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游戏·科学游戏·创造游戏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对科学充满激情、对生活富有情趣,且机智幽默。他是个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然有科学风采;让人感兴趣的是,他还拥有迷人的人文风采。
  费曼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最好玩的游戏。他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一个星期当中,你有多少时间做物理?”为什么无法作答?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在工作,什么时候是在玩乐。他的工作,就是他最喜欢的游戏。
  
  艺术游戏:充当芭蕾舞团乐师
  
  1943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费曼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这一年,他25岁。那里正在研究怎么制造原子弹,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曼哈顿计划”。人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又没什么消遣;业余时间连场电影都看不上,因为那里没有电影院。
  于是,费曼跑到一所学校,是个男校。他发现那里有很多鼓,印第安人的桑巴鼓,是学生们搜集来的。洛斯·阿拉莫斯在新墨西哥州,有许多印第安人村落。他就开始玩这些鼓。
  一天夜里,费曼走到远处的树林中,绕着一棵大树,边打鼓边起舞,眼睛望着皎洁的明月,想象着印第安人的灵感。
  费曼沉浸在印第安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却惊动了他的两位同事。他们认为这一定是印第安人在举行盛大的庆典,便决意悄悄前往窥视。他们怕被印第安“哨兵”发现,还特意趴到地上匍匐前进。爬到近处定睛观望。原来,只有一个“印第安人”围着大树施展法术。这两个人不敢打扰,便退缩回去。
  两个人各自回到自己家。两个家庭分别发生了一场争论。
  妻子说:“那肯定是費曼,他喜欢打鼓。”
  丈夫说:“不可能!费曼没有那个印第安人疯狂!”
  你看,这就是正在从事原子弹研制工作的费曼。他还有更离谱的恶作剧:他发挥自己的机巧,竟然把办公室里别人的保密柜打开!他要告诉大家,就在这个戒备森严的地方,也是“百密一疏”。
  1946年10月,费曼离开洛斯·阿拉莫斯,到纽约州康奈尔大学任数。1951年,费曼到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授,直到1988年去世。
  在加州理工学院,费曼认识了一位女编舞家,她很赏识费曼的鼓技。一天,她问费曼愿不愿意到旧金山去,为一个芭蕾舞团伴奏。原来,这位编舞家准备搬到旧金山,为当地的一所芭蕾舞学校编舞。她想编一出完全由打击乐伴奏的舞剧。
  对费曼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费曼愿意参加到这种新的经历中去,唯一的要求是,她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他是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得主。
  排练时,费曼努力配合她,敲出适合剧情的鼓点。费曼后来说,她是个一流的舞蹈家,看着她的舞姿,你简直可以感觉到她下一步要做什么。她的每个动作都很顺利、很平稳,而且是可以预期到的。费曼觉得,很容易按她的动作打出鼓点,舞蹈家对费曼的表现也非常满意。这出仅由打击乐伴奏的芭蕾舞剧,上演之后获得成功,观众很喜欢。
  这是费曼充当巴蕾舞团职业乐师的一次经历。芭蕾舞团认定他有资格作配乐伴奏,还付给他报酬,你看够“酷”吧!费曼把这看成自己一生中的大成就之一。
  
