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人口流动对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移,经济发展形势向好,城市房价加速增长,市场预期提高,引起了强烈的投资需求,致使住房逐渐脱离居住属性,形成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升级。为了解决这类经济问题,我国先后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力求去库存、稳房价,引导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稳房价的前提是平衡房地产供给与需求,在供给方面,政府严控土地供给,加强房地产开发和预售等的监管;在需求方面,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以来,投机需求得到了很好遏制,住房刚需和住房改善逐渐成为了房地产的主要需求。因此,在当今劳动力大量流动和城市“抢人大战”的背景下,研究城市劳就业人口的住房需求对房价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房地产价格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和人口与房价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中国就业人口分布和城市房价的演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和总结。进而,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房价和就业人口数据,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这284个地级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对就业人口与城市相对房地产价格呈倒“U”形关系。结合图形特征与城市数据来看,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对就业人口对城市相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经济相邻城市的第三产业相对就业人口会抑制相对房价的增长;分区域来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对就业人口对相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最后,根据上述实证回归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载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土地。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快,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地矛盾”问题已经不可忽视;同时,受到财政压力和其他地方政府竞争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采取土地财政行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引致资源错配问题加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中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是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资源发展的重要时期,东北地区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环境污染问题
学位
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率水平事关经济增长质量。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以研发、信息、技术等服务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呈现集聚分布的特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印发的指导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各地的产业发展状况的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高速发展,过去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为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形式的环境规制政策以达到约束企业个体排污行为的目的。与此同时,环境规制政策所带来的市场中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变动也引得广泛关注,故讨论环境保护与充分就业之间“双重红利”的实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其
学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碳排放量也日益增加,为减缓碳排放对环境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中国先后提出了多个目标,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大型城市群的主要代表之一,其经济总量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6.88%、16.22%,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体地区。因此,探究长三角地区碳达峰时间对中国整体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外部性理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理论
学位
城市群经济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在参与区域竞争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城市群发展面临着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和发展差距过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级新区作为服务改革开放大局的综合性战略平台,能够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来影响城市群城市分工,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梳理有关城市群城市分工和国家级新区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群城市分工的演
学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高投入、低效能、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我国目前已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持续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创新需要资源的持续投入,而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生产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其配置的合理性与否对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经
学位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大城市为主的集中式和以小城镇为主的分散式两种,其争议主要在于城市规模体系的合理化。一个国家城市规模体系的合理化,能够改善要素资源的配置,综合利用规模经济效益优势,这就要求各等级规模城市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既要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与集聚效应,也要注重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收与容纳功能,从而实现大中小各等级城市之间的统筹发展。本研究以城市人口规模作为划分城市规模等级的替代指
学位
台风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几种自然灾害之一,其影响集中于夏季,每年都会给中国沿海地区造成数百亿甚至上千亿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沿海省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一半以上。并且由于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台风强度的提升,台风对中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所上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将“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台风对中国沿海地
学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已呈现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产业集聚会产生知识溢出、劳动共享等正外部性,对区域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借此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理论与文献,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剖析。高
学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结构中普遍使用的材料。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随着车辆载荷的激增和多变的自然环境,路面早期出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实际服役过程中,会出现材料损伤和结构破坏,进而影响着道路结构使用寿命。其主要原因是道路结构设计中难以全面分析荷载—冻融耦合作用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影响,从而无法对结构损伤做出精准评价。为此应当研究冻融损伤对材料寿命的影响情况及水泥稳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