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49764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和灌溉模式粗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河西绿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食用向日葵作为一种耐低温、耐盐碱和抗干旱的经济作物,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目前在河西绿洲地区被广泛种植。本文基于2020年4-9月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开展的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水分调亏试验,研究了食用向日葵生理生长特性、耗水特性、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机制。试验共设了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充分灌溉(75%~85%田间持水量,FC)和轻度(65%~75%FC)、中度(55%~65%FC)、重度(45%~55%FC)水分亏缺。试验包括1个全生育期充分灌溉处理(CK)和9个水分亏缺处理,其中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苗期轻度水分亏缺(T1)、苗期轻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2)、苗期轻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3)、苗期中度水分亏缺(T4)、苗期中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5)、苗期中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6)、苗期重度水分亏缺(T7)、苗期重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8)、苗期重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9)。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0-25cm土壤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为:重度水分亏缺>中度水分亏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在同一生育期,膜下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变幅较大,而膜下2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变幅较小。(2)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趋势,叶面积指数(LAI)呈“单峰”变化趋势。苗期不同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苗期末,水分亏缺处理下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下降8.48%-24.53%、2.72%-23.23%,5.10%-24.49%和8.73%-23.72%。现蕾期和开花期复水之后,苗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T1、T2、T3)能够产生完全补偿恢复性生长,其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到开花末期与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期的水分亏缺对株高、茎粗已无影响,但降低了LAI和干物质积累量,与CK相比降幅分别为7.58%-44.01%和8.69%-26.71%。(3)苗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均会显著降低食用向日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P<0.05),且降幅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苗期重度(T7、T8、T9)和成熟期中度(T3、T6、T9)水分亏缺会显著降低同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和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n)。此外,食用向日葵叶片羧化效率(CE)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呈显著下降趋势。(4)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在410.67-348.00mm之间,较CK显著下降4.77%-19.31%(P<0.05)。各阶段耗水强度呈现的变化规律为:现蕾期>开花期>苗期>成熟期。(5)所有水分亏缺处理中,T1、T2、T4和T5处理的产量与CK处于同一水平(P>0.05),其中T1处理的食用向日葵产量最高,较CK高出1.14%。其余水分亏缺处理的产量均显著低于CK(P<0.05),降幅在2.43%-10.48%之间。在水分利用方面,水分亏缺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较CK分别增加6.25%-14.29%和15.44%-38.26%。(6)T1、T2、T4处理的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与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T1处理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较CK分别提高1.93%和0.61%,T4处理的粗蛋白含量较CK高出1.32%。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3、T6、T9)会显著降低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P<0.05)。(7)综合食用向日葵耗水量、灌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品质分析,T4处理在达到稳产的情况下,耗水量和灌水量较CK分别降低9.55%和16.37%,节约水量为53.65mm,WUE和IWUE较CK分别提高10.71%和18.80%,同时还改善了食用向日葵品质,所以可将苗期中度水分亏缺(T4)作为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8)利用Blank模型和Jensen模型拟合了食用向日葵不同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Jensen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Blank模型,可将Jensen模型作为适合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其中由Jensen模型拟合得到的水分敏感指数(i?)是现蕾期最大,为0.417,开花期次之,成熟期再次之,苗期最小,为0.163。
其他文献
农田土壤碳库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短期调控的碳库。绿肥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碳储备的有效措施。西北干旱绿洲灌区绿肥还田利用对土壤碳库影响研究缺乏系统性,限制了绿肥还田生态效益的科学评价。因此,明确玉米农田土壤碳平衡对绿肥还田利用的效应及其机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绿肥全量翻压、根茬翻压、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四种绿肥还田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输入特征、土壤呼吸
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已经试验和生产实践验证,但该措施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技术潜力仍缺乏理论依据。2019-2020年,设置2种耕作方式:免耕一膜两年用(NT)和传统耕作(CT),2个灌水水平:传统灌水(I_2,2400 m3·hm-2)和传统灌水减量20%(I_1,1920 m3·hm-2),3个施氮水平:施纯N 225 kg?hm–2(N
食者粮也,衣者棉也,衣食住行“衣”为先。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产品,中国作为最大的原棉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依旧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挖掘与开花时间相关的重要基因,解析棉花开花调控途径,结合分子育种手段,有利于培育适应各地区气候条件的早熟品种以保证棉花纤维品质及种植面积,同时可以利用时间差缓解粮棉争地矛盾获得粮棉双高产,还可以有效避开季节干旱等气候因素的不利影响,集中统一成熟期增加机械化
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氮肥投入大、氮素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展大田试验,设4.5万株/hm2(低)、6.0万株/hm2(中)、7.5万株/hm2(高)三种密度,单作和间作两种种植模式,270 kg/hm2(减量25%)、360 kg/hm2(传统)两种施氮梯度,探讨密度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揭示在减量施氮条件下密植结合间作提高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机理,以期为试区构建氮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常被用作牲畜的主要口粮,并且在自然环境的治理、预防水土流失等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干旱是限制苜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抗旱特性,扩大其栽培面积,仍是当前苜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基因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苜蓿的品种改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micro 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研究表明mi
合理施用磷肥是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但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磷素利用效率明显下降。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作为调控信号不仅可以提高作物植株叶面积指数,促进营养器官中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运转与再分配,还可以提高作物植株碳氮代谢酶活性,增强作物植株的碳氮代谢强度,促进氮磷钾的积累。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L)是对磷敏感的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作为级联最后一个组分,含有一个非常保守的T-X-Y基序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方式与多种底物相互作用并磷酸化,从而转导上游信号。激活的MPK磷酸化多种细胞质和核底物,研究MAPK的定位、活性状态、稳定性和转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遗传和生化方法已经发现MKKK/MKK/MPK信号模块在控制细胞分裂、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合成、响应非生物胁迫和病原体等方面具有交叉作用。马铃薯
果聚糖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的主要存在形式,不仅可以作为渗透调节物质通过维持渗透势来缓解逆境胁迫对小麦造成的损伤;同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也是小麦籽粒灌浆的重要碳源。然而,小麦茎秆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受微效多基因调控,遗传机制复杂。因此,为发掘小麦茎秆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本
当归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年需求量超过30,000 t,年在地面积约43,000 hm2。在生产上一般以第二年收获根用作药材,留存于地中的根第三年抽薹开花,用于收获种子。而甘肃省岷县等主产区二年生就出现约50%植株提前抽薹开花(即早薹开花),使得肉质根木质化不能入药。种植中早薹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而氮肥利用率却较低,导致氮素大量损失,进而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的负面效应。为同时实现增产和环保,从满足化肥供应数量转向提高质量,鼓励施肥转向控制施肥,加强节能和产品优化工作,本研究依托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春小麦大田试验,设9个处理:(1)CK;(2)U1:100%施氮量(110kg/hm2);(3)U2:75%施氮量(86.25kg/hm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