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AT2在临床型酮病奶牛脂肪细胞脂解及自噬中的调控作用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酮病是围产期奶牛高发的一个重要营养代谢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奶牛群中发病率均居高不下,奶牛患病后会对其他疾病易感性增加,且导致生殖性能大幅度降低,给养殖业和乳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DMI)降低,而泌乳量和营养需求增加,导致机体进入能量负平衡(NEB)状态。为了维持稳态,机体进行脂肪动员。脂肪组织的过度脂解导致血液和乳汁中的β-羟基丁酸(BHB)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升高,导致脂肪组织炎症和免疫细胞浸润,最终影响泌乳性能并增加疾病易感性。因此,脂肪组织的代谢适应对于奶牛成功渡过围产期至关重要。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一种催化二酰甘油与脂肪酸酰基结合生成甘油三酯(TAG)的关键酶,包括DGAT1和DGAT2两种亚型,在脂代谢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并适应细胞内或周围环境改变所带来的的变化和刺激的重要适应机制,也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的细胞保护通路。脂肪组织中自噬的失调会影响体内脂肪的积累。我们前期的研究证明,DGAT2在酮病奶牛脂肪组织中低表达。而DGAT2对围产期奶牛脂肪动员过程中自噬的调节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提出DGAT2可能参与调节酮病奶牛脂肪组织脂代谢及自噬的科学假设,拟深入探讨DGAT2对脂肪组织脂解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脂肪组织自噬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明确DGAT2在酮病奶牛脂肪组织剧烈脂解过程中对自噬是否存在调控作用。这为调节酮病奶牛脂肪组织自噬的发生提供新思路。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进行了体内和体外试验,以探究DGAT2在酮病奶牛脂肪组织自噬中的作用。在体内试验中,选取健康和酮病奶牛各10头。采集脂肪组织样本,利用H.E.染色技术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观察酮病奶牛脂肪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酮病奶牛脂肪细胞体积较大且处于脂解剧烈的状态。并对DGAT2、脂解相关分子及自噬相关分子的蛋白丰度进行检测。在体外试验中,首先分离并培养原代牛脂肪细胞,通过油红染色鉴定牛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异丙肾上腺素(ISO)是一种儿茶酚胺激素,可促进脂肪动员并显著提高脂解率。因此,在本研究中,利用ISO作为脂肪分解激动剂。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后根据不同的处理被分为7组:对照组、ISO组、转染过表达DGAT2腺病毒组(Ad-DGAT2)、添加ISO并转染过表达DGAT2腺病毒组(Ad-DGAT2+ISO)、添加DGAT2抑制剂PF-06424439组(PF-06424439)、添加ISO及DGAT2抑制剂PF-06424439组(PF-06424439+ISO)。处理结束后收集细胞,对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分子分子HSL、pHSL和ATGL及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SQSTM1、LC3、PI3K、AKT和m TO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进而明确DGAT2对酮病奶牛脂肪组织及细胞自噬是否存在调控作用。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健康奶牛相比,酮病奶牛脂肪组织中脂代谢相关分子HSL、pHSL和ATGL,及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SQSTM1、LC3和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DGAT2和负调节自噬相关分子AKT和m 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酮病奶牛的脂肪组织脂解剧烈,自噬也较为活跃。体外试验结果显示:ISO可上调牛脂肪细胞中脂解相关分子HSL、p-HSL和ATGL和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SQSTM1、LC3和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ISO可降低脂肪细胞中负调节自噬相关分子AKT和m 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对牛脂肪细胞进行转染DGAT2腺病毒或添加DGAT2抑制剂,以确定DGAT2对牛脂肪细胞脂解和自噬的调节作用。当转染过表达DGAT2腺病毒12 h后或添加DGAT2抑制剂PF-06424439 0.5 h后,添加ISO刺激3 h,结果发现,过表达DGAT2可抑制牛脂肪细胞中ISO诱导的脂解相关蛋白HSL、p-HSL和ATGL和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SQSTM1、LC3和PI3K的蛋白表达。相反,抑制DGAT2表达会促进ISO诱导的脂解和自噬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综上所述,体内及体外试验表明在NEB诱导酮病奶牛脂肪组织脂解加剧的情况下,DGAT2蛋白丰度较低,脂肪组织中自噬也较为活跃。且DGAT2对酮病奶牛脂肪组织自噬存在负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奶牛乳腺而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症,常给奶牛养殖业和乳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常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在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都存在着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C(GapC)。GapC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作用。但葡萄球菌GapC与链球菌GapC之间是否具有交叉免疫原性和诱导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尚未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选
