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zhe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加剧转型的时期,而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突出,城乡居民养老已成为当前发展的迫切问题。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达成这一伟大目标,就迫切需要加快研究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在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并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合并实施这两个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在建立一套覆盖全国的、统筹城乡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伟大目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一些地区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积极探索和实施了城乡统一框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上海市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又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状况,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探索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代表性,制度的运行绩效也非常值得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便为其它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以及全国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推广提供借鉴。本文以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研究主体,在梳理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行国内外的典型实践加以论述,引入平衡计分卡法理论,以平衡的理念和长远目标发展战略为核心,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法构建出上海市城乡居保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次从公众维度、财务维度、组织管理维度以及制度发展维度对城乡居保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研究发现,公众维度的绩效主要是根据顾客满意度模型来确定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统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所占据的权重,并结合实地调研所得数据,进一步依据城乡居保的满意度反映出该维度的绩效情况;财务维度主要是通过文献搜集及统计数据的查找与计算,根据相应指标结果反映其绩效水平;而组织管理维度和制度发展维度的绩效分析主要以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为主,进而对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的现状进行总结评价。通过上述四个维度的评价分析,可以发现上海市的城乡居保整体绩效水平比较高,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最后分别从上面四个维度相对应地提出提高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上海市城乡居保制度以及社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居民对其需求日趋紧张,优化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是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规范购买流程的需要。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与动力,中国当代大学精神必然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哺育,“大学之道”的文化源头也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当代大学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而生,并与其在理论上具有相通点和契合点,二者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即谓共融;二者在实践层面上相辅相成共同培育,达到共同育人之效,即谓同育,共融是其同育的理论前提,同育是共融的实践基
人口素质是影响国家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上海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高、高龄化发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种种弊端不断凸显,社区养老作为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的基础上,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广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现代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促使我国出现了地球上罕见的人口大规模迁移,以及最为速度的城市化过程。全国21世纪以来流动迁移人口继续呈现快速
政府作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规范监督者,将政务公开依托电子政务等互联网要素,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公共服务需求成为一种直接选择。本论文意在研究锦江区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公开建设情况,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层面,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公开评估的理论现状,制定一套适合基层政府的指标体系,完善了理论体系。实践层面,通过研究、分析书院街道电子政务公开的实际问题,结合评估结果和北京市大栅栏街道的领
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鼓励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从此,一代青年人深深打上“知青”的烙印,上海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共输出100多万人。进入21世纪,知
留守儿童问题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劳动力转移,而劳动力的子女仍被留在原居住地,留守儿童由此而产生。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部
学位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如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新时代人民的新需求,1600万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已取代“温饱感”成为现实需要,这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民生保障、改革开放成果共建共享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幸福观、伊斯特林幸福悖论、内因外因论、需求层次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坚持理论与实证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