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005对放射损伤关键效应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人类暴露于IR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全身或局部IR导致不同程度放射损伤乃至放射病。不同脏器的放射敏感性不同,如小肠属于放射高度敏感组织、肺属于中度敏感组织、脑属于低度敏感组织。因此本课题针对小肠、肺和脑三个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选择小肠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为研究靶细胞,其中肺泡上皮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分别为肺和小肠放射损伤主要靶细胞,小胶质细胞是脑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为全身性的免疫细胞。探讨RH005对放射性肺泡上皮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调控作用。RH005是一种多功能多肽,在许多生理和病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如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增殖、抑制凋亡、抗炎等,还能够修复受损心肌、促进毛囊再生、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及角膜修复、抑制纤维化等。前期研究发现RH005对于小鼠全身性急性放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明显减轻小肠、肺和脑放射损伤,但尚缺乏其对照射后三种组织中放射敏感靶细胞和关键效应细胞影响的研究。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研究:(1)RH005对肺泡上皮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以肺上皮细胞(RLE-6TN)和小肠上皮细胞(IEC-6)为研究对象,采用8 Gy 60Co源γ射线照射,照后即刻加入10 ng/ml、100 ng/ml、1000 ng/ml的RH005。照射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照射后1 h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γH2AX的表达,照射后6 h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等指标评价RH005的作用。(2)RH005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以小胶质细胞(BV-2)和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采用8 Gy 60Co源γ射线照射,照后即刻加入10 ng/ml、100 ng/ml、1000 ng/ml的RH005。照射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照射后6 h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照射后24 h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BV-2细胞活化(Iba-1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6、IL-13和IFN-γ)的表达等指标评价RH005对照射后上述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果如下:(1)RH005对放射性肺泡上皮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RH005促进照射后上皮细胞增殖,RLE-6TN细胞照射后48 h,与R组相比,各剂量RH005组增殖均明显升高;IEC-6细胞照射后24 h,与R组相比,M组增殖活力明显升高,照射后48 h,M和H组增殖活力均明显升高。RH005减轻照射后上皮细胞DNA损伤,RLE-6TN细胞和IEC-6细胞照射后1 h,与R组相比,各剂量RH005组细胞的DNA损伤均明显减轻。RH005抑制照射后上皮细胞凋亡,RLE-6TN细胞照射后6 h,与R组相比,M组晚期凋亡细胞数及各剂量RH005组总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IEC-6细胞照射后6h,与R组相比,各剂量RH005组早期凋亡细胞数及M组晚期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2)RH005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具有调控作用:RH005抑制放射所致小胶质细胞活化,BV-2细胞照射后24 h,R组BV-2细胞中Iba-1表达增加,RH005处理后,各剂量RH005组细胞中Iba-1表达均降低。RH005抑制放射所致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照射后24 h,BV-2细胞中TNF-α、IL-1β、IL-4、IL-6、IL-13和IFN-γ表达增加,RH005处理后,L组的IL-4,M组的TNF-α、L-1β和IL-4表达降低。照射后24 h,RAW264.7细胞中TNF-α、IL-1β、IL-4、IL-6和IL-13表达均增加,RH005处理后,各剂量RH005组细胞TNF-α、IL-1β、IL-4、IL-6、IL-13和IFN-γ表达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但RH005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未见明显影响。根据以上结果,得出结论如下:(1)RH005对肺泡上皮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放射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减轻细胞DNA损伤,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照射后细胞增殖。(2)RH005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具有调控作用,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时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1.病例收集:选入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CRSsNP伴中鼻甲结构异常患者行FESS治疗。入选本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持续或间断超过3个月,符合2018年CRSsNP诊断标准,除前鼻镜、鼻内镜检查,还有鼻窦CT检查作为客观依据,均被诊断为C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技术、电子云密度/有效原子系数(electron dentisy/effective atomic number,Rho/Z)对椎体溶骨性转移瘤与椎体血管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患者都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收集2019年5月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组织中lncRNA ABHD11-AS1表达以及体外功能试验和机制实验,分析lncRNA ABHD11-AS1在PTC进展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在PTC的作用机制。在本研究,我们收集98例PTC患者癌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复发、转移、扩散等问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和放疗为主。虽然,大部分早期患者可以治愈,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于晚期和复发的患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急需寻找更好的靶向治疗手段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 RNA)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功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的变化情况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连续入住我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作用相较于依那普利是否更有优势。方法:连续纳入2019—2020年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且同意行急诊PCI患者60例,killip分级为II~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白蛋白比值(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to-albumin ratio,SII/ALB)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SII/ALB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96例
通过对三阴型乳腺癌超声多模态成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三阴型乳腺癌的成像特点与相关病理基础,寻求对于术前诊断TNBC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经过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肿块,共354例,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68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riple-negat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化应激、肺功能以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n=40):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肺俞、合谷及足三里穴行TEAS至手术结束,采用频率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