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人群Fahr病PDGFRB基因突变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Fahr病又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 n,IBGC),是一种以基底节及大脑其他部位钙化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目前已发现五个致病基因SLC20A2,PDGFRB,PDGFB,XPR1ISG15。其中PDGFRB目前在全球仅发现4个突变位点,迄今为止,在中国人群中尚无PDGFRB突变的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广泛收集中国汉族人群中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的筛查,努力发现新的突变位点,丰富Fahr病致病基因的突变库,了解其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谱情况。
  方法:研究对象为收集的146位患者,患者来自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等地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12个家系及134个散发病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排除SLC20A2基因突变并进行系统的临床评估、完善生化及神经影像检查。同时收集本院的200例颅脑CT检查已排除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者均抽取外周血样,提取血样中的DNA,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DGFRB的编码序列,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测序结果通过HomoloGene数据库进行不同物种之间同源序列的比对,对突变位点保守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MutationTaster、Polymorphism Phenotyping(Poly Phen-2)及Sorting Intolerant From Tolerant(SIFT)等软件来预测已鉴定出的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及对蛋白质功能的潜在影响,并通过dbSNP、千人基因组计划及ExAC等数据库比对来评估已鉴定的突变位点的致病性。
  结果:分别在两个家系中检测出PDGFRB的两个新发杂合突变:c.3G>A,c.2209G>A。c.3G>A存于在2号外显子,c.2209G>A存在于16号外显子。在200名健康对照及散发病例中未发现相同突变位点。突变的形式为错义突变。c.3G>A(p.M1?)影响初始密码子,ATG转变为ATA,通过SIFT软件预测其为致病性的,且在EXAC数据库、千人基因组计划及dbSNP中不存在。c.2209G>A(p.D737N)导致了天冬氨酸转变为天酰胺酸,通过Mutation Taster及Polyphen-2分析提示为致病突变。这种错义突变在EXAC数据库中出现频率为0.000008。在千人基因组计划及dbSNP中不存在。通过多重比对,提示受影响的氨基酸位于高度保守区,提示其功能的重要性。
  结论:我们在中国汉族人群的Fahr病患者中,发现了PDGFRB基因的两个新突变,c.3G>A和c.2209G>A,这进一步扩大了Fahr病患者中PDGFRB的突变谱。Fahr病患者中PDGFRB突变的流行率较低,表明PDGFRB不是F ahr病在中国人群中的常见致病基因。
其他文献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以不安和恐惧为主的情绪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或不现实的、先占性的情绪反应,伴恐惧、不安的认知和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焦虑性躯体症状。焦虑障碍已经成为儿童的常见心理行为疾病,影响了孩子的社会生活,学业表现,甚至引起家庭矛盾。国内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研究较国外晚,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焦虑障碍儿童气质类型,性别年龄特点和家
[研究背景]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发生在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高血压综合征,以高血压、蛋白尿为其特征。它是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虽然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相关的具体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得到完全阐明,亦无明确有效的防治手段,临床上一般只能采用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而过早的终止妊娠又必将导致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
学位
【研究背景】  过往研究表明,钠离子通道β1亚基通过二硫键与α亚基连接,能调节α亚基的通道属性,并发现编码钠离子通道β1亚基的SCN1B基因同时也是癫痫的易感基因。SCN1B基因的突变与多种类型的热性惊厥附加症相关(包括FS,GEFS+,SMEI等),在热性惊厥附加症谱系疾病致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往发现的导致癫痫的SCN1B基因突变,大部分(除一例为剪切位点突变外)是错义突变,杂合错义突变大
学位
目的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术前评估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膜部瘤样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的手术效果,为优化膜部瘤样VSD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评估手术风险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1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膜部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后SD大鼠骨骼肌31P—MRS的变化,以及与Desmin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安静对照组、半力竭游泳组、力竭游泳组,麻醉后用MRI进行31P—MRS采集(TR:6000ms,TE:0ms),测量Pi、PCr、ATP峰下积分面积并计算Pi/PCr、Pi/ATP、PCr/ATP。扫描后立即处死取材,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学位
目的:①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原发肿瘤分期(T分期)方面的价值。②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区域淋巴结分期(N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CT密度和双时相显像在淋巴结性质判定方面的作用。③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与病理分期(T和N分期)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学位
目的:无血管化是角膜的主要特征。在感染、外伤及其他原因诱导下,可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引起视力严重损害。新生血管形成机制复杂,许多生长因子和调节因子参与这一过程。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缺血性卒中是一类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严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即使幸存,也大多遗留永久性残疾。它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目前治疗急性脑缺血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血供的恢复与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治疗。但恢复血液再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3h),病人往往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超过治疗时间窗再恢复血流,不但不能减轻因缺血造成的神经
学位
第一部分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声影像评价目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探讨该模型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评价,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开腹直视下穿刺法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20只日本大耳白兔肝左叶,建立兔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4周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查,半定量分级法分别比较三种超声对肿瘤血流检测率的敏感性,每次超声检查后随机处死10只荷瘤兔,测量肿瘤的实际大小取
研究目的:1.通过分析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动态增强磁敏感加权灌注成像相关灌注指标,探讨3.0T MR灌注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2、通过分析脑胶质瘤术后患者1H-MRS代谢物含量的变化,探讨MRS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胶质瘤患者共4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为40.5岁。需同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