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基础肥力对玉米耐密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同种植及管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显著,从而影响作物产量。为解决耕地基础肥力低限制玉米增密后增产的潜力难以实现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9个耕作措施(农户浅旋(FR)、免耕(NT)、秸秆粉碎全量覆盖还田免耕(NTR)、条深旋(SC),推茬清垄条深旋(SCR)、深松(SS)、深松秸秆还田(SSR),深翻(DP)、深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DPR))下的土壤肥力,以5个种植密度梯度(6万株/hm~2、7.5万株/hm~2、9万株/hm~2、10.5万株/hm~2、12万株/hm~2)为副区,通过研究不同土壤基础肥力对增密玉米群体的形态特征、茎秆力学特性、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阐明土壤肥力的变化对玉米耐密性的影响机制,明确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群体的承载能力,为内蒙古不同土壤基础肥力区域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更好的实现玉米增密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指标对产量的通径分析各指标对产量的影响分析发现茎粗、吐丝期Pn、乳熟期叶面积指数LAI、成熟期LAI、穗粒数有较大的正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58、2.27、1.10、2.68、2.41;穿刺强度、乳熟期净光合速率Pn、吐丝期LAI有较大的负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43、-1.94、-1.88。(2)不同土壤肥力对玉米耐密性指标的影响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改善了玉米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使玉米的株高、穗位整齐度、茎粗、穿刺强度、折断强度和玉米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冠层透光率等均有所提高,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且增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3)土壤肥力与种植密度对产量的预测分析通过对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预测分析得知当土壤肥力为0.8126,密度为9.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大,为16.43t/hm~2。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肥力指数每增加0.1,产量增加0.51t/hm~2,有效穗数增加0.68万株/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加趋势,当种植密度到一定值后产量开始降低,在种植密度由6-9万株/hm~2的增密过程中,产量增加了1.4t/hm~2。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数据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但是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实现这些资产的“变现”。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接触形形色色的数据信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除了使各行业的工作更加便捷之外,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提供了便利,且这些数据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人们要想利用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做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就需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
学位
地理标志具有证明农产品质量、统一生产标准、保护品牌口碑等积极作用,是促进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推手,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根本保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环节。福建省依托其蕴含的丰富山地、海洋等自然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天然优势,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但福建省在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各地市地理标志分布不均、授权企业不足、种类较为单一、维权过程繁杂等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归纳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指以个别的知识为基本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能力,即从特定的具体的例子推出一般性原理的能力。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归纳推理能力,本研究对九年级学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次研究选取了武威市的一所普通中学,以30
学位
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鉴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整合视野,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这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内容和突破方向。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能够突破语文教学当前存在的弊端,还能够加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本文旨在通过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教学结合的价值以及两者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这三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会议
土地盐渍化导致农田生产力降低,影响作物生长,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达拉特旗盐碱地面积大,可开发利用潜力大,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针对该现状,本试验研究了秸秆配施菌肥、菌肥单施、秸秆单施及不施秸秆不施菌肥对盐碱地燕麦、高丹草、黍子、油葵4种作物的产量品质、盐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达拉特旗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玉米秸秆配施菌肥、单施菌肥、单施秸秆处理均
学位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方式连年实施后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演变规律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本试验在定位试验平台上,以农户浅旋(FR)作为对照,设置推茬清垄条深旋(SC)、深松(SS)、深翻(DP)、免耕(NT),推茬清垄条深旋秸秆还田(SCR)、深松秸秆粉碎全量还田(SSR)、深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DPR)、免耕秸秆粉碎全量覆盖还田(NTR),比较分析2020、2021年(即连续实施第
学位
块茎淀粉含量是衡量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本研究以高淀粉四倍体马铃薯品系‘YSP-4’与低淀粉四倍体马铃薯品系‘MIN-021’杂交获得的F2代分离群体及28份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基于BSA分析技术,开发与马铃薯淀粉含量性状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并对其进行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与其相关的候选基因。另外,从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方面对四倍体马铃薯品
学位
以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为研究个案,对项目实施的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简要分析,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项目实施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以经典阅读为核心课程的大规模校长培训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实效性。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课程设计、培训模式,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反馈。该项目是一个行业内大规模培训统筹规划、实施举办的先行范例,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学问题解决是21世纪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也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主要方式,而表征是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学生要使问题得以解决,就必须合理地表征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表征如何,极大地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基于此,本研究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高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的现状如何?高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提高高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的策略有哪些?选取兰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39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