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俞剑华诗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太仓俞剑华是南社重要的成员,也是南社有成就的诗人,他以诗歌书写时代体验,并表现出鲜明的宗唐倾向。这种宗唐倾向与江浙地区延续至民国的宗唐传统有关。在南社“唐宋诗之争”中,柳亚子诗学观念即是这一诗学传统的代表。受江浙地区宗唐传统影响,多数江浙籍南社成员更是坚定地站在了柳亚子“宗唐”的一方。本文的重点是研究俞剑华的诗歌,并由此深入到区域诗学传统对南社诗人的影响。绪论部分首先是关于此前研究的综述,其次陈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学者关于南社的论述始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一段时间的萧条,于八十年代进入研究正轨。此时的南社研究集中于对南社史实和对南社烈士、传奇人物作品的介绍。九十年代,南社的更多成员进入学者视野,但以其为主题的研究大多仅是对其人的介绍和对其作的补遗,普遍缺乏学理性,仅有个别文章涉及文学理论层面。进入新世纪,学者们在将目光投向更多南社个体成员的更多作品基础上,对南社中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成员集体也有所研究,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也渐渐兴起。同时,关于南社的一些基本问题也不断有新答案涌现,学者们的研究深度逐渐向思想层面开掘。对于南社俞剑华,学者在诸多南社研究成果中仅就其南社活动为重点的生平经历、以词和戏剧为重点的文学作品偶一提及,没有专门论述。尽管有学者从俞剑华江苏太仓籍贯角度关注到了其在南社活动中拥护柳亚子、支持宗唐派的表现,但仍对俞剑华诗歌中的“宗唐”成分及其与江浙地域诗学的关联缺乏关照。基于俞剑华诗歌研究现状,本文尽可能多地搜集整理了俞剑华的佚作,将为学者们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南社俞剑华诗歌,借其宗唐倾向与江浙地域诗学联系,探讨地域诗学影响下的地域集体与成员个人的关系,将为南社研究在作家作品方面的开拓与在地域诗学角度的深入做出绵薄的贡献。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俞剑华生平与文学。俞剑华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又经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参与太仓光复;第二次南洋归来后又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任教大学。在俞剑华五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中,南社在俞剑华生命中写下了重要的一笔。他多次参与南社雅集,密切联系南社成员;在南社内部分歧时,俞剑华亦为柳亚子充当“神机军师”,支持拥护柳亚子的办社理念与诗学主张。俞剑华文学创作数量颇丰,时间跨度较大,其作品除被《南社丛刻》集中收录外,还散见于《生活日报》《民国日报》等报刊杂志,写作这些作品的笔名也呈现出以文体分布的规律,当然,俞剑华使用的笔名重名率极高,需做认真仔细的辨别。现存俞剑华作品中,诗歌写作时间最长,数量之多、发表范围之广在其所创作的各文体中占据首位,诗歌中又以寄赠唱和南社成员之诗数量最多,闺怨恋情之作次之,在传统的诗歌题材中凝结着俞剑华独属于晚清民国的时代体验。第二章聚焦于俞剑华诗歌中的时代体验与传统表达。晚清、民国的历史转关赋予俞剑华沉重与新鲜交织的时代体验。诗中有事关民族危亡的忧患与悲哀,也有民主共和希望落空后的痛苦与愤懑。在时代的重压下,俞剑华也暂时产生过沉溺于佛国醉乡的逃避之心,但争取独立与解放仍是俞剑华重压下的坚持。晚清民国的相对开放,也为俞剑华带来了新鲜感,来自异国的事物人物、走出国门的所见所闻使俞剑华诗歌具备较此前更广阔的的题材范围。而对于送别留赠、咏史怀古等传统诗歌题材,历史转关时期的体验则使其向更深处开掘。其送别留赠常以异国送别为背景,在离情别绪中注入对归国友人的担忧与羁留海外不能参与救国事业的懊悔;其怀古咏史诗常有对天道的质疑与对历史的反思。当然,对于咏物等传统题材,俞剑华也常翻案出奇,写出新意。第三章从风度、意象两个方面论述俞剑华诗歌表现出的宗唐倾向。俞剑华诗歌似李白诗般豪放不拘、似杜甫诗般沉郁顿挫、似温庭筠、刘禹锡诗般清新工丽,有唐人之风度;诗中的意象似李商隐诗般神异奇幻、似李贺诗般夸张变形,是唐人之意象。俞剑华和南社其他主流成员诗歌中表现出的宗唐倾向与江浙地域诗学有关,这也正是论文在第四章中探讨的内容。本文第四章讨论俞剑华等南社成员与江浙诗学宗唐传统。首先对晚清以降江浙诗歌宗唐风气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梳理,突出其发展至民国一脉相承的延续性。接着,将江浙地区诗学与俞剑华等南社成员相联系,俞剑华等成员的诗歌表现出对江浙宗唐传统的接续,而作为宗唐、宗宋分歧外化的南社“唐宋诗之争”更是有地域诗学文化参与其中。受江浙宗唐传统影响,柳亚子极端排斥北宋江西诗派诗和当世以郑孝胥、陈三立为代表的同光体诗,却对唐诗有广泛的认同,甚至以整顿诗坛的使命自许。而论争中,大多数江浙籍南社成员支持柳亚子,大多数湖湘籍、广东籍反对柳亚子,更反映出建立在地域诗学基础上的成员集体倾向。本章最后对唐宋诗之争中的地域集体与成员个人的关系试作评论,众多同籍贯成员个体的相似倾向构成了地域集体的倾向,但地域集体的倾向不足以涵盖每一个成员个体的倾向,将地域上所有成员的观点简单粗暴地归拢到主流意见下,是对社团民主的破坏,更是对事实的不尊重。结语对全篇内容做出总结。时代体验与文学传统、个体成员与地域集体,四个因素共同交织在俞剑华诗歌。时代体验在传统诗歌中的表现、个体成员与地域集体的关系,借俞剑华诗歌得以管窥。
其他文献
学界研究陶渊明诗歌的接受史,多着眼于结合诗评、诗话等诗歌理论,探究历代诗人的学陶、仿陶、拟陶、和陶之作。其实历代选者对陶诗的选录过程,也是陶诗接受中的重要一部分,他们通过对陶诗进行选录或注评彰显自己的诗学思想与时代审美取向。本文对明前(从南朝北朝至元代)有关陶渊明诗歌的选录现象进行线性梳理,意在揭示不同时段、不同选者在选录陶诗上对陶诗语言风貌、创作技巧、审美取向等的独特认知,以及揭示不同阶段选录的
学位
本论文以李颀诗歌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明代接受视域下进行整体观照。在明代复古思潮的盛行下,明人大量刊刻李颀诗集,使得明代出现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版本,且经由明代各版本的不断完善,成就了康熙四十四年《全唐诗》本的《李颀诗集》。明代唐诗总集还对李颀诗歌进行了不遗余力地收录和考订,这都有助于其诗的传播和研究。明代唐诗选本对李颀诗进行选录和点评,从整体看,李颀雄浑高古、典雅宏赡之作颇受明代选家的青睐,其五古
学位
