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储层弹塑性力学表征及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开发更深部油气资源成为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深部资源储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逐渐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重要接替领域。高温、高围压、高地应力差的深部储层赋存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行为具有塑性增强的力学特征,导致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尚不明确,压裂改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从深部储层塑性增强的特点入手,以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从深部储层弹塑性力学表征以及水力裂缝扩展机理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深部储层压裂改造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深部储层赋存环境特点开展了高温高压岩石压缩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围压单因素及双因素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变形、强度、破坏特征,明确了温度和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围压是岩石塑性增强的主控因素,温度是围压作用下的影响因素。在围压和温度共同升高的条件下岩石表现出强度增加和塑性增强的特征,但两者耦合条件会导致岩石产生热致微裂纹,相对于围压单独作用时强度发生劣化,塑性变形更加显著。针对深部储层高温高压耦合条件下岩石具有非线性塑性强化的弹塑性变形特征,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构造了采用一阶指数衰减函数形式的强化函数,建立了考虑非线性强化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随着埋深增加,温度和围压共同升高对塑性屈服和非线性强化具有显著影响,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深部储层岩石弹塑性力学特性的有效表征。其次,创新性地设计搭建了高温高压耦合环境下岩石断裂可视化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温度单因素以及温压双因素耦合条件下的岩石断裂实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监测裂尖断裂过程区的演化发育过程,根据岩石断裂过程中整体响应与裂尖局部位移场的关系,分析了温度和围压对深部储层岩石裂尖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常压条件下180℃以内页岩峰后软化阶段黏聚力-裂缝张开位移关系趋于线性,具有脆性断裂特征,裂尖局部塑性增强,无围压作用时的高温条件下裂尖仍为小范围屈服。高温高压耦合作用下,裂尖附近基质材料大范围塑性屈服导致裂尖发生钝化,峰后软化阶段黏聚力-裂缝张开位移关系呈上凸型非线性趋势。基于黏聚裂缝模型理论,通过引入指数系数控制峰后非线性程度,建立了非线性黏聚裂缝断裂本构模型。随着埋深增加,温度和围压共同升高导致峰后软化关系的非线性程度增加,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深部储层岩石非线性断裂行为的有效表征。然后,基于渗流-应力-损伤耦合原理建立了水力压裂扩展模型,将考虑非线性强化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和非线性断裂本构模型分别引入储层基质单元和裂缝扩展单元,形成了深部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深部储层水力裂缝扩展特性,以及沟通天然裂缝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与线弹性储层条件相比,深部储层弹塑性条件下水力裂缝周围出现明显塑性变形,阻碍了水力裂缝扩展,裂缝扩展压力增加,形成短而宽的裂缝,明确了塑性增强导致裂缝尖端发生钝化,应力集中效果减弱、裂缝扩展阻力增加是深部储层水力裂缝的扩展机理。高地应力差是限制深部储层裂缝改造体积和复杂程度的主控因素,降低地应力差可减弱塑性变形对水力裂缝扩展的阻碍,也可以促进天然裂缝开启,因此利用多簇裂缝间诱导应力来改变局部地应力差,是提高弹塑性水力裂缝规模和促进复杂裂缝形成的有利条件,为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提供设计思路。最后,建立了深部储层水平井分段多簇裂缝竞争扩展模型,考虑了段内多簇裂缝间应力干扰、射孔眼摩阻及井筒与裂缝间流体传递的动态分配,分析了压裂参数、射孔参数对段内多簇裂缝竞争扩展的影响规律,并从应力场改造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压裂方式及段间距离对多段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地减小簇间距或增加簇数有利于降低局部地应力差,减弱塑性变形对水力裂缝扩展的阻碍,但近间距不利于多簇均匀扩展。通过提高注入排量和粘度、减小射孔眼数量及采用非均匀射孔可以促进多簇均匀扩展。分段压裂过程中采用交替压裂方式的应力改造更加充分、波及范围大,可有效降低后续压裂段的局部地应力差,减弱塑性变形阻碍,通过合理地减小段间距离可有效地促进深部储层弹塑性水力裂缝扩展。基于弹塑性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分析,将工程、地质因素-塑性影响-裂缝扩展相关联,为深部储层分段多簇压裂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报纸
