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罪重判”的国家赔偿问题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由大量赔偿案例的归纳和整理,“轻罪重判”在司法赔偿实践中大概有三种类型:其一,此罪重判为彼罪类,其罪刑之轻重乃是以法定刑的比较而言;其二,无罪重判为有罪类,包括本来无罪者被重判为有罪和本无特定罪名而被判该罪但还有其他罪行;其三,单纯量刑畸重类,包括二审或再审减轻刑罚后客观上超期执行羁押措施。此三种类型虽然出现超期羁押但却均无法获得赔偿,主要是由于国家赔偿法实行的乃是法定赔偿原则,然而,司法适用中不能将其归入与之最为相近的“再审改判无罪”赔偿范围,而且认为国家赔偿法实行的乃是违法赔偿原则,“轻罪重判”超期羁押中法官并不当然存在违法,因此不予赔偿。基于此,本文试图基于比例原则针对不予赔偿的立法安排展开审查,尤其是针对立法的各种观点和理由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宪法的规定和精神得出“轻罪重判”超期羁押应当予以赔偿的结论。根据这一结论,司法应当遵循何种解释进路实现对受害人的救济则是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一则,国家赔偿法所实行的违法赔偿原则之“违法”,并不要求公务行为达到应予追究的违法责任之程度,而是要求公务行为欠缺法律上的正当性,包括严重的裁量瑕疵或违法实体法原则等。当然,“违法”概念也不可能宽泛到包容所有的国家行为,某些与国家行为存在牵连的公共损失,乃是个人生存风险现实化所致,或是混合个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所致,国家自然不应承担责任。明晰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公务员之违法责任的追究与受害人之赔偿救济,本质上是两码事,而且前者并非是国家赔偿法所关注的议题。二则,国家赔偿法所实行的法定赔偿原则,在此原则下仍然存在“轻罪重判”予以赔偿的解释空间。一方面,可以从“再审改判无罪”的概念解释入手。事实上,“再审改判无罪”只要求部分无罪而非全案无罪,只要求被审行为无罪而非被告人无罪,亦即,“无罪”在相对意义上只需要无原审之罪即可。另一方面,可以从兜底性条款的体系解释入手。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列举并非是绝对封闭的,因此,法院可以采取“举轻以明重”的公法类推解释方法,补正国家赔偿法第17条兜底性条款缺位的漏洞,再将“轻罪重判”超期羁押损害人身自由权的情形归入该赔偿范围。综上,本文的议题指向一个明确、具体而重要的问题即“轻罪重判”超期羁押是否予以赔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透过各种司法不予赔偿的现象剖析问题的症结即立法安排存在不足和司法认识存在偏差,从宪法和法理的层面探讨本议题应然的答案即“轻罪重判”超期羁押应当予以赔偿,再从国家赔偿法及其解释适用的方法层面寻找答案实现的进路即主张违法赔偿原则之“违法”广义论和概念解释和体系解释的进路。
其他文献
我国学界对受贿犯罪法益的探讨以1997年《刑法》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诸学说由于时代局限,已逐渐退出学术舞台,后一阶段由于德日相关理论的传入而逐渐发展,形成了廉洁性说、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说、职务行为的公正性说、个人法益说、单纯信赖说和公职的不可谋私利性说等争论。由于除公正性说外的其他几种观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解释局限,而学界对公正性说的质疑可通过对其内涵作进一步的阐释予以说明。因此,我国受
学位
规范违反说与法益侵害说的学说之争是当前刑法学界的主要争议之一,在选择规范违反说还是法益侵害说的问题上,均会在刑法目的、犯罪概念与本质及刑罚目的的论域上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左右刑法犯罪论体系与刑罚论体系的选择。故把握规范违反说便是把握住刑法基本理论的核心要义,有着牵一发动全身之功能。但我国刑法学界在规范违反说的理论研究上较为分散,且在法益侵害说的强攻之下具有一定的妥协性,使得学界尚未对规范违反说
学位
分享经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革命。放眼全球来看,目前已经出现大批由闲置资源催生出的商业模式。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型,对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还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显示出我国对于分享经济的积极态度。这一次由互联网应用技术引发的革命,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体的发展,还使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分享经济既是一种经
学位
计算思维是智能时代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将计算思维纳入教育体系。然而,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并没有针对计算思维培养开设专门的内容与模块,课程内容与模块设计主要以教育目标的方式存在,计算思维的培养难以落实。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成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新路径。计算机语言是国际公认的计算思维培养工具,其中,Python语言因其语法简单、扩展丰富等
学位
拉塞尔·雅各比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左派知识分子。雅各比在其1987年出版的著作《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并引发了席卷整个西方学术界的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大讨论。而在此后的十多年中,雅各比一直将乌托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延续着其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雅各比指出,1989年是乌托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至此以后“激进主义以及作为其支撑的乌
学位
因悔罪而从宽的因果逻辑在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甚至“应然”的刑罚裁量过程,而对于悔罪得以从宽的理论根源为何,相较于其他情节是内涵一致还是存在价值外溢,其体系地位是否独立,从宽的过程与结果是否有法可依,有路径可循,一系列待解答问题不断侵蚀着刑事司法的严肃性。实际上,当前悔罪情节的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未能全部实现,调和各主体矛盾的价值功能未能发挥完全,悔罪亟需体系性的建构。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
学位
当前我国的刑法体系表现出刑法不断前置的趋势,迄今为止已经通过了十一部刑法修正案,刑法应以何种立法态度参与社会治理,刑法学界对此主要有积极刑法观与消极刑法观两种观点。积极刑法观秉持预防性刑法理念,主张继续扩大刑法的规制范围,将新的社会事实与原来由其他部门法调整的部分行为进行立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消极刑法观基于古典自由刑法主义,从“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国民自由”的范畴出发,以克制坚守为刑法的
学位
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制度是由党内相关机构实行根据上位党内法规、国家宪法法律以及中央大政方针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一项重要的立规程序设计,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立规监督制度。备案审查制度首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人大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和政府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制度。正是有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范例和模板范例和模板,加之党内法规急需体系化和规范
学位
多次犯是指多次违法行为入罪的情形,多次犯的立法价值主要有:体现人身危险性、贯通行刑和实现立法明确性。将多次犯与相近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具有不同于其它罪数形态的独特性,因此应当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罪数形态加以研究。多次犯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次”的认定标准不明晰、单次行为性质界定模糊、相关要素规定体系性缺失。这些问题给多次犯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造成了困境。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
学位
无论是基于传统社会背景,还是基于近年来突发的新冠疫情背景,野生动物刑法保护一直是学界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梳理野生动物犯罪案件,发现在对野生动物进行刑法保护的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疑难问题:一是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法益争论不定;二是在客观要素方面,野生动物刑法中实行行为的界定、犯罪对象范围的界定不明晰;三是司法实践中对野生动物刑法的主观方面认定不足,对罪责有无、罪责轻重的认定不合理;四是司法实践中对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