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技能互补对我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平稳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然而,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尤其是高技能型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愈发凸显。尽管目前学术界关于收入差距、工资差距的研究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城乡差异、地区差异、行业差异、性别差异等方面,而关于引起工资差距的原因也更多归结于国际贸易、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等方面,而从“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设出发研究技能工资差距的文献还很少。因此,本文针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从“资本-技能互补”假设角度出发,引入二级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假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建立技能工资差距方程,研究“资本-技能互补”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并为我国如何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分配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对过往关于“资本-技能互补”假设的研究进行梳理。所谓“资本-技能互补”假设,指相对于低技能型劳动,物质资本与高技能型劳动的互补性更强,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 Griliches(1969)最先提出。自从 Griliches提出该假设后,很多学者通过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的组合等方法验证了“资本-技能互补”的存在性。他们发现“资本-技能互补”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和市场化,也开始出现了技能溢价的现象。尔后,Krusell(2000)、Yasar et al(2008)、Brock(2005)、Ben-Gad(2008)分别从技能溢价、财政竞争、移民盈余等角度拓展了“资本-技能互补”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关于技能溢价的研究更多是从外生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出发,但技术进步不应该仅仅视作一种外生力量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而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及工人寻求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从内生的角度出发,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而回答中国是否存在“资本-技能互补”现象,资本-技能互补性的技能溢价的关系等问题。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可能为我国研究工资差距问题增添新的想法。  关于理论分析,本文利用Sato提出的二级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建立一个包含物质资本K,高技能型劳动力H,低技能型劳动力L三种生产要素的模型,通过假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分别计算出高技能型劳动力和低技能型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就可以得到“资本-技能互补”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方程。理论分析的结果认为,物质资本的积累会扩大技能工资差距,而增加高技能型劳动力可以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从技术层面来说,当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高技能型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时,技能工资差距将会增加。  对我国技能结构现状分析中,我们发现:一、从总体来看,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增加及高校扩招政策,我国高技能型劳动力供给在不断增加;二、从地区角度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对高技能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当前我国的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三、从行业角度来看,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业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最高,接受过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超过60%。四、从职业角度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具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最高,超过50%。  由于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中缺乏通过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划分的工资数据,因此本文引入了3个变量衡量技能工资差距,包括科学技术业与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之比(Lan Liu,2009)、制造业与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之比(宋冬林等,2010)、科学技术业与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之比(陆雪琴等,2013)。通过使用1978-2015年的数据分析可知,技能溢价的变化可能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如科学技术业与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之比,在1992年以前,一直保持在1.5左右,但自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快速增长,从1982年最低1.30上升至2008年时3.62,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技能工资差距又逐渐下降。  在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利用200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资本-技能互补”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一、当前我国确实存在“资本-技能互补”现象;二、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扩大了我国的技能工资差距,原因是目前我国的低技能型劳动力的占比还很大,物质资本的积累增加带来的扩大作用强于通过增加高技能型劳动带来的缩小作用;三、当我们把总体样本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两个子样本时,发现沿海地区的技能工资差距现象对物质资本的积累具有滞后性,而内陆地区则具有时效性。四、我们从技能工资差距的现状分析中发现,技能工资差距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关。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引入“资本-技能互补”与“人均实际GDP”(用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互项,验证了技能工资差距对物质资本的积累的弹性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针对当前技能工资差距较大的现象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降低技能工资差距的重要措施。因此,我认为政府的政策方向应该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关于基础教育,应该把更多目光放在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保证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提高义务教育的毕业率,减少义务教育的辍学率。关于职业教育,国家要继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减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以及地方财政要增加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投入,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关于高等教育,我们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减少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及学科不平衡性。另外,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其优秀的教学模式。  其次,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部崛起”及“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吸引更多高技能型劳动力到中西部地区扎根。政府可以对中部及西部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针对企业可以提供税收减免、贷款利率优惠、研究经费补贴等,针对个人可以提供人才补贴、住房补贴、直接入户等,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以及更多高素质人才往中西部地区回流  再次,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贪污腐败和灰色收入是当前扰乱收入分配秩序、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尽快建立财产监测与公布制度,杜绝腐败,消除非法、灰色收入。在再分配领域,要加快完善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避免税收增速快于居民收入增速、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的现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性,解决当前社保基金缺口较大的难题。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M汽车电子生产企业汽车组合仪表产品装配车间存在的物流路线交叉、搬运距离过长、半成品存放时间长等诸多不合理问题,通过系统布局规划方法(SLP-System Layout Planning)对装配车间进行设施布局改进。在确定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相关性分析,绘制出位置相关图与面积相关图。根据实 际生产状况,给出3套可行布局方案,采用加权因素分析法确定最
该论文的目的是通过阐述入世后中国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上的承诺,分析中国的粮食进出口管理政策,即从入世前的绝对配额管理到入世后关税配额管理、再到若干年后放开配额的利弊得
该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腐败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自80年代以来,腐败一直是困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选择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种形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
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该文正是运用这一工具,主要从效率角度探讨了环境资源持续利用的最优配置机理.文章运用了动态
为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沈阳经济区的区域发展战略。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周围七个城市,形成了优势互补的
该论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国际咨询服务业的成功发展轨迹,借鉴各国政府管理与咨询行业协会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分析中国咨询服务业的现状、主要问题的基
政府管制与市场选择之间的均衡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同时存在的,政府在实行管制时必须衡量管制的收益和成本,成本超过收益即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初始状态、约束条件和变迁方式,在规范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该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