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仔戏”课程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美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越来越普及,其带来的益处也日渐明显。将当地美术资源与课程有效结合逐渐发展为教育趋势,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文化,使之转变为具有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是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海南公仔戏是海南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不朽的民间艺术瑰宝,它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为一体,具有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但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的视觉冲击,遮掩了海南公仔戏的光芒。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崛起与号召,需要学校教育的传承。本文主要探究了将海南公仔戏融入初中美术课程的缘起、前期调查、实施、总结、反思与感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创意与集体合作能力,增进学生的艺术自信与文化自信心。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海南公仔戏进入初中美术课堂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论述,从海南公仔戏意义与价值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其融入初中美术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海南公仔戏的认知情况以及兴趣与能力,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课程设计;第三部分,详细阐述海南公仔戏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从前期准备、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等步骤落实校本课程;第四部分对海南公仔戏作为美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与反思、发展与展望进行分析阐述。《海南公仔戏》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主要围绕文化传承、审美意识与创作能力等方面。学生在“欣赏·评述”课程中了解相关知识,梳理认知结构;在“造型·表现”中习得公仔装饰的形式原理并进行造型活动;在“设计·应用”中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在“综合·探索”中认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创新点:1.在选题探究上:本文提出了将海南公仔戏融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这一新的研究主题,通过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结合传统文化与初中美术课程现状,提炼其艺术特性,分析其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可行性。2.在教学方法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在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中深化知识,习得思维转换与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以海南公仔戏为教学主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收集、整理资料;在公仔制作中主动地吸收、开拓知识;在课外表演活动中间接地陶冶、升华情感。3.在资源转换与教学过程上:制作过程中利用椰壳、贝壳与生活材料等资源简化海南公仔造型复杂度。课程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团队实践为主,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充分发挥班级凝聚力与学生资源转换能力。4.在学生成果展示上:制作展板与作品展示台,通过“校园文化周”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与传播并开设大众投票活动获取在校师生的客观评价。在肯定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同时扩大了海南公仔戏的文化影响,为海南公仔戏进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有效性成功提供了初步研究探索。
其他文献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材料选自由符震和苏海鸥编写的文学作品——《黎族民间故事集》(以下简称《故事》)。该书共有六十九个故事,有对自然环境、社会现象、人类历史、山川风物等的幻想和想象;有暴露讽刺统治阶级的贪婪恶毒和荒淫无耻;有叙述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等。这些故事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但由于缺少宣传,鲜为大众所知。因此,本文从黎族民间故事入手,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带领更多读者了解黎族文化特色,感悟其中的人文气息
学位
本报告所译原稿为《古埃及人的风俗习惯》一书。此书共分为三卷,译者截取第二卷第七章进行翻译,共计两万余字。历史性文本旨在展示历史遗迹的原始风格和特征。在分析了文本的语言特点后,笔者认为其中的语言描述普遍较为平实,在翻译过程中更应忠实于原文。原作者多着墨于文物描写、风俗描写以及关于古埃及人生活特征描写,这便要求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将其中的各类因素梳理整合来切实贴合读者理解。因此则需在文本特征方面寻求形式对
学位
本实践报告基于对《教会女士的秘密生活》中第三、四、五章内容的翻译实践撰写而成。该文本类型为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构造了四代南方非裔黑人女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了她们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故事。选题文本中不同身份人物间的对话是其魅力所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黑人作品中常出现的明喻、反复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贴切自然地还原人物话语的口吻和语言特征再现于译文之中,还有对修
学位
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官方网站,主题为常见的热点话题——政治与经济。翻译材料为电视采访,受众是美国各界民众。在这些材料中,知名主持人奥唐奈就美国当下民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犀利提问,受访者拜登就这些问题悉数作出解答,语言表达叙事极具特色。译者希望借助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学习借鉴一些张力表达和叙事技巧,进一步探究访谈类文本的翻译,为其他同类型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一
学位
本次英汉翻译材料选自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印第安文学作品《守夜人》。该作品讲述了她的印第安祖先在20世纪50年代初反对国会法案的故事,该法案通过终止为印第安人提供所有联邦服务,让印第安人从他们的土地上迁出去等手段,将印第安人从印第安身份中“解放”出来。由于语言、文化和交际因素的影响,英汉翻译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报告运用胡庚申教授在《生态翻译学——建构与阐释》中提出的“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学位
本文以倡导文旅融合以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为背景,从插画、旅游景区品牌、视觉美学三大方面展开理论性研究,通过溯源插画艺术发展历程以及挖掘其理论内涵,深入剖析海南地域文化底蕴,进而分析出插画在海南旅游景区中文化性、艺术性、品牌性在视觉美学角度的研究意义。全文按逻辑关系展开以下论述: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点五大理论部分展开系统性探究
学位
2021年7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教育现代化规划》,文中反复重点强调突出海南教育特色,厚植学生特色印记的教育目标。并且提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红色人文、绿色生态、蓝色海洋三方面入手构建完整体系,挖掘掩藏在“红、绿、蓝”背后的海南特色文化,这为海南美育工作的展开,以及开发相关美术课程进入校园指明了新方向。在18世纪初,许多海南人利用海南地理位置的优势,选择前往南洋谋生,在发家致富
学位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美国当代小说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小说《镍币男孩》。该小说讲述了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时代背景下,黑人男孩埃尔伍德的在尼克尔学校的生活经历。原文本中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俗语,具有黑人特色的表达方式,以及隐晦暗示性词语。译者需要结合语境以及故事发展情节,进行语境式翻译。译者从语境理论出发,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三个方面来建构翻译实践与分析框架。对于文化语境
学位
现当代混合媒介艺术是以媒介材料为语言主体的艺术。混合媒介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传统造型艺术中媒介材料作为物质载体的辅助角色,开始不断谋求媒介材料的主体身份实现。伴随着各种新媒介、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新的艺术观、语言观和创作方法论开始不断呈现,媒介材料开始从“依附”走向“独立”,由“透明”还原为主体,并通过重构其功能身份、语言形态和物性特征来实现其艺术语言的“出位之思”。“出位之思”是现当代混合媒介艺术
学位
黏土艺术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它虽是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却与中国传统泥塑可谓是一脉相承,待干后上色再涂抹上亮光油可达到陶瓷的既视感。使学生在做中学,发展多元智能,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捏塑黏土的技法以及工具的使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文主要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工艺、雕塑模块进行黏土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