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起源与科幻文学——中国科幻小说考古(1978-1983)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重大转轨刚刚于中国出现的新时期之初,席卷全国的“科幻热”,构成了如流星一般短暂而璀璨的文学事件。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为起点,在中国公开发表的科幻作品以年为单位呈爆发式增长;可是不用多久,一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又让中国科幻在此后几十年里一蹶不振,直到新世纪的来临。科幻文学在新时期曾有过的繁盛局面,由于存在的时间过于短暂以至长期被人遗忘,至今仍是文学史中缺失的一页。它在这特定历史时空中展现出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也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然而,随着“重返八十年代”工作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新时期之初的作品被重新发现,而科幻小说在彼时面临的极为罕见的大起大落,也就自然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这种兴趣并不着意于“纯文学”视域下的价值重估,而是基于如下事实:新时期科幻小说并不能只在科幻文类的谱系中理解,而应被视为某种带有不可重复性的“文学事件”,该事件仅仅在新时期之初的特殊历史语境下才得以发生。因而,通过挖掘出尘封于历史岩层之下的新时期科幻小说,我们能探寻到作为一项政治规划、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新时期”的某种源头性特征。这种源头性特征正需要借助新时期科幻小说在文本功能上的复合性体现出来:作为后毛泽东时代最早出现的通俗读物之一,新时期科幻小说的畅销承载着市民大众对未来的畅想和期待;作为改革时代的科学普及宣传品,这些科幻小说也在普及科学知识之余,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改革政治的新意识形态,塑造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而作为知识分子的“另类写作”,此时的科幻小说不仅寄托着他们对青年一代的期望,更显现出新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欲望和焦虑,它们以幻想的形式传递到下一代的脑海中,并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历史的行程。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孕育着多种不同文类的“文学胚胎”,新时期科幻小说就像一块多棱镜,折射出时代的不同侧面。通过它所映现的历史折光,我们能够从中辨认出一系列观念结构——“实践检验真理”的观念;“技术中立”的观念;“劳动乌托邦”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作为某种认识装置,一经诞生,它们的源头即被遗忘,检视这些观念的起源过程,我们遂能够对“历史何以构成今天”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一章主要研究新时期科幻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面。通过分析新时期科幻中流行的“新旧冲突”结构,探寻文本形式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从中揭示出新时期起源时刻科学话语的“嬗变与危机”。与革命年代的科学话语不同,在新时期的语境下,“科学”的内涵从“正确的政治信念”转变成“现代化的文化知识”,科学话语被赋予了一种现代性的时间观念,一种用“事实”冲击“理念”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伴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对“科学”的颠覆性阐释,整个新时期以来大众关于科学的概念常识一直处于不断的危机当中,并且不期然地导致了神秘主义思潮的泛滥。第二章主要探讨新时期科幻小说作为官方宣传品所承担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十七年科幻相比,新时期科幻小说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质,就是“技术中立”思想在文本中的明确出场。这一套经过领导人明确提出后在社会上流行的观念,将技术看作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好人能用它做好事,坏人能用它做坏事。在这里,科学技术以它的普遍有用性超越了政治,成为一种沟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普世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中立”主张的提出构成了改革的起点。它不仅和引进西方技术的需要直接相关,也为新时期知识领域的分化和去政治化提供了合法性。而这种思想中所隐含的“科技向善”理念,正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服务于与新技术的引入一同启动的社会关系的调整。第三章则在与主流文学相参照的视域下,发掘新时期语境下科幻小说独特的问题视野——一种“向前看”的自觉意识。从这种独特的视野出发,不同主体的科幻写作呈现出向前看的几种不同“看法”,并由此延伸出异彩纷呈的“未来书写”的多元姿态。在这充满张力的话语场中,本章重点分析了主流科幻作家的代表作品,并将其视为“知识分子的另类写作”。通过这些主流科幻作家的独特写作姿态,发现知识分子无意间流露出的欲望和焦虑。与之相参照,本章还分析了另外两位“非主流”作家的代表作品,在这种未来叙述的多元格局中,新时期科幻对我们今天的潜在影响也将从历史深处浮现出来。
其他文献
闺秀文学的繁荣是明清文学史上的奇异景观,明代“良媛以笔札垂世者多矣”,而闺秀文学的发展又以地域性和家族性为显著特征。叶小纨作为分湖叶氏女性作家群体的代表成员,以其独特出众的文学作品、细腻敏感的文学气质和黯淡幽远的文学风格成为明清女性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章。本论文以叶小纨的闺秀生活与文学作品为研究中心,以叶氏家族成员的文献记录及地方志和其他的文人作品资料为辅证,对叶小纨其人进行研究。并对其文学作品中
学位
从2016年开始,传统旅游统计所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学术界对国内旅游统计不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其中,国内旅游人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最让学者质疑的内容。学术界及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国内披露的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数据存在较大水分;如,国内旅游人数与常识相悖,“纵向不可加、横向不可比”的现象较为突出。理论上,获取旅游人次数据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基于旅游者出行,二是基于旅游目的地接待;但由于游客游览、住宿
