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不同地理气候环境梯度中的蚊类媒介多样性、重要宿主动物与乙型脑炎关系的调查研究,探讨它们与发病率、重要生态因子和部分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1)澜沧江流域媒介蚊虫调查:在澜沧江流域不同环境梯度(经度、纬度和海拔)调查采集蚊类成虫,经分类、计数、登记后,冻于液氮保存。(2)澜沧江流域蚊体乙型脑炎病毒自然带毒率调查:对观察点采集的部分蚊虫标本进行研磨,上清液接种组织培养细胞以分离乙型脑炎病毒,用RT—PCR、免疫荧光实验等方法进行病毒鉴定。(3)澜沧江流域乙型脑炎血清学调查:在各观察点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脑炎抗体。
方法:(1)澜沧江流域媒介蚊虫调查:在云南西部约北纬20°~28°、东经97.5°~110°之间和海拔100m~3800m之间的澜沧江流域区域内,采用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不同经纬度(以每个纬度或经度为—水平梯度)、海拔(以每500米海拔高度为—垂直梯度)、地理气候及植被等梯度环境内的各类型栖境地进行蚊虫媒介物种多样性及相关生物学的调查取样。具体的调查方法:从2007年9月~2008年9月间,以月为—时间梯度,每月一次,采用诱蚊灯逐月、定点对不同环境梯度内的人、畜房进行通宵捕捉成蚊,以此观察不同蚊类的组成、分布等生态学习性。通过不同环境内所获的蚊虫标本、资料和数据进行蚊虫多样性研究。(2)澜沧江流域蚊体乙型脑炎病毒自然带毒率调查:在蚊类调查现场,取一定数量的蚊类成虫,经分类鉴定后分装,置于液氮罐内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P2或P3实验室)进行乙型脑炎病毒的检测或分离,蚊虫标本病毒检测或分离方法主要采取消毒、研磨、离心等处理后接种C6/36细胞及BHK21组织培养细胞分离病毒,并RT—PCR、免疫荧光实验等方法进行鉴定。所获结果并分别计算出不同蚊种的自然带毒率。(3)澜沧江流域乙型脑炎血清学调查:选取澜沧江流域上游的维西县、中游的风庆县和景东县、下游的勐腊县采集健康人血清,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抗体。
结果:(1)澜沧江流域媒介蚊虫调查: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共捕获蚊虫86059只,分属6属45种(亚种)。结果分析发现,北纬24°以南,随纬度的降低居民区的蚊类物种多样性逐渐升高(r=—0.2379),北纬24°以北,随纬度的升高居民区的蚊类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r=—0.4114)。1500m以下,随海拔的降低居民区的蚊类物种多样性逐渐升高(r=—0.4508),1500m以上,随海拔的升高居民区的蚊类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r=—0.8738)。(2)澜沧江流域蚊体乙型脑炎病毒自然带毒率调查:对4属9种39批1967只雌性成蚊进行了乙型脑炎带毒率调查,从三带喙库蚊中共分离到5株(ML20、ML21、ML27、ML29、ML32)、从中华按蚊中共分离到1株(ML33)对C6/36细胞及BHK21细胞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为乙型脑炎病毒(JEV),同时采用乙型脑炎病毒引物对6株JEV进行RT—PCR,结果为阳性,后经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证实为乙型脑炎病毒。(3)澜沧江流域乙型脑炎的血清学调查:澜沧江流域的维西县、风庆县、景东县和勐腊县共采集各县正常人血清1106份,阳性率为19.62%。
结论:(1)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澜沧江地区居民点蚊类的优势种,蚊虫多样性与调查点所处的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具有一定的联系。(2)乙型脑炎媒介复杂,三带喙库蚊JEV带毒率高,属于当地的主要媒介。(3)该地区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隐性感染,其中靠近该流域的中下游乙型脑炎病毒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