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基于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为此,节能减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也变成了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拟对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进行评价研究。而且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为国家制定“十二五”时期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界定了节能减排政策的公共政策属性。根据公共政策评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确定了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式,并把政策目标、政策影响和政策收益三个维度结合起来,构建了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节能减排政策费用-效益的分析框架。以山东省为具体的评价案例,对“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总体评价以及分别从政策目标、政策影响和政策收益三方面进行了纵向分析评价。通过评价发现,节能减排政策的总体绩效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政策目标来看,节能减排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十一五”末期除了固体废弃物指标不能实现预定目标外,其余的指标均能实现预定目标;从政策影响来看,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使能源产出效率和单位污染物排放的产出效率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从政策收益来看,节能减排政策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且政策收益绩效指数除2008年有所下滑外,其余年份的政策收益都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最后针对山东省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提出了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