  科学游戏:揭秘航天飞机爆炸
  
  费曼在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完成了一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揭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秘密。
  “挑战者”号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在1986年1月28日,接近中午时分。这架航天飞机起飞后仅1分钟,便突然爆炸,七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还有一位女教师。
  事件发生后,费曼被提名参加调查事故原因的总统委员会。这时他的身体已病入膏肓。费曼因患癌症,腹部已做过两次手术,癌症已扩散到骨髓,使血液粘稠、凝结。费曼的心脏病也很严重。
  费曼和许多人商量,是否参加这个委员会。大家都劝他做这件事。格温内斯说得好:“如果你不参加,将有十二个人挤在一个组里,围在一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如果你参加这个委员会,那就会是十一个人的一个组围在一起从一处到另一处,此时第十二个人就会跑遍现场,去检查所有不寻常的东西。也许什么也没有,但如果有,你就会找到它。不会有另一个人能像你那样做。”
  格温内斯的幽默语言,对费曼是个很贴切的描述。她的确很了解费曼。费曼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他对格温内斯说,我要自杀6个月。费曼身患不治之症,但开朗性格未改。
  费曼被确认为委员会的成员,于2月5日(星期三)出席了第一次会议。2月4日,费曼访问了喷气推进实验室,以便为星期三的会议作准备。谁知第一次会议,只是个非正式的碰头会,所有的委员,只有费曼一个人开始为事件调查做实实在在的准备。
  2月10日,罗杰斯召集紧急会议。会上发生了意外的事情:一位负责助推火箭O形密封圈的工程师主动来到委员会汇报情况。这个麦克唐纳工程师,在挑战者号发射前一天晚上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议:如果气温低于12℃就不要发射。实际上,发射挑战者号时,气温仅-2℃。于是,悲剧发生了。费曼对这一信息十分敏感。他又将成为唯一的一个最主动研究问题的委员。
  费曼立即想到,首先要弄清寒冷对O形圈的橡胶有何影响。然而,当时他们住在华盛顿的宾馆中,哪来的低温实验条件啊?就是这一天,费曼独自一人吃晚饭,桌上杯中的冰水给他带来了灵感:“去找一块橡胶样品,就能做实验了!”
  11日大清早,费曼到五金店买了几种工具,其中有一把夹钳。
  开会时,桌上摆着一件样品:O形圈密封垫。当这个样品传到费曼手中时,他决定当众做实验。
  他把橡胶从模型上取下来,用夹钳夹住,使橡胶圈发生变形。本来,在室温下,松开夹钳,那橡胶圈会反弹,恢复到原来形状。费曼把橡胶浸入冰水中,这就接近了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气温。浸泡几秒钟后,当他松开夹钳时,橡胶圈丝毫没有反弹。这时费曼对大家说:“在零摄氏度,这种特殊材料就没有弹性了。我相信这对我们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当天晚上,费曼的实验在所有重要的电视网上播放了,第二天,又成为各大报纸的重头报道。这个简单而极具说服力的实验,迅速传遍了世界。
  从2月5日出席罗杰斯委员会的成立会议,到他在委员会上表演这个小实验揭穿航天飞机爆炸原因,前后不到一个星期。一时间,费曼成了公众人物,成了一位英雄。有文章说:“公众亲眼目睹了科学是怎么回事,伟大的科学家是怎样借助双手来思考的,以及当科学家向大自然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时,她是怎样地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费曼在这几天时间内的行为,正如格温内斯所预言的一样。他是一个自行其是的角色。而且,不要忘记,他是一个病人。人们为他担心,这件事对他来说,消耗太大了。可以说,冰水橡胶实验是费曼有生之年最后的一个实验;可以说,冰水橡胶实验是费曼一生之中最精彩的实验之一。仅仅再过大约两年,1988年2月15日,颇具特色的杰出物理学家费曼与世长辞,享年70岁。
  费曼是物理学教授,一个科学上的探险家;但他又是极其个性化的人。他是业余的打击乐手、业余的画家,更是个无时不在的逗趣者、幽默家。他从小就是这么个“复合型”的人。小时候他就拿不定,将来是做科学家,还是当个喜剧演员。最后,费曼成了著名的幽默科学家,成了科学家兼喜剧演员。其实,幽默大师与科学大师,在素养上是相通的:幽默就是将话锋突然掉转方向;科学革命就是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科学是一种智慧,幽默同样是一种智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大师都是幽默大师,他们是喜欢做思维游戏的人。
  费曼用饭店里的冰水做实验,揭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他像是在做游戏。我们听见他的这个故事,也觉得他是在做游戏。费曼是幸福的,因为他的职业生涯就是他的游戏。
  
