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认知、风险感知与生猪养殖户补栏决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定生猪产能,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及民众生活质量。养殖户补栏决策对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生猪供应具有关键作用。但养殖活动伴随的多重风险特性,经常挫伤养殖户补栏信心,2018年爆发的非洲猪瘟更是使得生猪养殖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并直接导致生猪养殖规模、猪肉产量与存出栏量急速下降,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为保障生猪供应,2019-2020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多项政策文件,2020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需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恢复生猪生产。一揽子政策为养殖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红利与保障。但政策有效性取决于其受众是否会按照政策预期采取相应决策。实践过程中,生猪养殖户会对政策熟悉度、政策利好性、政策与自身利益相关性、政策红利可及性等进行判断,同时会对存在于养殖过程中的疫病、市场等各类风险保持敏感与警觉。从政策认知、风险感知角度研究生猪养殖户补栏决策对稳定生猪产能、健全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政策认知、风险感知与养殖户补栏决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梳理非洲猪瘟爆发后颁布的相关生猪产业扶持政策,从补贴、信贷支持、用地、环评、疫病防控、运输六类政策角度构建财政金融、非财政金融两维度生猪养殖扶持政策认知指标体系;结合生猪养殖实际,从疫病、市场两维度构建生猪养殖风险感知指标体系。利用河北、陕西及河南884份养殖户调查数据,建立Triple-Hurdle模型依次解构政策认知、风险感知对养殖户补栏意愿、补栏行动、补栏程度三阶段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结合交互效应模型探析政策认知与风险感知交互项对补栏决策三阶段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我国生猪养殖业正逐渐走向规模化经营,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受多种风险影响,2011-2020年间我国养殖户数量、猪肉产量、生猪存出栏量总体均呈下降态势,2018年之后趋势尤为明显。(2)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强,但在有补栏意愿养殖户中,已采取补栏行动样本占比不到50%,而在已开始补栏行动养殖户中,61.63%样本倾向于扩大补栏程度。养殖户整体政策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财政金融政策中,各项补贴政策了解程度高于信贷支持政策;非财政金融政策中,疫病防控政策了解程度最高,其后依次是环评政策、用地政策、运输政策。养殖户总体风险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市场风险感知强度高于疫病风险感知。(3)政策认知、风险感知单独作用于养殖户补栏决策。首先,政策认知直接促进养殖户补栏决策,其中财政金融政策认知、非财政金融政策认知对养殖户补栏决策三个阶段影响均显著;其次,风险感知对养殖户补栏决策有直接消极阻碍影响,其中疫病风险感知与市场风险感知对养殖户补栏决策三个阶段影响也均显著。(4)政策认知与风险感知对养殖户补栏决策存在交互作用。一方面,政策认知会降低风险感知对养殖户补栏决策的负向作用。财政金融政策认知会减弱疫病风险感知在补栏行动、补栏程度阶段的负向影响,减弱市场风险感知在补栏程度阶段的负向作用;非财政金融政策认知则减弱市场风险感知在补栏程度阶段的负向影响。另一方面,风险感知会降低政策认知对养殖户补栏决策的正向作用。较高疫病风险感知越会减弱财政金融政策认知对养殖户补栏行动、补栏程度的正向影响;较高市场风险感知则会减弱财政金融政策认知、非财政金融政策认知对补栏程度的负向作用。(5)对养殖户而言,补栏是一项重要生产决策,决策制定时也会综合考虑个体、家庭、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除政策认知、风险感知之外,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风险偏好、家庭劳动力数量、养殖规模、与上一期相比单头生猪饲养成本变动、上一期生猪销售价格、仔猪来源稳定性、新冠疫情影响程度、养殖信息关注度、是否加入产业组织均会影响养殖户补栏决策某阶段。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逐步增长,居民的投资需求随之扩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总资产高达317.9万元,但金融资产仅占其中的20.4%。由此可见,释放城镇居民家庭的投资需求显得极为迫切。而金融素养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关键因素,但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此背景下,探究金融素养对城镇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研究
学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木本植物油料经济树种。‘长林166’(Camellia oleifera‘Chang Lin 166’)是长林系列的优良油茶无性系品种之一,也是我国油茶产区广泛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之一。本文对‘长林166’油茶品种离体培养的一些技术环节进行初步研究,目的是为该品种的快速繁殖与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的品种改良等奠定一定的基础,因而具有重要理论与实
学位
幸福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自从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更高质量的生活而非经济诉求成为人们主要追求的目标,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重点。然而,农民工作为我国在社会变迁中涌现出特殊群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仍然面临着工作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稳定性差、就业上升渠道狭小、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这已然成为威胁这一群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较低的就业质量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
学位
目前研究城市绿地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为,经过实时测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瞬时值,通过累加的方法得到固碳量、释氧量、降温量、增湿量等生态效益值,且多针对单个物种、单月、单季的研究,本研究以武汉市范围内不同叶面积指数等级和结构类型的人工常绿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全年时间范围内,通过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群落各物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
学位
细胞壁决定着竹材的力学性质,是竹类定向培育的目标,是竹材加工利用的实体部分。所以对竹材细胞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慈竹资源丰富,但对于慈竹解剖特征的研究较少,且目前未见关于慈竹细胞壁超微结构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测量了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竹竿纤维细胞、导管的尺寸以及纤维素结晶度,总结其变化规律,为生产加工提供依据。此外还利用透射电镜(TEM,Transmission El
学位
河流资源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河湖资源过度开发,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国务院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绩效考核的高标准有效改善了河流治理绩效,但过高的绩效压力激化了公共价值冲突。地方多元主体环境治理取代传统意义和简单层次上的府际协作已是必然趋势,公众参与治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被视为突破政府科层权
学位
秦巴山区既是我国的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又是集中连片贫困区,如何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发展金山银山成为其乡村振兴战略需关注的重要问题。茶叶因是“绿水青山”的内生性产业而成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18年,秦巴山区茶叶生产县已达50个,茶园面积达到675.36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5.4%。然而随着秦巴山区茶叶经济的发展,其生态环境却面临着威胁。其原因是,农户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追求微
学位
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是菊科匹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天然杀虫的特性近年来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虽然除虫菊产生的除虫菊酯能具有快速击倒害虫、能自然降解以及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特点,但是平均含量较低,仅为1.5%—1.8%,因此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本课题利用萜烯类基因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改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在生产和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落叶小乔木,具有独特的园林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武汉,夏季的高温和干旱会导致梅花叶片卷曲,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本研究以‘粉皮宫粉’与‘雪梅’的杂交F1种子的子叶为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梅花子叶再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梅花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梅花小热激蛋白Pms HSP的植
学位
自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年均减贫人口1000万以上,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然而,现阶段扶贫方式侧重于通过政策资金供给解决贫困个体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部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户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外援推动式扶贫可在短期内创造有利的外部脱贫环境,但很难解决个体内生动力缺失与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