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在Anti-proBDNF介导背根节卫星胶质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背根神经节(DRG)中的卫星胶质细胞(SG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前期通过测序和生信分析发现:SGCs转分化为神经元表型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lncRNAENSRNOT00000087717及其靶向调控因子AKT1可能参与DRG-SGCs转分化过程。基于前期的发现,从该lncRNA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出发,探讨lncRNAENSRNOT00000087717在DRG-SGCs转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以及其在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外周神经发育及损伤修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基础。[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DRG-SGCs,给与浓度为4 ug/ml的Anti-proBDNF进行诱导干预,然后分别分组为 SGC、Anti-proBDNF24h、Anti-proBDNF3d、Anti-proBDNF7d、Anti-proBDNF14d 5 个组,RT-qPCR 实验验证 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在以上5个组中的表达变化与测序结果的一致性;在Anti-proBDNF诱导DRG-SGCs转分化过程中,构建慢病毒载体干扰DRG-SGCs中的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分别使用AKT1抑制剂和激动剂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RT-qPCR检测DRG-SGCs转分化过程中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AKT1 和 PI3K/AKT 信号通路关键因子(BDNF,TrkB,PI3K,proBDNF,p75NTR)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鉴定体外培养的DRG-SGCs 形态。通过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损伤后腹腔注射浓度为4ug/ml的Anti-proBDNF进行诱导干预,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Anti-proBDNF24h 组、Anti-proBDNF3d 组、Anti-proBDNF7d 组、Anti-proBDNF14d组、Anti-proBDNF21d组。待到干预时间点后取大鼠脊髓腰段第4-6节段(L4-L6)DRG,进行 RT-qPCR 实验,检测 IncRNA ENSRNOT00000087717、AKT1、BDNF、TrkB、p75NTR、proBDNF的表达变化。分别使用AKT1抑制剂和激动剂干扰PI3K/AKT 信号通路,RT-qPCR 检测 DRG 中 lncRNAENSRNOT00000087717、AKT1和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Bad,PDK1,PI3K,NF-κB)的表达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鉴定DRG冰冻切片中的细胞形态,TUNEL检测DRG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 果]1.本研究通过lncRNA测序和生信分析发现SGCs转分化为神经元表型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lncRNAENSRNOT00000087717显著上调,KEGG和GO分析富集到PI3K/AKT信号通路,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靶向基因为AKT1,且相关性系数较高,推测AKT1可能为lncRNAENSRNOT00000087717的靶基因之一,参与调控DRG-SGCs转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过程;2.形态观察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实验鉴定体外培养细胞为DRG-SGCs;3.DRG-SGCs传代后经Anti-proBDNF干预诱导后SGCs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相关特性(Nestin免疫荧光标记阳性);4.RT-qPCR结果显示,Anti-proBDNF诱导DRG-SGCs转分化过程中,lncRNAENSRNOT00000087717 和 AKT1 在 DRG-SGCs 转分化 3 天和 14 天时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p<0.05),与测序结果一致,但DRG-SGCs转分化7天组与对照组相比lncRNAENSRNOT00000087717表达量有下降趋势;5.使用lncR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了 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 的亚细 胞定位,结果显 示 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主要定位于SGCs细胞质中;6.Anti-proBDNF 诱导 DRG-SGCs 转分化 3 天后,干扰 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RT-qPCR 检测 lncRNAENSRNOT00000087717 和 AKT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KT1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AKT1抑制或激活后,lncRNAENSRNOT00000087717和AKT1表达量变化一致,激活AKT1 后 lncRNAENSRNOT00000087717 表达量上调(P<0.05),抑制 AKT1 后lncRNAENSRNOT00000087717表达量下调(P<0.05);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显示激活AKT1组可见Nestin阳性的SGCs突起增加;7.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模型腹腔注射Anti-proBDNF后,干预24h、3d、7d、14d、21d 五个时间点中 3 天组 DRG 中 lncRNAENSRNOT00000087717、AKT1、BDNF、TrkB、p75NTR 的表达上调(p<0.05,p<0.01),proBDNF 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8.坐骨神经损伤后Anti-proBDNF干扰并激活AKT1 3天组的大鼠DRG中检测到GS免疫荧光阳性细胞;且AKT1和lncRNAENSRNOT00000087717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调(p<0.01),PI3K、PDK1、NF-κB、Bad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TUNEL检测结果表明抑制AKT1后DRG中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结 论]1.lncRNAENSRNOT00000087717 定位于 SGCs 细胞质中,SGCs 在转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过程中lncRNAENSRNOT00000087717和AKT1高表达;2.