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三种标记方法的比较目的:探讨SPIO、CM-DiI及EGFP体外标记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研究MSCs在动物体内分布选择最合适的标记方法。方法: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骨髓MSCs,通过成骨、成脂肪诱导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培养的细胞。第3代MSCs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PIO、CM-DiI及EGFP标记,探索体外合适标记条件;台盼蓝染色观察标记对细胞活力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标记方法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分析三种标记方法标记后不同时点的标记率。结果:通过对培养细胞的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和细胞表面分子鉴定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第3代MSCs经SPIO标记、普鲁士蓝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质内分布不规则的蓝色颗粒,阳性率100%,随着标记浓度的增大,胞质内蓝染颗粒增多;MTT法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浓度为50ug/ml的SPIO对细胞增殖有影响(p<0.05);浓度为25ug/ml的SPIO对MSCs增殖无影响(p<0.05),标记后第1代细胞标记率为100%,传代后P1、P2标记率分别为52%、25%。不同浓度(2umol/ml、5umol/ml、8umol/ml、10umol/ml)的CM-DiI体外标记的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红到橙黄色。10umol/ml CM-DiI标记对MSCs活力、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无影响,流式细胞检测首次标记效率98.0%,传代培养后P1、P2标记效率为分别为52.9%、14.2%。携带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s96h后,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呈绿色,流式细胞检测MSCs表达绿色荧光率为83.9%,体外传代培养后,EGFP标记P1及P2阳性细胞率为84.1%、84.6%,荧光强度保持稳定,MTT检测对细胞生长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利用SPIO、荧光染料CM-DiI及携带EGFP基因的慢病毒在体外均可标记西藏小型猪MSCs;三种标记方法相比较,SPIO、CM-DiI标记MSCs效率高,但随传代培养标记率明显下降,可能适合短期(两周内)标记;携带EGFP慢病毒标记率低,随标记时间延长相对稳定,可能适宜MSCs长期标记。第二部分经西藏小型猪移植肾动脉输注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肾内分布的实验研究目的:经西藏小型猪移植肾动脉输注SPIO及CM-DiI标记的MSCs,观察这两种标记方法应用于体内示踪MSCs的可行性,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MSCs在移植肾脏内的早期分布。方法:建立西藏小型猪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经移植肾动脉输注自体MSCs,根据标记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未输注MSCs(n=2);B组输注SPIO标记的MSCs(n=2,4×10~6/kg);C组输注CM-DiI标记的MSCs(n=2,1×10~6/kg)。受体猪死亡后取肾组织制备石蜡及冰冻切片,普鲁士蓝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MSCs在移植肾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建立西藏小型猪肾移植模型6例,并成功经移植肾动脉输注自体MSCs。移植24小时后切除移植肾,1例移植肾病理见肾小球、肾间质内广泛出血,提示排斥反应;SPIO标记组石蜡切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到肾小球及肾间质不规则的蓝色颗粒,肾小管内未见。计数发现蓝色颗粒在肾小球内个数(2.0±1.7)明显多于肾间质个数(1.2±1.1),p<0.05;CM-DiI标记组肾皮质和髓质部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散在分布的红色荧光团,皮质区个数为3.2±2.4,髓质区个数为2.0±1.6,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PIO和CM-DiI标记可以用来观察经移植肾动脉输注MSCs在肾脏内的早期分布;输注的MSCs主要分布在肾皮质部肾小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