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入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过40年的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化发展成果。然而,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环境污染是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认识到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性。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研发能力依赖于“政策驱动”。波特假说理论认为,设计合理的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然而,关于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学术界还未形成一致观点,争议点体现在两点:第一,环境规制是否能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第二,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这些争议不利于政府部门制定正确的环境政策。基于此,本文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有助于寻找和探索一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促进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对论文提出的主要假说进行推导和检验,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驱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供科学依据。在理论模型部分,论文借鉴Selden and Song(1995)和张成等(2011)的分析框架,探讨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U”型关系,即如果环境规制被设计的合理恰当,将会对企业研发产生促进作用。在实证检验部分,论文首先依据《中国环境统计年报》的污染排放数据计算出行业层面环境规制强度,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出微观层面的企业研发投入及控制变量,然后将行业层面环境规制强度匹配至微观企业数据,接着分别从整体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U型关系,即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企业面对的环境成本较低,因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意愿就比较低;而当环境规制超过一定强度后,环境成本的增加及政府的高压政策就会迫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我们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发现:(1)按照企业所在区域和出口状态划分样本后,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入仍然呈U型关系。(2)按照企业的排污量划分样本后,环境规制对重度及中度污染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仍然呈U型,但对于轻度污染企业而言,两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应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升级,实现清洁生产。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多器官组织炎症、血液中表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
目的:沉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中UCA1后,检测Vmp1、TP53INP2的表达水平,探讨Vmp1、TP53IN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经石蜡病理证实为卵巢子
目的: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PQ)在发展中国家被广泛应用,它的致死量很低,致死率却非常高。百草枯在肺部聚集后,引起肺损伤,损伤类型主要包括水肿、出血、低氧血症、炎性细胞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这表明,西部大开发和开放工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节点,本文整理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的政策进行阶段性梳理,从理论层面分析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合成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风湿免疫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RA以对称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引起软骨和骨的破坏,严
随着社会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实际绩效备受关注。作为公益与商业的结合体,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由于制度逻辑冲突、外部认可缺乏等原因导致二者之
包容性创新是在印度等国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旨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主张利用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工艺改进等手段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低成本的创
歧义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外语学习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出现陌生的、异质的、结构不完整或模糊的语言现象。对歧义的容忍是外语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歧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显,土地流转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将农村土地流转推至新的高度,国家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