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调节卒中后中枢痛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后中枢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指出血或缺血性卒中后,出现与病灶有关、持续或间断性、同时伴有感觉异常的疼痛,属于慢性疼痛的一种。CPS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脑卒中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破坏为免疫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创造了条件。免疫细胞被快速地激活并通过受损的BBB,进入CNS并迁移至损伤部位。虽然这些免疫细胞对于清除组织碎片以及组织修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激活过程中免疫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细胞毒性分子,增加了CPSP的发生风险。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主要受到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信号通路通道状态的影响。GABA和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以及它们的受体在包括神经元在内的许多细胞类型中是共定位的,这种趋化因子系统可以与GABA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在突触前水平,SDF-1对CXCR4的刺激可通过激活CD4+Treg细胞释放大量神经介质GABA,进而激活GABA-A抑制性信号通路,诱导神经元超极化使神经元兴奋性下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诱发的炎症进程中,肠道菌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脑卒中后,肠道固有的黏膜屏障遭到破坏,可以使原本定植于肠道的菌群突破物理屏障入血,进而诱发机体的外周免疫应答。肠道菌群还能够调控SDF-1/CXCR4的表达情况,为宿主免疫系统提供分化信号。积极研究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对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肠道菌群进行优化,就有可能改善肠道菌群对宿主的影响,通过调控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在CPSP的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方法:拟用SPF级9周龄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手术(TIS)组、抗生素(Antibiotic)组和正常(Control)组,共3组。采用内皮素-1局部注射(定位(前囟):前后(AP)-3.00mm;内外(ML)-3.00mm;背腹(DV)-6.00mm)建立SD大鼠的丘脑梗死模型。在建立模型前1周即开始为期35天的von Frey测痛,参照说明每四天一次,并且记录疼痛阈值。在建立丘脑梗死模型后第36-37天处死大鼠,取脑、肠组织及盲肠内容物。获取实验动物标本后,我们应用ELISA定量检测了脑及肠组织中的GABA表达情况;应用PCR和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定位及定量检测脑及肠组织中的SDF-1/CXCR4;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定位及定量检测脑及肠组织中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丘脑梗死后,手术组肠道组织内的SDF-1及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抗生素组的SDF-1及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最弱。然而,丘脑梗死周边的SDF-1及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手术组、抗生素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正常组的GABA在丘脑梗死周边的表达水平较高,手术组和抗生素组的GABA水平与正常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正常组SDF-1m RNA在丘脑、胃肠道组织中有一定的表达,但是表达很弱。手术组的SDF-1 m RNA在水平较正常组增加,抗生素组的SDF-1 m RNA在水平较正常组下降。与正常组相比较,手术组和抗生素组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丘脑组织中的SDF-1m RNA表达情况,三组差异不明显。结论:丘脑梗死能够导致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反应,进而调节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表达调节CPSP的发生。应用抗生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杀灭肠道菌群会对CPSP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低频低强度超声(low-frequency and intensity ultrasound)与姜黄素单独和联合使用对U87细胞增殖抑制以及对JNK和P-g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JNK是否可作为逆转脑胶质瘤多药耐药蛋白P-gp靶点的依据。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脑胶质瘤U87细胞,培养细胞至对数期后,应用于实验。而后依次采用不同强度的低频超声(3.0、50.4、83.4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一个新的与根治性术后肺腺癌的预后相关且能从辅助化疗获益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方法:TCGA数据库肺腺癌组下载筛选到273例患者临床信息和RNA-Seq表达数据。基于上述数据集,利用MAXSTAT函数包、单因素COX分析筛出预后相关的二分类基因,最终在GSE42127中采用STEPP法筛选出与药物疗效显著相关的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评估该基因表达值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用对数秩
学位
目的:探讨姜黄素(C)和低频低强度超声(U)单独和联合作用对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择出影响U87细胞增殖的二者联合作用的适宜参数条件。二者联合后进一步分析对U87细胞形态,以及对FOXO3a、p-FOXO3a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检测在U87细胞中FOXO3a、p-FOXO3a是否影响MMP-9的表达。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20μmol/l)作用于U8
学位
目的:随着筛查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疫苗的开发应用,近年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2012年全球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宫颈癌仍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肿瘤的第四位,其中发展中国家患者占85%。ADAMs(adisintegrinand metalloproteases,解聚素金属蛋白酶)是一类I型跨膜分子,目前已发现有40多个家族成员,多数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广泛参与细胞粘附、细胞融合、细胞迁移、膜蛋白
学位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低频低强度超声(low-frequency low-intensity ultrasound,LFLIU)联合姜黄素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系增殖、迁移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联合姜黄素作用是否协同性下调CXCR4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应用U87细胞系,培养细胞生长至对数期用于实验处理。应用姜黄素浓度分别为0、5、10和2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
学位
目的:检测PLK1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RO328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LK1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表达的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PLK1抑制剂RO328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RO
学位
目的: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探究评分不同的下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2017年8月因下腰椎骨折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住院手术的患者,入选患者人数32人。其中男21人,女11人,年龄17-72岁,平均38.5岁。压缩
学位
目的:急性胰腺炎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死率高,并且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既往研究已明确表明低钙血症与预后相关,临床工作中高钠血症偶有发生,且与预后可能存在相关[1]。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生理生化指标不同临床特点,并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钠血症患者是否更易发生短期预后不良事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
学位
目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产褥期妇女易患疾病之一,常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因就诊时机不当,或治疗方法选择错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为乳腺脓肿,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导致脓毒败血症,重者死亡。但目前针对此种情况少有研究,本研究通过对5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和64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获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进展为乳腺脓肿的保护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旨在为产褥期妇女提供疾病的一、二级预防。方法:通过对54例哺
学位
目的:探讨原发结肠恶性淋巴瘤(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PCML)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的结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病理特征及治疗,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确定符合条件的结肠恶性淋巴瘤患者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男女比约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