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蛋白纳米抗原和纳米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苗在人类及动物疾病的防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疫苗研究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疫苗可分为传统的灭活、减毒疫苗和多种正在发展的新型疫苗。
  纳米颗粒可以作为一种递送系统被使用,纳米颗粒结构疫苗可以将抗原包裹,防止抗原被过早的消化降解,从而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而纳米颗粒中使用的纳米材料例如铁蛋白、病毒样颗粒均是从自然中获得的,天然获得的生物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论文第一篇多聚蛋白纳米抗原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章:
  第一章,口蹄疫多聚蛋白纳米抗原的探索研究。本章试验基于长期流行的口蹄疫O型、A型、Asia1型病毒亚型,研制相应的口蹄疫多聚蛋白纳米抗原。利用His/HE/EW29作为亲和标签,与9种促浴标签Grifin/GST/MBP/Sumo/Thioredoxin/γ-crystallin/ArsC/PpiB/CeHSP17和三种口蹄疫抗原蛋白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进行构建与原核表达,抗原蛋白是将经过优化的FMDVVP1蛋白和铁蛋白进行串联。
  将81种工程菌株经过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可溶性明显增强的日的蛋白,相对于其它促溶性标签,嵌合MBP促溶标签高效的促进了目的蛋白的表达和可溶性,最终选择含His-MBP-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FMDVVP1蛋白和铁蛋白串联蛋白)重组载体的工程菌株作为后续试验靶菌株;纯化的目的蛋白在pH值在8.0条件下进行自组装,经过电镜观察形成了大小在20nm之问纳米颗粒;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被豚鼠抗FMDV高免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了检测可溶性重组口蹄疫抗原蛋白His-MBP-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抗体水平和抗体效价,我们进行了豚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将重组蛋白与弗式完全/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后注射豚鼠,两周及四周后进行加强免疫,0,7,14,21,28,35,42天分别采血采集血清,进行抗体分析: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试验组,在免疫后14天均能够榆测到针对抗原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的特异性抗体,并且随着免疫周期的进行,血清抗体水平持续增高,在加强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大幅提高;以纯化的His-MBP-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为包被抗原,以末次免疫PBS的豚鼠血清作为阴性对照,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按照常规的间接ELISA操作程序检测豚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末次抗体效价可达到1∶204800,表明His-MBP-SeFnt16599/CcFnt166AS/SeFnt16798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本章试验为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新思路,为口蹄疫新型结构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开发新途径,为口蹄疫不同亚型病毒多聚蛋白纳米抗原的后续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第二章,冠状病毒通用表位多聚蛋白纳米抗原的探索研究。本章试验旨在构建呈现冠状病毒通用表位的噬菌体Qβ衣壳蛋白嵌合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多聚蛋白纳米抗原。设计并合成RNA噬菌体Qβ衣壳蛋白,记作Qbeta;将冠状病毒通用抗原表位CoVepitope经基因重组插入Qbeta的C端,记作Qbeta-CoV;在Qbeta-CoV的N端依次插入TEV酶切位点、mCherry红色荧光标签及改造的亲和纯化组氨酸标签6xHE,记作HE-Qbeta-CoV。
  在BL21(DE3)中,经IPTG分别诱导Qbeta、Qbeta-CoV、HE-Qbeta-CoV表达。经硫酸铵盐析及鳌合金属亲和层析进行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电镜观察颗粒形态。小鼠经腹腔免疫Qbeta-CoV和HE-Qbeta-CoV两种嵌合VLPs纳米抗原后采集血清,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及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融合蛋白Qbeta、Qbeta-CoV和HE-Qbeta-CoV均获得成功表达;经纯化获得了高纯度颗粒,Qbeta-CoV、HE-Qbeta-CoV嵌合颗粒与Qbeta颗粒形态相似,形成嵌合VLPs;此外,两种嵌合VLPs抗原蛋白诱导小鼠产生了特异的抗体应答。本章试验成功构建呈现冠状病毒通用表位的噬菌体Qβ衣壳蛋白的嵌合VLPs,为冠状病毒病的治疗提供了具有临床应用潜能的抗原形式。
  综上,本篇试验初步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不同亚型的口蹄疫病毒多聚纳米抗原蛋白及冠状病毒通用表位多聚纳米抗原蛋白。为相关疫苗发展及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多聚纳米颗粒的优势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技术路线促进疫苗发展的技术进步。
其他文献
