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引起MDSC增多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S100A8是一种炎症相关蛋白,参与了炎症的启动、放大以及维持。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炎性肠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血清中,S100A8均出现了升高,且S100A8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100A8既是一种胞内蛋白,又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分泌型S100A8通过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性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CD68等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增强炎症细胞的活化、吞噬,并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S100A8不仅在炎症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肿瘤研究领域的明星分子。研究显示,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病率的癌种中,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100A8。且S100A8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患者临床分期高、预后差,可知S100A8发挥了重要的促瘤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及免疫细胞中的髓系细胞是表达S100A8的主要细胞组分。一方面,S100A8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胞外S100A8与肿瘤细胞表面RAGE受体结合,趋化肿瘤细胞迁移;胞内S100A8促进肿瘤细胞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增强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另一方面,S100A8对免疫细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S100A8发挥类似于趋化因子样的作用,与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ive cell,MDSC)表面受体结合,激活下游NF-κB通路,趋化、招募MDSC至肿瘤组织及肿瘤转移部位,导致MDSC在肿瘤组织及肿瘤转移部位大量聚集,通过增加肿瘤微环境中MDSC数量进而抑制效应T细胞的杀瘤作用或通过促进肿瘤微环境血管生成等,促进肿瘤生长。研究发现,敲除肿瘤细胞中的S100A8,用裸鼠构建皮下种植瘤模型,即免疫缺陷的情况下,肿瘤生长显著减缓。但是用普通C57小鼠构建皮下种植瘤模型,即免疫完全的情况下,肿瘤生长速度无明显改变。以上结果提示我们S100A8作用于肿瘤细胞自身促进肿瘤生长,但在免疫完全的情况下,是否是通过作用于免疫细胞来调节肿瘤免疫,发挥抗瘤效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带着这样的科学问题,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研究,旨在探讨S100A8对免疫细胞的作用及肿瘤生长的影响。为达到探究S100A8对免疫细胞的作用及肿瘤生长影响的研究目的,我们首先选择了不表达S100A8的肿瘤细胞系(LLC、MC38),其次因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progenitor cells,HSPC)是分化为所有免疫细胞的前体细胞,我们在北京百奥赛图公司订购了采用CRISPR/CAS9结合cre-loxp技术构建的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该小鼠可存活、繁殖,且在各种表型上与野生型小鼠无差异,为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首先利用造血干祖细胞S100A8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构建荷瘤模型,探究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后对肿瘤生长及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其次探究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后对肿瘤免疫的影响;最后进一步探究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后对免疫细胞影响的原因机制;通过本研究,拓展了对S100A8在肿瘤免疫及对肿瘤生长作用的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1.探究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对肿瘤生长的影响1.1构建造血干祖细胞S100A8 KO小鼠、WT小鼠Lewis Lung cell(LLC)荷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测量肿瘤重量;1.2构建造血干祖细胞S100A8 KO小鼠、WT小鼠MC38荷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测量肿瘤重量;2.探究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对肿瘤生物学特性影响2.1探究肿瘤细胞增殖情况;2.2探究肿瘤细胞凋亡情况;2.3探究肿瘤血管生成情况;3.检测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对T细胞比例功能的影响3.1检测并分析肿瘤、脾脏、引流淋巴结中CD8+T细胞、CD4+T细胞比例;3.2检测并分析肿瘤、脾脏、引流淋巴结中CD8+T细胞、CD4+T细胞功能;4.检测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对MDSC比例功能的影响4.1检测并分析肿瘤、骨髓、脾脏中MDSC比例;4.2检测并分析肿瘤、脾脏中MDSC功能;5.论证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MDSC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是促进肿瘤生长的原因5.1检测小鼠淋巴细胞S100A8表达情况;5.2清除S100A8 KO小鼠、WT小鼠体内MDSC,并进行荷瘤,记录肿瘤生长曲线、测量肿瘤重量;6.探究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引起MDSC增多的机制6.1分析MDSC分化来源情况;6.2分析MDSC增殖情况;6.3分析MDSC成熟分化情况结果:1.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促进肿瘤生长1.1 LLC荷瘤模型中,KO小鼠较WT小鼠,肿瘤生长更快、体积更大、重量更重;1.2 MC38荷瘤模型中,KO小鼠较WT小鼠,肿瘤生长更快、体积更大、重量更重;2.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肿瘤生物学特性无改变2.1 KO小鼠较WT小鼠,肿瘤细胞增殖无改变;2.2 KO小鼠较WT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无改变;2.3 KO小鼠较WT小鼠,肿瘤血管生成无改变;3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免疫耐受3.1 KO小鼠较WT小鼠,仅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比例降低,脾脏及引流淋巴结中CD8+T细胞比例无改变;3.2 KO小鼠较WT小鼠,仅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功能受损,脾脏及引流淋巴结中CD8+T细胞功能无改变;3.3 KO小鼠较WT小鼠,肿瘤、脾脏、引流淋巴结中CD4+T细胞比例均无改变;3.4 KO小鼠较WT小鼠,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功能受损,脾脏及引流淋巴结中CD4+T细胞功能无改变;4.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MDSC增多,功能无改变4.1 KO小鼠较WT小鼠,在肿瘤、骨髓、脾脏中均存在MDSC比例、数量增多;4.2 KO小鼠较WT小鼠,MDSC功能无改变。5.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MDSC增多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是促进肿瘤生长的主要原因5.1小鼠淋巴细胞不表达S100A8;5.2清除MDSC后,KO小鼠、WT小鼠肿瘤生长体积、重量无差异;6.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细胞分化发生髓系偏移导致MDSC增多的机制6.1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造血干祖细胞向MDSC分化增多;6.2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MDSC增殖无改变;6.3造血干祖细胞S100A8缺失,荷瘤状态下,MDSC向下游成熟分化能力无改变;结论:1.HSPC中S100A8缺失,肿瘤生长加速;2.HSPC中S100A8缺失,MDSC增多,导致T细胞免疫耐受是促进肿瘤生长的原因;3.HSPC中S100A8缺失,HSPC分化过程发生髓向偏移是MDSC增多的机制。
