现为法官独任的审判范围进一步扩大。独任审判范围的扩大与案件复杂程度的增加导致疑难案件缺乏协商讨论的机会。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部分案件,但案件进入审判委员会有着一定门槛的要求,而且当前审判委员会的定位与改革方向是发挥宏观指导功能
学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裁判文书网、人民网上关于校园欺凌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究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现状;通过对反校园欺凌法律规定的分析,论述我国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现状;结合实地调研的经验材料,分析我国校园欺凌治理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控制和多元治理的角度
学位
风格展现的是一种相对稳定、内在、深刻,能在本质上反映特定时代不同领域主体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的内在特性。风格一般通过作品的诸多要素展现出来,包括作者在素材选择上的惯性与独特性,对主题思想理解的深度与广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还可能表现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手法、创作方式、使用语言的独创性。同样风格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的特点的综合体现,是人的面貌的生动展现,是一种活的姿态的表现,由语言这一形态呈现出来,它
学位
大数据时代下,海量数据迅速增长,特别是非结构化的文字数据尤为惊人。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热议话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处理大规模数据提供了智能工具。事实认定作为审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代表着最为严肃的司法活动之一,其能否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为审判活动提供智能辅助,成为智慧司法建设中的重要工程。挖掘是应用某种工具向下挖以发掘有用知识。日常的论证挖掘是一个分析、归纳的过程,它按照“找要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