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ia中间导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ta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以直接抽吸技术作为首选取栓策略时,Sofia中间导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分析Sofia中间导管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应用Sofia中间导管进行机械取栓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90天的良好预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管再通情况分析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core,mTICI),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评估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入院时中位NIHSS为16.5(12.00,22.25)分,出院时中位NIHSS为4(2,1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mTICI分级≥2b的37例,血管再通率92.5%;其中23例(57.5%)使用单纯抽吸,19例(82.61%)实现一次血管再通。90天良好预后(mRS=0~2)占75.68%。手术相关并发症7例(17.5%),其中1例(2.5%)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5.0%)栓子逃逸,4例(10.0%)出现症状性的颅内出血。4例(10.0%)死亡,均为血管再通的患者。结论:在以直接抽吸技术作为首选取栓策略时,Sofia中间导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首次取栓就获得完全再通可能与良好的临床预后有关。手术时间长、术中栓子逃逸、超时间窗手术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尼曼匹克病患者不同分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基因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尼曼匹克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住院的4例儿童尼曼匹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索Pub Med、万方、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时间2010年1月1号至2019年12月31日),筛选排除不符合条件及资料不全的文献,获得
学位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随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肝脾是否浸润、肺脏是否浸润、造血系统是否浸润、骨组织是否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浸润、临床分类、是否规律化疗等,通过COX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明确影响患儿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1.影响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示
学位
目的:评价胃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行胃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相关资料,按首次扩张年龄分为≤6月,7~12月,>12月三组。将性别、首次扩张年龄、先天性食管闭锁病理类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方式、吻合口狭窄部位、狭窄段长度、吻合口狭窄指数SI值、吻合口扩张前后直径、吻合口直径扩张幅度、扩张前后吞咽困难程度、扩张
学位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93例确诊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研究病例293例,男187例(63.8%),女106例(36.2%)。早产儿120例(41.0%),足月儿173例(59.0%)。早发型感染组120
学位
目的探讨我院小于32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的高危因素,轻度BPD患儿与中重度BPD患儿之间的临床差异,为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病率及为临床医师做好BPD防治措施,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确诊BPD并小于32周的早产儿58例为BPD组,随机抽取小于32周的非B
学位
目的:通过对31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资料进行临床、电生理及基因诊断分析,从而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为临床干预及遗传咨询提供一定帮助。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基因分析诊断。结果:(1)临床特征:31例SMA患儿中,男性20例
学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分析基因检测对于指导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意义。方法:选取对象为2019年6月1日~2020年3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既往有脑梗死再入院患者或反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的患者。按照患者有没有脑卒中复发分成两组:无脑卒中复发组以及脑卒中复发组。再依据患者本次入院前用药的情况再分为:1、
学位
背景与目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1,DM1)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AD)疾病,主要核心临床症状为进行性肌强直、肌萎缩和肌无力,可累及骨骼肌、晶状体、呼吸系统、心脏传导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神经电生理检查特征性改变是肌源性损害与肌强直放电并存,部分患者可合并周围神经损害。DM
学位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因子。追踪1岁HIE患儿的神经精神发育诊断及发育商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本文通过收集广西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共11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轻度组51人,中度组32人,重度组30人),并选取同时期正常新生儿113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方法,比
学位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深昏迷患者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初步探讨经颅多普勒技术评估深昏迷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进一步为器官移植提供机会。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进行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的30例深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35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行健康体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