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重力的中国形象塑造的批评话语分析--以《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基于各自的出发点相继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随后,中国国家形象也很快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然而,一方面,国外对中国形象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国内众多的学者主要从国际关系、跨文化交际、政治等方面研究中国形象塑造,他们较少从语篇的角度关注形象塑造,更不用说从评价理论的角度。
  李战子和胡明霞(2016)将合法化语码中的语义重力概念与评价理论相结合,提出评价重力以区分与语境有不同相关程度的评价资源。评价重力表示评价资源与语境的相关程度,评价重力越重,评价资源越依赖语境,评价内容相对于文章主旨越边缘;评价重力越轻,评价资源越脱离语境,评价内容越聚焦主旨。此外,他们还确定了评价重力的五种实现形式:个人叙述、概要叙述、具体化、概述、观点,并且评价重力从个人叙述到观点逐渐变轻。
  本文一方面以2019年上半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为例,探究西方媒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另一方面分析其评价与语境的相关程度,从而发现西方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以及塑造了什么样的中国形象。《经济学人》作为西方主流媒体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及很高的国际声誉。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对中国问题的重视,本文选择它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致力于论证评价重力的概念,探索评价资源在2019年上半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分布,基于卡尔美敦(2015)的合法化语码中的语义语码,特别是运用语义重力的概念,分析《经济学人》如何运用评价重力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并且对三个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1)2019年上半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评价资源分配情况如何?他们塑造了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形象?
  (2)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评价重力的变化情况如何?
  (3)评价重力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本文通过UAM语料库工具构建小型语料库。在构建的语料库中,共有895处评价资源以及3552个语义单位。因此通过语篇分析,可以从评价重力的角度对中国形象进行更全面的理解。
  鉴于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态度资源最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中国的态度,以此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读者对中国的评价。通过运用更多的判断资源,作者倾向于对中国的社会事务和行为进行判断和规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没有谁在国际交往中能真正掌握话语权,因此作者往往会打开对话空间,接受他人的观点。此外,作者通过使用更多的语力资源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更多的读者拉入自己的阵营,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他的意图。
  其次,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评价总是多于正面评价。中国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意识形态、利益诉求等方面都与西方不同。因此,西方人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中国国家形象。此外,中国快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偏见。因此,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往往是负面的。
  第三,在评价重力方面,2019年上半年《经济学人》大部分文章的核心部分中,评价单位一般在具体化、概述以及观点之间波动,且评价重力明显偏轻,也就是说,评价资源与中心内容联系紧密。如此一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也就更显著,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往往显得更具说服力。此外,西方的意识形态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冷战思维”隐形之中会造成作者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读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我们从评价重力的角度可以看出《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塑造出经济繁荣、政治专制、文化丰厚、社会繁杂的中国国家形象。
  希望本文能对有关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语篇分析研究有所拓展,特别是能从评价重力的新视角进行研究。此外,本研究有助于发展评价理论,不仅能使读者更客观理性地阅读理解西方媒体话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而且我们国内媒体也能更加有效地展现我们的国家形象,从而影响西方媒体,使他们能更加公允地塑造我们中国国家形象。
其他文献
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影响了诗歌演进。这段时期,诗歌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对诗歌演进产生影响。本文拟以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为大背景,细读诗歌文本,分析重点作家作品,剖析诗歌创作的内容,探寻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范围、交代了选题的缘由,通过对研究史进行梳理,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三章展开。第一
学位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时局的动荡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异动与断裂,志怪小说萌生于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集中的繁荣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独特样式。六朝志怪小说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六朝志怪小说在搜奇列异的表征下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意味,拥有隐秘的伦理秩序肌理。本文从志怪小说的文本入手,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结合伦理学、叙事学等视域考察其中的伦理关系及伦理思想。第一章分析其中不同伦理主体的互动
学位
明清两朝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总结和反思的时期,注本是中国古代诗歌传播和研究的重要形式。本论文选取了产生于明末清初的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分析该注本的注释过程、注释系统、艺术批评、思想阐发和注释理念,由此探究杜甫诗歌在当时的接受情况,管窥明末清初杜诗学的发展。第一章《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过程。结合文献记载,研究注释者顾宸的生平情况,总结了《辟疆
学位
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的书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文化,还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政治观念、文学观念、美学观念等。不同节日诗歌的书写蕴含了不同的要素,因此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考察这些节日诗的书写。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中占据数量优势地位的有上巳诗、七夕诗和重阳诗,因此对于这三类节日诗歌的研究成为重点。这些节日诗各自书写的内容和题材都不一样,写作这些节日诗歌的环境和背景也不一样,对于这些节日诗歌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本文以明诗选本《皇明诗选》为研究中心,从文献学角度论述《皇明诗选》的成书、著录和版本等情况,并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时代背景,对编者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徵舆)的交游及生平经历进行梳理。针对诗歌理论的研究上,通过归纳散见于诗选中的诸多评语,结合三子的其他诗文著作,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其内涵,进一步完善云间三子现有的诗论思想研究。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评述《皇明诗选》
学位
英语代词所包含信息十分有限,如性、数、格等语法特征,但由于缺乏具体所指,在确定所指的过程中常有歧义现象的出现。代词的歧义消解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运用不同方法对英语中的代词回指加工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命名实验、探测词确认实验、自定步速阅读实验、眼动追踪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等。性别歧义对代词回指消解的影响在过往研究中讨论较多(如,Caramazzaetal.,1977;Stevens
学位
民众受到压抑的动荡社会,常是哥特恐怖文学兴盛之时。比如处于世纪交替时期的维多利亚英国,或令人恐慌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冷战时期的美国。相似的主题与设定,使两个时期的哥特文学突破了时空界限,从而影响深远。斯蒂芬·金的长篇哥特恐怖小说《闪灵》一经问世便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使金跻身为知名恐怖小说作家的行列,更凸显了此类文学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这部现代哥特恐怖小说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古典和当代风格合二为一。除了风格
石黑一雄是20世纪著名的日裔英籍移民作家,其小说《长日留痕》获得1989年布克文学奖。学者们对该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可靠叙事、创伤理论、后殖民理论及文化多样性,且大部分研究多以男主人公史蒂芬森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作品中唯一的主要女性人物肯顿小姐这一形象提及不多。本论文将以西蒙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作品中肯顿小姐的他者性和她不甘心成为绝对他者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基于文本细读和文献研
学位
索尔·贝娄是杰出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  本文从战后美国的社会状况出发,以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为理论基础切入索尔·贝娄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大屠杀记忆,分析解读战后美国社会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幸存者二代以及大屠杀局外人等不同人群对大屠杀不同的关注、接受、利用及其原因,证明战后美国社会大屠杀记忆的不同境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不同人群的特定诉求,成为了一种
在现有的叙事理论框架中,以明显的不可能或反模仿要素为特征的非自然叙事文本大多根植于后现代作品,而那些后现代之前的非自然叙事文本常常被批评家们忽视甚至边缘化。从另一方面看,尽管莎翁传奇剧《辛白林》偏离了文艺复兴传统戏剧的动作常规,并因此受莎评界诟病,但该剧仍以非自然的故事运思策略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或然世界,具有不可忽略的文学类型学意义,由此构成了本研究的选题源起。  就理论依据而言,目前非自然叙事学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