在我国,监狱是对罪犯进行刑罚执行的重要场所。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着对在监狱关押罪犯在服刑过程中的行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等一系列任务。在教育与劳动相搭配、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基础上,致力于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近年来,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步伐不断加速,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对于监狱警察的执法标准也不断提升。加之社会违法犯罪活动呈多样化趋势,关押罪犯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大幅提高,监狱负面舆情接连爆发。
学位
高校辅导员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基础力量,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关键期的重要引路人,已成为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更好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各类高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云南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当前,大批“00”后大学生进入校园,作为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群体,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现很多以前没有过的新特点,导致目前大学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我国国有企业不断进行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经历了前期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承包经营权、股份制改造等多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资产证券化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目标。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方式是公司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通过资产上市,可以分散股权结构,扩大国有资产影响力。而国有企业并购上市公司,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学位
陈淳是明代一位重要的题画诗作者,其题画诗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与诗画融合性质。陈淳的生平与交游影响着他的个性生成,作为隐士、画家、醉翁三重身份下的性情、志趣,形成了陈淳独特的创作个性。他具有摒弃名利、寄兴山林的隐居志趣,关注身边景物的观物视角,人生如寄、关注当下的思想态度,独具个性的山水、花卉绘画样式与观念,呈现为洒脱幽闲的隐士风度、人生如寄的醉翁情性、游戏水墨的画家逸气。陈淳的花卉画诗是其题画诗中
学位
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领域,文学期刊是传播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媒介。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民族文学》是观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窗口,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1981—2000年的《民族文学》(汉文版)为研究对象,梳理近二十年间期刊刊登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写作的整体视野来深入分析《民族文学》与当代文学史之间的对话关系,发掘《民族文学》不
学位
电子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从定义上看,电子会计档案是在经济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凭证性是其基本属性,凭证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特征,理应得到信任。但由于电子会计档案产生于计算机环境之中,具有系统依赖性、信息易变性、可操作性等不同于传统纸质会计档案的特点,并且在电子会计档案的生成、运转、归档等过程中,由于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系统故障和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管理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
学位
“公众考古”的概念虽然来自欧美,但在我国早有实践,近年来我国在公众考古道路上不断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阶段,国内各种形式的公众考古活动方兴未艾,针对儿童展开的公众考古很多尤其丰富。“南南考古学院”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南南”这一卡通人物形象为主角,组织的全国首家向儿童普及考古知识的教育实践项目。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活动,既能满足孩子们探索的好奇心和愿望,又能提高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能力
学位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不仅仅只是政府单方面的任务,更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于2016年11月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全力支持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中。2017年12月出台的《关于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非政府组织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