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酸钾/石墨烯的制备与钾离子储能器件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兼备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特点的混合电容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由于其适用性和低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来说,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由法拉第反应的电池型电极和快速双电层储能的电容型电极组成。但是到目前为止,钾离子混合电容器中能用作电池型电极的候选材料很少,且通常被用作负极与商用活性炭正极进行搭配,这为实现钾离子混合电容器正负极电荷的平衡带来了巨大困难。与Li+/Na+不同的是,K+半径(1.38(?))较大,导致嵌入/脱出离子动力学迟缓,循环性能较差。在各种电极材料中,钒系化合物由于钒丰富的价态和晶体结构而具有优越的K+存储能力。其中,钒酸钾(K0.51V2O5,KVO)具有层状结构和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K+的嵌入/脱出。本论文以KVO作为正极组装钾离子混合电容器,并对可拉伸钾离子储能器件做了初步探索。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低成本的V2O5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方法合成了沿[010]方向生长的单晶层状KVO/r GO,探究了石墨烯(GO)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其作为正极组装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石墨烯的加入使KVO纳米线与片状石墨烯交联成为网络结构,进而采用抽滤成膜技术直接得到目标电极,避免了传统涂膜方法中对纳米结构的破坏,也消除了粘结剂的副反应,从而使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测试了KVO/r GO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在半电池(钾片用作对电极)中其容量高达~110 m Ah g-1(20 m A g-1)。当电流密度从20 m A g-1增大至1280 m A g-1时,仍能保持23%的容量,倍率性能良好。进一步与预钾化的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电容型负极搭配构建柔性钾离子混合电容器,该器件展示出较高的能量密度(40.3 Wh kg-1)和功率密度(409.2 W kg-1),在弯曲或折叠时仍能正常工作。本研究为钒酸钾作为钾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2)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规模化的刮-干-固化印刷工艺,合成了高导电、可拉伸的碳纳米管基电子纺织品(CNT-based fabric,C/F),展现出488%的延展性。利用C/F作为集流体,采用和(1)相同的实验过程制备了可拉伸KVO/r GO@C/F正极,进一步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准固态电解质进行搭配,测试了KVO/r GO@C/F电极在半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半电池可提供~110 m Ah g-1的最大放电容量,在40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80次后容量保持率91%,且库仑效率高达100%。此外,将钾钠合金(KNA)和Super P混合搅拌,获得了低表面张力的非牛顿流体态复合材料KNA/Super P,涂覆在C/F表面,制备了可拉伸KNA/Super P@C/F负极,获得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为设计全拉伸钾离子电池提供了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
烯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反应研究和核心骨架分子的构筑,基于烯酮的环加成反应尤其受到重视。因此,发现新的烯酮活性中间体,并发展新型环加成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联烯酰亚胺的[4+1]环加成研究基础之上,开展了可能经由烯酮反应中间体的[3+3]环加成反应研究,解决了两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难题,具体如下:在第二章利用联烯酰亚胺作C3合成子,采用硫代甲酰胺作为
学位
近年来锂氧气电池因其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广泛地研究,然而其实际应用还受到充放电极化大、循环寿命短和倍率性差等问题的制约。这些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另一方面来源于溶解性和导电性差的放电产物Li2O2的堆积。Li2O2的堆积不仅堵塞传质通道导致放电过程结束,而且Li2O2覆盖氧气电极的表面阻碍催化剂与活性物质的直接接触,导致较高的充电极化。因此,设
学位
环氧树脂(EP)以其良好的性能如粘接性能、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以及收缩率低等特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材料、涂料、胶粘剂、电子封装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但环氧树脂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其固化产物变形能力差、脆性大,均限制了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进一步改善。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易加工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且亚微米级碳化硅(SiC)颗粒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模量等特性,
学位
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钠离子较大的半径使得电极材料在储能过程中面临体积膨胀严重、库伦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负极材料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之一,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在众多的负极材料当中,铌基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M-Nb-O,M=Fe,Cr,Mg等)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和晶体结构稳定等
学位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其以成本低、能带结构合适、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煅烧法制备的g-C3N4存在基本结构单元排列无序、结晶度低的缺点,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低。因此,开发有效的方法合成基本结构单元排列有序、结晶度高的g-C3N4至关重要。本论文主要围绕开发简单高效且绿色环保的新方法来合成高晶化g-C3N4,并对高晶化g-C3N4的形成原理、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一类新型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无机-有机复合聚合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兴趣。本论文以金属材料表面高性能保护膜的研究为目的,设计合成了3种新型芳基咪唑化合物,并分别与Cu2+、Zn2+离子制备得到6种MOFs,考察它们对金属铜表面的保护作用。并将3种咪唑化合物在铜金属表面成膜,研究其耐氧化、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探讨了其成膜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学位
菲是含有三个苯的多环芳烃类分子,由于其在许多天然药物中存在并显示出多种医药性能,例如抗癌、抗HIV和抑菌等而倍受科学家的关注。作为小分子多环芳烃,菲具有出色的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在有机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此外,在有机合成领域,菲类分子还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常被用于合成菲基生物碱及复杂天然有机物。基于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构造方法持续吸引着化学家的目光。构建菲核的典型方法是以芳烃、
学位
胺类化合物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胺类化合物具有毒性。腐胺、尸胺是食品细菌性腐败的重要化学标志物,其含量可作为食品新鲜度的指标;丙烯酰胺、杂环胺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二级胺类化合物是环境危害和水体污染的重要标志物;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分析物。对胺类化合物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分析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临床诊断等
学位
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光催化产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变成价值更高的氢能源,可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硫化镉(Cd S)作为研究最广泛的光催化半导体材料之一,其光生电子和空穴易复合和光腐蚀现象限制了其在光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所以通过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对其进行修饰加速Cd S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生物质材料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生物质碳化方法和不同的复合方法对Cd S进行修饰,归纳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属制品使用量逐年上升。金属极易在环境中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对金属进行涂层涂覆,可以简便、有效地防止金属腐蚀,因此研究高性能防腐涂料十分必要。无溶剂环氧涂料绿色环保、附着力强、硬度相对较高,防腐性能优异,但是仍然存在耐候性能差、柔韧性差、疏水性能差等缺点。本文首先采用氟化氨基硅油改性环氧树脂,利用C─F、Si─O和Si─C键提升涂层的耐候性、疏水性、防腐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