学位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胞内寄生原虫之一,可以感染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菌群可以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抵抗病原、提高宿主免疫,并通过这些基本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机体的大部分生理功能。同时,肝脏也是弓形虫感染的重要靶器官,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道-肝脏轴来参与和影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在肝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很少有研究调查不同感染时期以及不同剂量感染弓形虫时,对动物肝脏
学位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准确诊断是防控该病最重要的措施,因此建立一种灵敏、特异且在肝片吸虫感染整个时期都有效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本试验采集人工感染绵羊肝脏中肝片吸虫成虫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制备排泄分泌产物(ESPs)。将其与人工感染肝片吸虫3 d、7 d、21 d、63 d、112 d的绵羊阳性血清,
学位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精神资源。用伟大建党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有助于推动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吃苦耐劳、勇于艰苦奋斗。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着眼于新时代培养怎样的青年、为谁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这一系列时代命题,从加强价值引领、创新传播途径、提高自身本领、深化实践功能等层面,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壮筋
期刊
母猪的饲养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决定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而妊娠期和泌乳期更是母猪管理的核心时间段。肠道微生物在宿主的许多生理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宿主的健康和生理活动密不可分。然而有关繁殖周期内母猪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真菌群落及整体代谢情况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为了探究繁殖周期内不同阶段母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本实验选取12头大白母猪,以空怀
学位
奶牛酮病(Ketosis)作为是围产期最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于1849年被Lander赋予了定义:奶牛酮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点为低血糖、高游离脂肪酸、高血酮。奶牛患病后,代谢紊乱导致机体中产生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氧化应激,会损伤乳腺上皮细胞,致使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降低。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能量转换器,为细胞持续不断的提供能量。线
学位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一种次级真菌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饲料原料中,由于其半衰期长、毒性强以及致癌特性,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乳酸菌已被证明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降解AFB1,但却忽略了大多数乳酸菌在宿主体内定植能力差、存活时间短的问题。蒙脱石(MMT)是一种硅酸盐粘土,不仅可以吸附AFB1,还可以作为乳酸菌载体粘附在组织表面,使乳酸菌的定植能力提高,存活时间延长
学位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能引起新生犊牛腹泻、呼吸道疾病和成年牛“冬痢”,是引起犊牛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其在牛群中长期循环,防控困难,这可能与BCoV存在持续感染的能力有关。部分冠状病毒利用细胞自噬来逃避机体的先天性免疫,造成病毒的持续感染。目前关于BCoV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拟探究BCoV感染调控细胞自噬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及分子机制。(1)BCoV感染
学位
氧化应激与多种奶牛繁殖障碍疾病密切相关,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既可以作为炎性分子,也可以作为炎性介质参与其病理进程,因此抗氧化应激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有效的“替抗”疗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其强大的生物学功能在许多疾病模型及动物临床中都有广泛的研
学位
奶牛胎衣不下(RFM)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繁殖障碍性疾病。本团队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RFM的发生与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程度有关。非酯化脂肪酸(NEFA)是围产期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NEB)时血中浓度会升高的一种脂质代谢物质。已有国内外的多个研究发现围产期高NEFA血症会增加RFM的发病率,且NEFA参与调节ECM的重塑。因此本实验拟通过体外模拟高NEFA血症,用不同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