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 靶向调控 AKT1,敲低 lncRNA ENSRNOT00000087717抑制DRG-SG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转分化,抑制AKT1后DRG中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88(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88,GPR88)目前已被发现在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检测糖尿病引起的GPR88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GPR88在糖尿病小鼠海马组织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发现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新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体内研究:本课题使用2型糖尿病(T2DM)转基因小鼠(db/d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小鼠嗅觉损伤的发病机制。基于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筛选与糖尿病嗅球损伤密切相关的核心因子。其中,特别探讨筛选出的TGF-β1在嗅球损伤中的作用,探讨TGF-β1的促凋亡作用是否与嗅球神经元死亡有关,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嗅觉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200只周龄42-49天的C57雄性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6周组、正常对照12周组、糖尿病6周组、糖尿病12周组。造模
学位
[目的]本研究在给予黄嘌呤构建Kunming-DY大鼠(Uox-/-大鼠)高尿酸血症(HUA)模型的基础上,用降尿酸药验证其血尿酸的可降性及相关机制,并探讨Kunming-DY大鼠肠道中原生菌群对其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Kunming-DY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构建研究:取48只雄性Kunming-DY大鼠,分为6个小组(n=8),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造模,分别为:空白组,黄嘌呤组(ip),黄嘌
学位
[目的]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在糖尿病小脑损伤中的作用,从形态及分子水平研究小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高糖刺激下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初步阐明TTR与糖尿病小脑损伤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造模后第九周取小脑组织进行转录组学筛查分析、行为学测试
学位
[目 的]研究P2X4受体在小鼠胶质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对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 法]16只6-8周龄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组(n=8)及对照组(n=8),利用小鼠胶质瘤GL261细胞接种于小鼠大脑尾状核,建立小鼠脑胶质瘤模型。术后第21d处死小鼠,取荷瘤小鼠及正常小鼠脑组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胶质瘤形态,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Iba-1、P2X4受体的表达
学位
[目 的]复制多重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模型,给予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干预,探究大鼠MCC后脑内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阐明大麻二酚经NLRP3炎性小体减轻MCC后炎性反应的作用及机制,为推进CBD治疗神经炎症相关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 法]本实验选用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多重脑震
学位
[目的]研究高糖条件下巨噬细胞mTORC1通路激活及巨噬细胞极化与视网膜纤维化(retinalfibroplasias,RF)的关系;探讨高糖是否作用于TSC1激活mTORC1通路进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探寻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纤维化(diabetic retinopathy fibrosis,DF)的关键环节及发病机制,为探索DF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一定的初步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体外培养RAW264.
学位
[目 的]建立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导致大鼠肺损伤模型,探讨龙胆苦苷是否通过调控TGF-β1/Smad与JNK信号通路抑制丰宫并殖吸虫所致肺部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缓解肺损伤。[方法]从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购买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后,感染大鼠每只均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将6只后尾蚴注射到大鼠腹腔。(1)龙胆苦苷药物治疗的影响:从63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3只大鼠感染6周后,随机
学位
[目 的]随着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增加,皮肤创伤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现有的干预措施仍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的需要。因此,开发新的促皮肤再生干预策略仍然是当务之急。课题组之前报道了来源于两栖动物的促修复活性肽RL-QN15,具有成为促修复药物的潜力,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一定的外界手段提升RL-QN15的活性,从而发展基于活性肽RL-QN15的促皮肤创面愈合干预手段,为RL-QN
学位
[目 的]众所周知,颅底分为三个窝,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分布较多,特别是岩斜区及海绵窦区尤为突出。由于其位置较深,病变也常累及这一区域。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全切这一区域地病变,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给神经外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使神经外科医生在术中深入了解一区域的解剖结构,本文将对中颅窝底及岩斜区这一区域的解剖标志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识别内听道,为神经外科医生在术中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