学位
赵树理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自1943年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发表之后便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以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作为权威研究的起点,对其研究已历经七十余年。期间赵树理研究的角度与层次不断深化,尤其到改革开放之后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研究范式,开启了新的学术性探讨。在开放包容的文化语境中,赵树理研究者实现了从单一的“社会历史批评”到“审美批评”、“比较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多元研究
学位
关于长安地区与唐代文学的区域研究、定点交叉研究甚夥,但其基本理路多是按照地理区域或者某个文化类型划分出几个交叉研究对象,探究其历史沿革、地理特点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的材料是文人诗文与方志、历史等传统文献。如果将长安城与其南郊视为唐人日常生活的整体区域,以动态流动的眼光考察唐人在这个区域内的文学活动,扩大材料的范围,如出土墓志等石刻材料、现地的实际山川、考古发现等,可以深化对唐人长安现实生活的认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新时代教育形式的新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行列的先锋队,信息技术教师是最先接触到智能技术的,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是推进智慧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抓住教育信息化改革带来的新机遇,显得尤为重要。胜任力在各行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个体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学位
21世纪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又使人深陷不良信息的“泥潭”。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并存。只有学会正确的检索、分析和判断,以审辩的视角来看信息,才不会被信息时代所淘汰。审辩式思维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的必备素养之一。当前,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之要务。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思维等问
学位
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网络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现实技术必然会引起旅游业新一轮的创新性变革,虚拟旅游的巨大潜力会随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发挥出来,旅游者的体验将会从真实的物理空间进入到仿真的虚拟空间。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虚拟旅游成为了行业热点。然而,虚拟旅游产品存在着硬件(如VR设备等)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单一、同质化、使用体验不佳、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不强。而
学位
“双减”政策的落地,转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思想,各所学校也逐渐对音、体、美等非文化类学科引起了重视,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而在农村中学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农村中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当关注学生的发展,思考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有效策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本文将以“‘双减’视角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为主题,对青少年体
期刊
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期)公布后,我国红色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不断攀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已有研究显示,红色旅游虽呈现“井喷”状态,但其发展存在客源群体同质性强、周年节庆影响大、常态化出游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会直接影响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社会经济文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从学理上,明晰红色旅游在个体层面的认知与接纳机制。该问题的厘清对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
学位
文化磨合视域下的文学研究,着力于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入手,以整体性的眼光来综合评述文学现象,在承认多元并存文化格局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考量。晚清民初以降,古今中外各类文化于“大现代”场域内共存互通已成为常态,此中衍生出的“文化磨合思潮”对文化创造和文学创作发挥着显著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各类文化主体的交流中也不时有矛盾冲突的发生,若不能以文化磨合的方法来应对这些矛盾冲突,就难免陷入二元对立思潮的桎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