为了表征激光熔覆涂层的弹性模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表面波技术的无损表征方法。首先,建立了表面波在涂层-基体两层结构中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求解表面波的波动方程,得到了带涂层结构的表面波理论频散曲线。其次,通过激光超声设备在激光熔覆涂层不同区域采集表面波信号,并利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了表面波的实验频散曲线。为了求解表面波传播的逆问题,得到涂层的弹性模量,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通过最小化实验频散曲
期刊
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化石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和稳定等优势,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主体能源。管道因其便利性、高效性和经济性等优点,是构建长距离天然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载体。然而,随着管道建设长度和管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管道泄漏事件。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时,天然气向外喷射形成声波信号。由于管道服役环境的复杂性和实际工况的多变性,传感器采集到的天然气管道声波信号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其特征不易被提取,
学位
目的:本研究利用队列研究设计了解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状况,并从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状况等角度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细化的认知障碍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年和2017-2018年的四次追踪调查数
学位
页岩油气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须经水力压裂技术才能获得商业产能。不同于常规储层,页岩作为层状沉积岩石,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特征。常规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对页岩储层的开发。对于不同页岩储层地区,页岩的层理发育程度不同,裂缝的扩展规律差别较大。由大庆某区块页岩开发的试采井中发现,水平井体积压裂后水力裂缝无法形成预期效果,油井产量低、递减快。因此,需要深化认识非均质页岩储层的水力
学位
在含油气盆地浅层,由于其暗色泥岩埋藏较浅,烃源岩至今尚未成熟,不能为油气成藏提供油气来源。浅层要形成油气藏,其油气只能来自下伏“中转站”。“中转站”中油气通过中转断裂穿过区域性盖层运移至浅层,在中转断裂附近聚集成藏。由此不难看出,浅层中转断裂附近应是其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然而,浅层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并不是浅层中转断裂附近皆有油气分布,这主要受到其油气运聚有利部位的控制。因此,准确地确定出浅层油气运
学位
纳米复合镀层因其优异的耐磨性、高硬度、抗高温氧化性及耐蚀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复合电沉积法、复合化学沉积法等。由于复合电沉积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简便、镀层性能优异以及成本低等特点,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航空、航天等领域。磁场-喷射电沉积技术是一种基于复合电沉积法在金属基体沉积镀层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将磁场与喷射电沉积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沉积过程中液相传质能
学位
负载型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作为催化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具有接近100%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可调控的电子性质等特点,在多种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如何发展简单、便捷的合成策略实现反应物的精准、高效活化是制备高性能催化剂体系的关键。本论文通过多种合成策略对金属活性中心的配位环境进行调控,优化金属活性位点的电荷分布及电子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构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负
学位
注气和注水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常规技术,低粘度的气和水在裂缝中流动时存在严重的窜流现象。泡沫和乳状液分别可以有效解决气窜和水窜问题,同时伴随着裂缝、基质间的渗吸现象。表面活性剂在发泡、乳化及渗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油藏的高温高盐条件易使表面活性剂失活。基于以上问题及考虑,研究了适应特低渗透裂缝油藏开发的表面活性剂增效气驱和增效水驱方法,以便进一步改善气驱和水驱效果,从而较大幅度的提高特
学位
油田集输管道的结垢和腐蚀一直是困扰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油田生产多采用向流体中加入阻垢剂和缓蚀剂的方式解决结垢、腐蚀问题,但是加入流体中的助剂会被带走,导致高成本、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超疏水涂层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材料,近年来在自清洁、防垢、防腐及减阻等众多领域备受关注。然而,超疏水涂层的空气膜稳定性差、长效性差等问题限制其在防垢、防腐中的工程应用。超疏水涂层表面可减少垢的沉积,但对于异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