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书写视阈下的疯女形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疯女”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她们被视为病态并与正常的秩序隔离开来。而在艺术作品中,她们却被艺术家所巧妙地利用,来传达对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本文通过对中国男女两性作家文学叙事中的疯女人形象的梳理、比较,探讨在时代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之内,男女作家如何在疯女人身上释放心灵的焦灼,解决人生的困境,探讨性别身份差异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想象的规约和影响。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上对男女作家的经典文本进行解读,探查男性文本中潜隐的性别政治,剖析其对女性资源的挪用和女性自主意识的压抑,关注女性文本中所隐藏的女性的愤怒,反抗,疯狂,绝望。辨析女作家如何批判,抵制男性权威,建立自己的文学传统。本论文除了绪论,一共分三章。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对“疯子”及文学作品中的“疯女”概念作一界定。第二节是对中外文学叙事中的疯女形象的研究,以及本文的写作思路的简单介绍。论文的第一章男性视角下的疯女形象书写。分别梳理了中国现当代男性作家文本中出现的男疯子和疯女人形象。在男作家笔下,疯女人所负担的社会文化意义大大少于男疯子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性别不同的疯子身上所透射的性别意识形态。第二章女性视角下的疯女形象书写。本章以二十世纪不同时期重要女性作家的典型文本为线索,梳理了现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疯女形象,对其历史发展演变的轨迹、“疯狂”产生之缘由与消解的方式进行了论述。“疯女”形象在女性作家的文本中更多的是一种隐喻,借助“疯女”形象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揭示了女性被异化的属性特征,从整体上复现了女性生存的真实本相。第三部分男女作家笔下的疯女形象之差异。本章以蘩漪和曹七巧为主要例证,进一步对男女作家笔下的疯女形象进行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认知。同时也透露出男女作家在塑造疯女人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自我社会性别建构和认同的倾向。男女作家依据各自自身的性别对各种类型的疯女人作出了阐释,赋予她们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通过对这样一类特殊女性形象的书写,男女作家各自完成了对自我性别的建构和认同。
其他文献
先进制造系统以其先进性、集成性、敏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已成为当今企业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其网络的复杂性和设备的多样性,使得传统的监控系统已无法满足其监控要求。因此
以京包高速公路(六环路-德胜口段)工程跨越京密引水渠的一座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作为研究对象。由于京密引水渠内不允许架设临时支架,施工中必须突破传统施工方法,连续钢箱梁施
既有建筑中的空调系统作为耗能大户,对其进行节能研究与改造更是刻不容缓的。冷却塔供冷技术是一项在国外受到重视的节能改造技术,依据我国既有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我们提
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
1临床资料例1,男,7岁。因左臀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伴跛行1周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病程中伴有午后低热及盗汗。入院体检:体温37℃(住院后体温波动于36.6~37.5℃),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本文追溯了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归化与异化为原则,在梳理中国近百年来翻译研究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流变过程中,拟以归化和异化的发展历程为经,以不同时期有代表
目前,图像采集系统在工业生产、军事、医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流的图像采集系统由CCD摄像头、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然而这类系统往往暴露出结构复杂、成本高、体
根据Li和Thompson(1976)的语言类型学分类,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语属于话题突出的语言,其中话题-述题是汉语句式中的最基本典型结构;而英语属于主语突出的语言,在英
中国当前处于转型的巨变期,社会各层在总体稳定中变动不居。以沿海地区最为典型的体现出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向西、向北渗透。广告是消费的推动器,在当下,已经成为人
因为能够代替人在很多危险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机器人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工业应用。串联机器人能满足很多类型工作的要求并且在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因为并联机器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