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基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光催化产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变成价值更高的氢能源,可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硫化镉(Cd S)作为研究最广泛的光催化半导体材料之一,其光生电子和空穴易复合和光腐蚀现象限制了其在光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所以通过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对其进行修饰加速Cd S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生物质材料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生物质碳化方法和不同的复合方法对Cd S进行修饰,归纳如下:首先通过高温裂解和化学活化法将开心果壳进行碳化,碳化的果壳为含有介孔的块状结构,然后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碳化果壳/硫化镉(CP/Cd S)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图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出的纯Cd S为500 nm左右的纳米球,加入碳化果壳虽然没有改变Cd S的尺寸,但是可以作为Cd S的沉积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Cd S的聚集,提高了其分散程度。并且还导致Cd S的吸收带边红移至584 nm,从而提升了Cd S的光催化产氢速率。然后选用不同的硫源和镉源以及不同的生物质材料通过一步水热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碳化树叶/硫化镉(CL/Cd S)复合材料。表征结果显示此方法合成的Cd S为纳米棒结构,碳化树叶以碳的形式简单附着在纳米棒上,并且复合材料并有着更小的禁带宽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5%CF/Cd S的产氢速率最大,达到了5.71 mmol/h/g,约为纯Cd S(3.27 mmol/h/g)的1.77倍。通过EIS、瞬时光电流以及PL光谱解释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机理。最后用了细菌纤维素(BC)来修饰Cd S,制备了BC/Cd S,同时还添加了Mo S2助催化剂,通过两部水热法制备了三元复合物BC-Mo S2/Cd S,并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BC-Mo S2/Cd S的产氢速率。表征结果显示,Mo S2在三维结构的BC上原位生长,沉积Cd S以后尺寸没有太大改变但是比表面积和禁带宽度有了改善。光催化产氢实验显示,三元复合材料比纯Cd S以及二元复合材料的产氢速率都要高,10%BC-Mo S2/Cd S的产氢速率达到了20.02 mmol/h/g,是纯Cd S的17.71倍,是10%BC/Cd S的12.43倍,是10%Mo S2/Cd S的2.84倍,也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性和更高的表观量子效率(56.29%)。光电化学实验显示,三元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光电流密度和更小的电子转移的阻抗,PL光谱显示三元复合材料的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效率也较低,这些表征很好地解释了三元复合材料产氢高的原因。
其他文献
开发新型、资源丰富、经济高效的析氢助催化剂,实现可再生太阳能的高效光催化分解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过渡金属硫化钨是很有希望替代铂的助催化剂之一,然而,由于其导电性较弱和界面反应活性位点稀少,严重限制了硫化钨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硫化钨作为析氢助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本研究主要通过引入金属元素调控硫化钨微结构来构建钨基双金属硫化物,从而改善其光催化活性。本论文采用温和、
学位
当前,外部放射疗法(radiotherapy)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有效策略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实体瘤治疗中。在放疗期间,主要是利用其产生的高能X射线、γ射线和电子束引起的DNA双链断裂来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增殖。但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缺氧会产生多种抵抗机制导致放射治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失败。同时,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所以
学位
烯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反应研究和核心骨架分子的构筑,基于烯酮的环加成反应尤其受到重视。因此,发现新的烯酮活性中间体,并发展新型环加成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联烯酰亚胺的[4+1]环加成研究基础之上,开展了可能经由烯酮反应中间体的[3+3]环加成反应研究,解决了两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难题,具体如下:在第二章利用联烯酰亚胺作C3合成子,采用硫代甲酰胺作为
学位
近年来锂氧气电池因其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广泛地研究,然而其实际应用还受到充放电极化大、循环寿命短和倍率性差等问题的制约。这些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另一方面来源于溶解性和导电性差的放电产物Li2O2的堆积。Li2O2的堆积不仅堵塞传质通道导致放电过程结束,而且Li2O2覆盖氧气电极的表面阻碍催化剂与活性物质的直接接触,导致较高的充电极化。因此,设
学位
环氧树脂(EP)以其良好的性能如粘接性能、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以及收缩率低等特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材料、涂料、胶粘剂、电子封装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但环氧树脂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其固化产物变形能力差、脆性大,均限制了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进一步改善。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易加工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且亚微米级碳化硅(SiC)颗粒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模量等特性,
学位
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钠离子较大的半径使得电极材料在储能过程中面临体积膨胀严重、库伦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负极材料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之一,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在众多的负极材料当中,铌基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M-Nb-O,M=Fe,Cr,Mg等)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和晶体结构稳定等
学位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其以成本低、能带结构合适、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煅烧法制备的g-C3N4存在基本结构单元排列无序、结晶度低的缺点,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低。因此,开发有效的方法合成基本结构单元排列有序、结晶度高的g-C3N4至关重要。本论文主要围绕开发简单高效且绿色环保的新方法来合成高晶化g-C3N4,并对高晶化g-C3N4的形成原理、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一类新型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无机-有机复合聚合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兴趣。本论文以金属材料表面高性能保护膜的研究为目的,设计合成了3种新型芳基咪唑化合物,并分别与Cu2+、Zn2+离子制备得到6种MOFs,考察它们对金属铜表面的保护作用。并将3种咪唑化合物在铜金属表面成膜,研究其耐氧化、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探讨了其成膜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学位
菲是含有三个苯的多环芳烃类分子,由于其在许多天然药物中存在并显示出多种医药性能,例如抗癌、抗HIV和抑菌等而倍受科学家的关注。作为小分子多环芳烃,菲具有出色的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在有机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此外,在有机合成领域,菲类分子还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常被用于合成菲基生物碱及复杂天然有机物。基于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构造方法持续吸引着化学家的目光。构建菲核的典型方法是以芳烃、
学位
胺类化合物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胺类化合物具有毒性。腐胺、尸胺是食品细菌性腐败的重要化学标志物,其含量可作为食品新鲜度的指标;丙烯酰胺、杂环胺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二级胺类化合物是环境危害和水体污染的重要标志物;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分析物。对胺类化合物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分析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临床诊断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