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阈下中英语言学著作他序对比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序是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原作者邀请相关领域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撰写,常常涉及其对原作者及著作的介绍和评价,接而反映作序者对著作的个体态度。通过阅读他序,读者对著作会有一个比较全面且清晰的认知。然而,他序语篇作为一种典型的评价类语篇,却鲜少获得国内外研究的关注,国内外对语言学著作他序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拟以中英各10篇语言学著作他序为语料,在评价理论之态度、介入、级差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框架下,探讨两者评价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实现手段之异同,并从文化语境、语篇特征、语言特性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态度系统中,中英评价资源具有相似的总体分布特征,但实现手段存在差异。其中,情感层面均以正面情感为主,这是由他序语篇的性质决定的。实现手段在情感层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汉语他序动词的使用频率近乎于英语他序的两倍,而名词的使用频率远低于英语他序。这与汉英语言特性相关。汉语没有所谓的非谓语形式,所有动词在句中都是名副其实的动词。而从语言个性或特殊性上说,汉语倾向于用表示心理或意愿的动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是一种显性动态语言。相比而言,英语则可以采取名词化表达汉语动词的意义。判定资源的分布及实现手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坚韧不拔”在汉语他序中占据最大比例,这表明汉语作序者在写序时注重评价作者不被困难折服仍迎难而上的精神。而在英语他序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真实可靠”,这说明英语作序者更倾向于赞美著作内容的客观真实和作者写作的诚实度,原因可能与文化语境有关。中英他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形容词,这是因为判定系统属于伦理范畴,是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因此形容词是最贴切的实现手段。汉语他序中副词的使用频率略高于英语他序,可能原因与汉语作序者偏向于描述作者的写作过程有关。鉴别资源呈现相似的分布规律,实现手段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评估”占据比例最大,“构成”次之,“反应”所占比例最小。由此可以得出,中英他序都关注著作是否具有社会意义和显著性的价值。形容词由于其定性描写功能依旧是最主要的实现手段。在介入系统中,中英评价资源在对话扩展层面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但实现手段存在显著性差异。“引发”类评价资源在中英他序中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原因与他序语类特有的评价性特征及作序者对著作的态度有关。“引发”有利于读者接收作序者的观点信号,从而有助于著作的推介。实现手段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原因与语言特性和作序者的文化导向有关。动词在中英他序中都占有一定比重,这是因为介入指语言学意义上的态度介入,作序者需要用动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引出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但英语他序中动词的使用频率仅为汉语他序的二分之一,而名词的使用频率却是汉语他序的四倍,这和英语语法体系中常用的词性转换有关。中英他序在对话收缩层面的分布特征及实现手段大体相似。评价资源都以“宣称”为主,这与语篇特征有关。动词占据最大的比重,这是因为不管是表达“否认”还是“宣称”,汉英作序者都需要用动词去反驳某种观点或声音或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级差系统中,中英评价资源在语势层面的分布情况和实现手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语势增强”具有压倒性优势。语势增强能加强作序者态度和立场的表达,读者也能快速地认同作序者的价值立场。从实现手段来看,副词均占据最大的比例,原因和级差的性质和功能有关。级差是对态度和介入资源的分级。作序者用一些表示不同强度等级的副词来表达可能性和义务,这些表示强度和数量等级的词可影响作序者的态度和观点的表达效果。其次是形容词,作序者在表达情感、评估原作者的性格和品质、或鉴别著作价值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表示不同等级的形容词。此外,作序者使用的动词也具有分级性。中英他序在聚焦层面的分布和实现手段也呈现相似的规律。“锐化”占有主导性地位。聚焦的锐化对于加强作序者的态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加深了对读者影响的力度,使之更倾向于相信并且认同作序者提到的立场态度。从实现手段来说,评价资源在聚焦层面的实现手段的情况与之在语势层面的情况大致相同。副词依旧占据最高的比例。本研究是将评价理论运用至跨语言对比分析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评价理论在英汉学术语篇对比研究中的一次具体运用,为译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且有助于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交流与接轨,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主体性。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SCF/c-ki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Vav1蛋白表达及缺血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口粮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占比高达60%。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所需稻米总量还将呈现上升的趋势。在需求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实现快速准确的估产对粮食价格调控、农业政策制定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遥感典型植被指数与端元丰度出发,综合多时相数据进行了水稻估产相关研究。植被指数能在像元级别有效地表达光谱信息,端元丰度能体现亚像元层次的影像特征,
目的:本研究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发热的特点及趋势,分析并得出与术后发热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为临床提供参考,降低患者术后发热风险,同时可以减少非必要的检查,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0月因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在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并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20
论文以导师黄炳香教授进行真三轴压裂实验时发现的岩石压裂钻孔径轴向时空起裂现象为出发点;利用课题组的真三轴实验系统进行了规律探索(径轴向裂缝的起裂顺序和裂缝形态)和影响因素分析(三向应力场和泵注排量)等物理模型试验,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径向裂缝起裂后钻孔轴向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基于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等相关知识建立钻孔径轴向起裂扩展力学模型,确立了钻孔径轴向时空起
本研究以核桃脱脂粉为原料直接利用复合酶(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及碱性蛋白酶将其酶解制备核桃多肽,表征多肽的结构性质,并对多肽的功能性质进行测定;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核桃多肽纳米脂质体,探究脂质体的结构特性及稳定性,最后将多肽纳米脂质体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食用凝胶,考察其对凝胶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本课题对核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核桃多肽的稳定性,克服多肽在食品应用上的
21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也让人类认识到大自然并不是用来征服的,人与自然应该要和谐相处。历史学科是一门总结经验、教训,为人们提供借鉴意义的学科。在当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历史学科应该承担起教育作用,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以“中学历史教学
从2013年开始,我国资本市场中新兴的融资方式——股权质押,受到当前我国众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青睐,尤其在2014年,股权质押融资方式得到迅猛发展。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困境,并且引入外部监管者,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控股股东作为出质人,对上市公司拥有较大的控制权,可能会实施盈余管理,而应计盈余管理操作更为简单,控股股东会优先选其来粉饰财
研究背景及目的:椎弓根螺钉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退变、创伤、畸形、炎症、结核及肿瘤等疾病的手术中。由于椎弓根螺钉置钉错误会造成固定失效和潜在的严重
铁路运营和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供可靠和高服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能力、提高生产力和铁路服务的整体水平,制定创造性的运营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铁路运营规划存在困难、改善铁路基础设施的机会有限以及对铁路和客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列车调度是铁路运营战略规划的重要阶段,是铁路运营组织的基础。将双轨列车调度问题描述为双轨列车调度的支持工具,并将双轨列车调度问题作为评价交通需求和铁路基础设施变化影响
研究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斑块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性病变,而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及由此引起的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世界上致死率及致残率的主要病因。斑块破裂的脆弱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风险因子,降低斑块脆弱(不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心血管风险预防策略。动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