其他文献
失血性休克是由战伤或创伤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其特征是失血和缺氧。失血性休克患者出现组织缺氧、毛细血管渗漏和微循环障碍的关键环节是血管通透性增高[1],是失血性休克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发病机制。多器官功能障碍是失血性休克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后果,是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有效治疗失血性休克致血管屏障功能障碍的措施,对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后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光调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是指在可见光及红外光谱范围内,通过非光热作用来调节细胞活性的一种生物调节方式。目前应用于PBM较多的光源主要有激光、宽频光源及包括LED在内的发光二极管。PBM可以显著减轻疼痛、炎症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整形外科及皮肤科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模式之一。近年有关PBM的生物学功效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关于PBM在创面愈合中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研
Leber先天性黑曚(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是最早发病的一类具有致盲性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ies,IRD),以1岁之前的严重视觉损伤和视网膜电流图波形熄灭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迄今为止,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已经报道了28个与LCA相关的已知致病基因,主要包括CRB1、RDH12、RI
第一部分NLR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背景:ESCC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治疗ESCC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术前新辅助治疗用于局部进展期患者肿瘤降期,从而提高手术R0切除率。然而由于疾病分期、年龄、机体免疫状态、肿瘤异质性等因素,不同患者对新辅助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研究背景:加速创面愈合是千百年来医学实践者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代谢性疾病和人口老年化的问题日益严重,难愈性创面已成为一个长期的医学难题,其发病率和伴随的医疗成本投入逐年增加。尽管对于如何促进难愈性创面的生修复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欠佳,因此,解决难愈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开发促进创面愈合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管损伤或血管生成不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等引
研究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慢性遗传性眼病,主要特征是感光细胞的变性。临床表现为夜盲、管状视野及中心视力下降,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积。盲一般指远视力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目前RP的治疗大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这些临床试验中,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客观安全的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的视功能变化。由于传统的一些检查方法可靠性低,一些新的评估手段因此得以
研究目的监狱服刑人员是个特殊的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版)2018年刑事罪犯人数为1,428,772人,2019年为1,659,550人,近年来数量居高不下。监狱服刑人员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抑郁和焦虑情绪问题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中普遍存在。这些心理问题既影响服刑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对监狱的监管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稳定。因此,关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研究其心理健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率高。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源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等。尽管传统化疗及靶向治疗的进展提高了AL的完全缓解率,但复发难治仍然是AL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高AL
背景: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电离和无标记的分析方法,具有解析分子间低频振动模式的独特优势,特别适用于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由于生物分子的尺寸明显低于THz波长所带来的尺度失匹配问题,导致检测分子的吸收截面较小,传统的THz光谱技术难以有效获取分子的光谱信息。目前常用的策略是利用THz超材料在其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或THz衰减全反射(Terahertz atte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大部分HCC患者就诊时病程达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化疗成为中晚期HCC的首选治疗方式。但临床上随着疗程的推进HCC患者极易产生化疗抵抗。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不敏感导致患者后期疗效不明显,甚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息息相关。因此探讨HCC对化疗不敏感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应的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