多重耐药(MDR)菌的出现和流行及新型抗菌药的缺乏使世界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与抗菌佐剂联用以恢复原有抗菌药的活性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鉴于外排泵和细胞膜通透性在先天和进化耐药性中的作用,我们选择了毒副作用小的植物源外排泵抑制剂小檗碱(BBR)和膜通透性促进剂EDTA,以探讨两药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黏菌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通过PCR技术、质谱分析分离鉴定出鸡源沙门菌9株、大肠杆菌19株;
学位
近年来,同时检出blaCTX-M和mcr-1的大肠杆菌不断被报道,但河南省鸡源大肠杆菌中有关两者的遗传背景及散播机制尚不明晰。因此,本试验以河南省同时携带blaCTX-M和mcr-1的鸡源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其共同传播机制,为临床防控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本试验在14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检测到12株受试菌同时携带blaCTX-M和mcr-1,其中9株受试菌筛选获得同时含有blaCTX-
弓形虫病是引发绵羊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感染途径是采食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水、饲草的水平传播和妊娠期母羊的先天性垂直传播。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9年共收集了166只绵羊心脏。分离出11个活弓形虫虫株(TgSheepCHn3~TgSheepCHn13),均从MAT滴度≥1∶100的绵羊心脏获得。在1∶100的抗体临界值下,25.3%(42/166)的羊心血液中发现弓形虫IgG抗体。对67个MA
学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全世界范围流行,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还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控制,接种疫苗引起的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更有利于病毒的增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中药抗PRRSV的试验研究,但体外试验多用MA-104和Marc-145细胞,这两个细胞株来源于猴的肾细胞,而PRRSV主要感染的靶细胞为猪肺泡巨噬细胞,两者差异较大。本
学位
通过将Oct4、Sox2、Klf4、c-Myc等多种转录因子导入成熟体细胞,对其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具有多能性的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iPSCs可以分化为体内所有细胞类型,并在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重编程背后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未知状态,并阻碍了真正的iPSCs的产生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兔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特异性转录因子的
学位

无浆体已成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重要蜱传病原,其是经蜱传播的革兰阴性寄生菌,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血细胞中,可导致人和动物感染而表现高热、贫血、黄疸、消瘦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即使临床治愈后也将终生带菌,成为持续感染者。目前被世界公认的无浆体有7种,包括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牛无浆体(A.bovis)、绵羊无浆体(A.ov
学位

乳脂肪是以球状脂滴的形状存在于乳中,被称为乳脂肪球(MFG)。乳脂肪球来源于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脂滴。乳腺细胞通过生成脂滴和包裹磷脂后释放到乳中形成乳脂肪球。作为乳脂肪本身的基础性状,乳脂肪球的粒径大小反映出乳腺功能、动物种类、遗传和营养等方面的差异。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共轭亚油酸(CLA)能造成低乳脂症(MFD)现象,但对其机制还不明确。本试验通过给荷斯坦奶牛饲喂CLA引起乳脂肪含量降低形成MFD,
学位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16种不同的HA亚型和9种NA亚型。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发现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包括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病毒。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后死亡率高,大多数人感染病例都与活禽市场上的家禽有密切接触。因此,开发一种快速检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是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Alpha Herpesviridae),可感染自然宿主猪以及啮齿动物、猫、狗和牛在内的其他多种哺乳动物,并引起广泛的症状。病毒能在猪体内大量增殖且在外周感觉神经元中建立潜伏感染。当外部环境改变或猪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感染状态可被重新激活至急性感染状态,造成机体再次感染,给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严重的肠道疾病,2010年以前,PED在我国各地呈现零星散发,猪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低,2010年底,PEDV新型变异株出现,中国的许多猪场都暴发了严重的PED,其对猪群的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尤其感染仔猪的致死率高达10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底,伪狂犬病毒(PRV)变异株的出现了也给伪狂犬病(P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