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生物杂化高性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的能级结构及成键能力对开发稀土功能材料在光、电、磁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配位作用,稀土元素可与多种生物分子实现配位,例如羟基酸、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以及DNA等,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性能稀土生物杂化材料。其中,小分子手性Ω-羟基酸在化学合成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然而,由于α-羟基酸存在多种手性结构,在材料合成中展现出结构引导的化学活性差异性。因此,对α-羟基酸的手性进行高效的识别和区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次,在生物大分子材料应用方面,受多种天然优异力学结构蛋白的启发,基于蛋白质的高性能生物纤维材料已被广泛研究。合理地调控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子量、官能团、二级结构以及后续的纤维纺丝工艺对实现蛋白杂化纤维材料性能的优化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围绕稀土生物杂化材料的合成及性能优化展开,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1)首先,我们通过化学合成手段成功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手性中心数量的大环稀土配合物YbDO3A(ala)3。进一步,利用稀土元素Yb的镧系诱导位移效应(LIS),通过氢核磁共振(1H NMR)和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波谱实现了水溶液中四种不同商用手性α-羟基酸的有效识别。我们发现在1H NMR和CEST NMR波谱中,R型与S型手性α-羟基酸之间的化学位移偏差大幅增加,分别达到了 15-40和20-40 ppm,极大地提高了手性辨识灵敏度。这项工作解决了 NMR对α-羟基酸手性识别化学位移信号差异小、灵敏度低的问题,构建了用于手性生物小分子的普适性传感和检测的高效平台。(2)除了对稀土生物小分子杂化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我们进一步对基于蛋白质大分子的功能杂化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微流控纺丝技术将球形结构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成高性能的杂化纤维材料。我们设计了双通道微流控芯片,通过引入戊二醛与球形蛋白形成的亚胺动态共价交联,成功诱导了蛋白分子的有序排列。芯片内部的高剪切作用增强了交联蛋白网络的紧密堆积,实现了蛋白纤维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大幅提升(韧性高达143 MJ/m3)。同时,我们发现后拉伸处理进一步诱导了纤维内部形成长程有序结构,实现了纤维拉伸强度的有效增强(达到了 300 MPa),优于重组蜘蛛丝、蚕丝的力学性能。因此,这项工作为构建基于商用球形蛋白的高性能生物纤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3)接着,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完成了由低到高分子量的超电荷类弹性蛋白(VPGKG,K蛋白)的精准构建和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并利用多重超分子作用力驱动,实现了K蛋白-DNA的静电组装和杂化纤维的制备,纤维最佳韧性高达203.6±16.0 MJ/m3。进一步设计引入动态亚胺键反应,实现了力学蛋白在纯水相的快速纤维成型,克服了有机溶剂对重组蛋白结构域破坏这一难题。纤维断裂强度高达440 MPa,韧性约为80 MJ/m3,性能优于许多重组蛋白及合成高分子纤维。蛋白分子内形成的亚胺键极大地提高了纤维高低温力学稳定性,同时赋予了纤维自修复能力以及湿度刺激响应性。此外,该纤维可以实现各种驱动行为,包括自折叠/伸展、往复拉伸运动和收缩运动。这种通过引入超分子相互作用和动态共价键来调控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的策略赋予了生物纤维的高性能和多功能性。(4)最后,我们设计了节肢弹性蛋白(Resilin,VGSGGRPSDSYGAPGGGNP)和超电荷类弹性蛋白(ELP,VPGKG)组成的非折叠结构融合蛋白,完成了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同时,实现了共价/非共价键驱动的高性能杂化蛋白纤维的制备。获得的纤维断裂强度最高可达550 MPa,韧性最高可达250 MJ/m3,超过了绝大部分的聚合物和人造蛋白纤维。通过构建生物补片实现了该力学功能纤维在大鼠模型中疝气修补中的应用。因此,这项工作中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蛋白纤维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策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双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以其工作电压高、正极材料相对廉价易得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电解液中阴、阳离子分别担当正、负极反应载流子的储能机制使得双离子电池的正极反应迥异于其他传统电池;而最为常见的石墨正极所拥有的高反应电势对电解液(质)的耐氧化性也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在有机溶剂电解液中,阴离子的溶剂化效应更增强了石墨正极储能行为的复杂性。目前来看,还有以下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
由脱合金腐蚀制备的纳米多孔金属(nanoporous metal)具有开放的三维网络结构、纳米级的孔棱和孔洞、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宏观(毫米级别以上)的材料尺寸,表现出许多优异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纳米多孔金属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性能和应用等方面都已经获得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各种重要的实际应用都对纳米多孔金属的力学性能提出了要求,因此纳米多孔金属的力学行为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是能够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和高性能一体化成形的新兴快速成形技术,其中常见的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技术是通过大功率高能激光束应用粉末或线材在基板上进行快速凝固沉积,以实现复杂构件的制造,并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已经实现应用。对于低合金钢的LMD成形来说,成形组织结构及
多波段巡天表明,纤维状分子云在冷暗星际介质中随处可见。在大的尺度上,超过100 pc的大尺度纤维状分子云被人们视作银河系旋臂的“骨骼”,撑起整个银河系;在小的尺度上,纤维状结构连接了分子云的坍缩到最终碎化而形成致密云核的过程。正因为此,纤维状分子云是当前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基于紫金山天文台(PMO)13.7 m毫米波望远镜“银河画卷”巡天数据,本论文瞄准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的动力学性质,对第二
微粒,通常指直径在1到1000 μm范围内的粒子。微粒因其优秀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微粒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递送和防伪等。另外,微粒的组装结构也被用于如组织工程、精准给药、传感器和致动器等方面。用于操控微粒沉积组装的技术有光镊、磁泳、电泳与介电泳、声波操控以及静电雾化等。其中,静电雾化技术不仅可以制备多种不同形貌的微粒,还可以控制微粒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来说,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程度有所缓解,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低的问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和地区的长治久安,云南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氮化物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优良的耐磨性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机械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芯片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优化氮化物涂层的成分和结构,获得高硬度、韧性、热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综合指标,一直以来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科学问题。本论文制备了 Si改性TiAlN和CrAlN涂层,用于γ-TiAl基合金的高温抗氧化防护,通过Si改性,不仅在氧化初期促进了涂层表面保护性氧化膜的形成,而且
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严重问题,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水质污染严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催化材料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水中芳香类有机污染物、有机染料或致病微生物的光催化降解和净化,从而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更有利的方法。目前,在水体净化应用上,光催化技术主要存在吸收光子能量时太阳光能量利用率低、光催化传输过程中
TiAl合金具有低的密度、高的弹性模量和优异的高温性能,是一类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的轻型高温结构材料。然而,TiAl合金在800℃以上生成的是TiO2和A12O3的混合氧化膜。该混合氧化膜疏松多孔且极易发生剥落,无法阻挡氧的侵蚀。因此,TiAl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应用时需施加防护涂层提高其抗氧化性能。扩散Al涂层在高温下表面生成以Al2O3为主的氧化膜,可以阻挡氧的进一步侵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589nm超窄带钠荧光激光雷达系统能够高精度探测中间层顶区域(80-105km)的钠原子数密度,大气温度和风场,对于研究该区域大气动力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常见的染料脉冲式窄带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由于其体积和功耗较大,操作复杂且不稳定,因此仅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部署。尽管最新的全固态超窄带脉冲钠激光雷达解决了系统全固态和运行稳定性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系统复杂且功耗大,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