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媒介视域下上海“一江一河”的公共空间与记忆实践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v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多学科的空间思潮的兴起,为城市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是以空间媒介理论切入,在由“空间转向”向“空间媒介转向”不断被提及的当下,以苏州河和黄浦江滨江滨水沿岸的公共空间为载体,集中于其中的“空间媒介化”主题,试图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流动的空间三个层面来探析空间媒介化与城市记忆建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提供借鉴措施和判断思路。同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稳步推进“一江一河”建设,挖掘“一江一河”与城市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探析背后的价值取向,打造独属于上海的“文化—生态”景观;上海市长提出要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完成“一江一河”两岸的贯通,力图打造极具上海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真正做到人与城市共生、人与自然共在的上海城市新景观。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苏州河和黄浦江沿岸滨水公共空间及其中的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空间,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的方法,将从空间媒介的角度切入,依托三重空间理论和记忆理论,对“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的传播实践考察,解读公共空间的空间构成和传播价值。首先,从第一空间认识论和公共空间的媒介含义出发,探析实体空间的物质属性,考察了实体空间场景中的人在空间内进行的互动交往与关系重构,以及它作为记忆载体所承载的历史回溯以及对于在地人的记忆编织;其次,从第二空间认识论出发,考察通过对上海主流报纸和传统媒体、国内主流媒体、自媒体、新媒体关于上海“一江一河”相关内容的话语建构进行总结与分析,建构起受众对于实体空间的记忆,形塑地方认同,在虚拟空间层面完成对“一江一河”公共空间的传播实践;最后,从第三空间认识论出发,探讨“空间媒介化作为一种虚实相间的交流形式,如何连接事物之间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式”,个人穿行于历史建筑与新景观之间,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流动的空间”之中,是如何共振个体和集体记忆的。综上所述,“一江一河”沿岸的公共空间从三个空间维度上共同发力完成了这场空间实践。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生活在上海的市民注重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宜居性、亲水性或者是绿地的要求,也有对于空间历史厚度的追求。如果公共空间仅仅是存在功能性的绿地而无其他来作为媒介,那想要承载多层次传播是难以达到的,这就也需要有被历史所赋予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笔者认为未来“一江一河”公共空间的发展应该是多元一体的,将公共属性与历史深度有机融合。综上,本文所关注的是以“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中所凸显出的媒介属性以及它所携带的传播的意义。从空间媒介化的角度看,作为空间媒介的滨水公共空间,受宏观政策、城市发展要求、个体创造活动与多样化媒介要素的影响,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实体空间通过传播对于形塑个体记忆,形成城市集体记忆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其他文献
“创意写作”正式作为新兴学科引入中国已有12年,经历了学科建制的从无到有,教育教学方式的从引进到创新,并立足教育领域与文化产业产生联结,虽然一定程度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目前创意写作理念仍处于社会化传播攻坚时期。创意写作理念(学科理念、教育理念、社会观念)的社会化传播是面向文化创新、文学教育和文化产业的社会性需要,因此,创意写作不仅要作为学术科目在教育领域成长,而是要在社会系统中得到创意理念的认可和
学位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造成了一场全球危机,正在以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规模,扰乱全球交通、经济、娱乐生活等各方面,威胁人类生命。在此背景下,全球卫生治理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通过探讨在全球卫生治理方面我国对外报道的话语变迁,能够总结我国新闻媒体、受众对中国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报道过程中发生的心态转变以及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能够通
学位
女性向游戏是以女性为主要目标群体而开发、设计、运营的游戏。在一直以来以男性为主导的游戏产业中,女性向游戏的出现与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密不可分,代表着女性参与者逐渐从设计者、玩家的双重边缘地位走向舞台中心,也代表着女性第一次在游戏这个权力场域中获得主体地位。女性向游戏作为一种以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玩家的需求为导向的游戏类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女性作为主体的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了父权社会对女
学位
本研究以澎湃新闻为个案,通过观察并勾勒当下新闻工作者的大致日常新闻实践行动,试图解释背后的真实而又复杂的新闻生产实践逻辑,进而管窥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为之后媒体转型提供个案参考。本文发现,互联网技术环境下新闻记者的新闻生产实践在以下方面有了突出的变化:网络渠道的扩大使得媒体开始丧失绝对主导权,即时性的新闻生产逐渐成为记者工作的常态。时空逻辑的改变促使着新闻生产流程和记者工作节奏改变,记者在流动的空
学位
有关两性规范的社会要求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被逐渐强化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影响着人们对自身的行为约束。且这种社会性别规训是造成两性不平等关系的根本原因。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动、女权运动的兴起及审美主体和标准的变化,大众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并反抗社会对两性性别气质的规训。在此过程中媒介作为社会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有着呈现和重塑社会共识的作用,其还是不同观念斗争和协商的场域。由于虎扑APP用户构成中90
学位
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公共卫生议题成为世界焦点。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作为国际传播中的权威话语主体,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和立场的重要角色,其话语呈现了“新冠疫情”发展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中国应对疫情的全方面举措,其中所潜藏的话语建构是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等社会语境的观照。本文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涉疫话语为话语实例,选取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第一场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到2020年末最后一场发布会的涉
学位
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更新,网络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不同平台中集合着前所未有且丰富的社交信息与资源。一群独具城乡结合特色的新生代小镇青年加入其中,利用网络媒介进行着分享式社交行为,塑造着个性化自我形象,体现着具有个性的的自我呈现模式。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实质是一种表演,“理想型形象”与“真实型形象”相互交织,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也不断建构着与他者和社会的关系。本文选取13位新生代小镇
学位
2020年,受疫情隔离政策的影响,线下博物馆的参观量大幅降低,但“云端博物馆”却收获了可观的浏览量,一时间,“沉浸式云参观”成为热议话题。但“云参观”不是博物馆沉浸传播的唯一存在方式,在线下,实体博物馆早就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由此看来,沉浸开发出了新形态,但本身却并不是新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沉浸”进行追溯与再定义。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对史料进行了搜集,对文献进行了梳
学位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从微博超话的流行到豆瓣小组的火爆,虚拟社群逐渐成为人们参与网络社交时的常用交流场域,它满足了跨时空、跨身份的多人在线活动、信息共享、情绪表达等社会需要。情感是维系社群的内在动力,情感话题是人与人交流的纽带。情感类虚拟社群中个体表达和互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关注点。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感类虚拟社群——豆瓣劝分小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小组的组织架构、社群特色;小组活动中个体的情感表现、群
学位
<正>随着AI、5G、大数据发展以及线上电商的崛起,线下传统商业街竞争力。本文以大连胜利地下商场为例,通过对传统商业街的深入分析,以媒体视角提出其复兴路径的可行性建议。本文以美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的视角审视这一社会问题,从解决传统商业街文化内涵薄弱、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等方面进行思考,希望通过对大连胜利地下商业街的改造使其重新发挥展现城市形象、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