  人类的创造游戏
  
  在美学的历史上,康德和席勒持自由论的游戏论。自由是游戏的最显著特征。游戏,是有“主观内在目的”的生命活动,因此是自由活动;劳动,是以谋求外物为目的的活动,因此,是不自由的活动。董虫草先生说:“对于具有谋生与游戏双重需要的正常人来说,兼具游戏性和劳动性的活动状态就是最理想的生存状态;艺术活动同样如此。”
  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把“自由活动”的游戏分成两类——“自然的游戏”和“审美的游戏”。自然的游戏,是感性生物的游戏;审美的游戏,是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人的游戏。审美活动是不带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席勒把审美自由活动称为审美的游戏。
  好奇、爱美、游戏,是人的天性。把这些天性结合起来,就出现了审美的游戏。审美的游戏是“创造性游戲”。“创造性游戏”有别于“自然的游戏”,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好奇、爱美、游戏、创造,是人类的宝贵天性。艺术的游戏、科学的游戏,都是审美的游戏。
  怎样看待科学家与艺术家之异同?我们需要区分科学的不同阶段,需要把“制定中的”科学与“现存的”科学区分开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把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相区别,他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逻辑可以告诉我们走这条路或那条路保证不遇到任何障碍,但是它不能告诉我们哪一条道路能引导我们到达目的地。为此,必须从远处了望目标,教导我们了望的本领是直觉。”彭加勒说的“远处”,也就是“距离”。科学在“制定的”阶段,科学家“从远处了望目标”。这与诗人“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何其相似!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深刻指出:“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他说:“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与艺术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
  爱因斯坦曾经把“制定中的科学”与“现存的和完成的科学”加以明确区分,他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所以,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那里,所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在“作出发现”的时刻,科学家丢掉的是成见,保留的是情感,获得的是清晰的“直觉”。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他们抛开实用观点,又与对象保持情感上的切身联系。实际上,科学家的游戏,在开始的时候,也是一种“审美的游戏”。从根本上说,艺术的游戏、科学的游戏,都是审美的游戏。这时,科学家是科学艺术家,是科学诗人。科学家的人生,可以是艺术化的人生、情趣化的人生、诗意的人生。
  贝弗里奇曾经问弗莱明爵士,你怎样看待科学研究?弗莱明说,我不是在做研究,而是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现了青霉素。弗莱明相信,作出最初的发现的,正是做游戏的人;而按部就班的科学家发展了这些发现。“理性铸成的成见是艺术的致命伤”。作出最初的发现的,都是不循规蹈矩的做游戏的人,他们“尊重”“理性铸成的成见”,但不被它所束缚。爱因斯坦在自传中批判了牛顿的概念之后,怀着尊敬和歉疚的心情写道:“牛顿啊,请原谅我。”这是爱因斯坦版的“吾爱吾师,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
  最后,还要补充几句:费曼究竟是何许人也?
  世纪之交,各国物理学家评选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十位物理学家”,费曼名列其中。他与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坐”在一起。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我年轻时心目中的英雄是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以及当代的科学巨匠,如费曼、盖尔曼、杨振宁和李政道。”朱棣文的科学英雄名单中,有费曼的名字。
  这就是那个一生做着游戏的幽默、快乐的费曼。有人说,费曼“在他的职业生涯和私生活中,好像是把这个世界当作一场非常好玩的游戏”。费曼享用的是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因为他的职业劳动,兼具游戏性和劳动性。弗莱明、爱因斯坦都是这样的人。
  费曼给我们的启示是,你须选择好自己的游戏。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2020年的夏天,各大电视节目仿佛成了女性的专场,比如:《婆婆妈妈》《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还有最近频频上热搜的选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邀请了30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已经出道的女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出现在“成团”的名单里,站上C位。看到她们,也让我们看到对于30多岁的女性,青春从来不缺位,也不让位,而是自信归位。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也应当成为一名乘风破浪的“
那是一组为芸芸众生已经长期仰视的思想偶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种姿势保持的太久,终究很累,何况还是仰视!终于一本轻松的格言集,给了我们一个平视偶像的姿势,这种平视其实更人性,也更贴近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马克思恩格斯人生格言》(陈力丹编,以下简称《格言》)一书试图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的丰富人生,而不仅仅是革命。    从神性的单调到人性的丰富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不关心又时刻关心的问题。说不关心,乃在于我们往往存有这样的偏见,认为这个过于玄乎的问题更适合留给所谓哲学家去做那些空洞的讨论;说时刻关心,乃在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即便在最为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或明或暗、或假或真、或多或少地考虑着我们的幸福(或许是一顿饭、或许是一场电影、或许是一份奖金),只不过我们不曾说出来,至少不曾说的这么明白——本文对于空洞的讨论并不感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从一个封建大帝国逐渐地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得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发生急剧的分解,国家主权开始被破坏,晚清政府全部腐朽性反动性在人民眼前暴露出来。从建筑的角度看,“从近代开始,在对外开埠的城市,在传统建筑文化整体弱势的形势下,具有了与西方交流的特征。这个分化分离的过程,强势外来建筑文化必然对这些地区和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产生冲击和破坏,从而使它们
一    我们不会忘记过去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我们今天走过的  每一段历程 都是  前人脚步的延伸  我们今天创造的  每一个奇迹 都浸染着  先辈的血汗  今天 当我们的孩子  在麦当劳餐厅  品尝着西方的快餐文化  当我们的双手  在因特网上 频频点击着  世界风云的变幻  我们没有忘记  共和国的拓荒者  在我们的血管里  注入的力量  我们没有忘记  共和国的科学家们  高举科学的旗
摘 要:学生的深度“学”是建立在教师的深度“教”,那么我们首先要对“圆柱的体积”这一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的学习目标,理清整个知识脉络,不仅横向联系知识,也得纵向打通知识点,从备“课时”到备“大单元”进行转变。聚焦关键问题,在深度学习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驱动探究任务,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  關键词:教材解读;圆柱的体积;问题设计;知识结构  要使学生深度学
原来道德话语和法律话语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别。道德话语一定要在有我之境时,才能收喻人之效,法律话语一定要在无我之境时,方能公平。    如何评价唐太宗的难题    去年初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连续剧《贞观长歌》,断断续续看了十几集,感觉那里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很像上世纪70年代电影里的正面典型人物。翻开唐代史官吴兢编撰的史书《贞观政要》,李世民还真的很“高大全”,百分之百的圣王气象,
“争自由唯一的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争自由的唯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凡不承认异己者的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  批评过后,胡适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慨,《新青年》没有了,新文化运动过去了,眼前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容忍的空气充满国中”。    张耀杰的《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摘 要:中国不仅有着大量的古典诗歌文学,而且有着悠久的诗歌教学源流,对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古诗词教学应加强诵读教育,努力熟悉古诗词,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时的语感。同时,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學的实效性,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了解古诗词的真谛,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古诗词学习向高效性、自主性、兴趣性不断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
科技政策是现代人类社会和国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科技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中,也应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国家政策的漫长发展史上,科技政策不仅是最年轻、发展最快,又是社会经济意义最重大的少数政策之一。大体上,科技政策萌发于近代欧美工业革命时期,形成于20世纪前期,大规模和系统化发展于20世纪后期。  科技政策历史不长,其中,科技政策以什么为“本位”(根本目的)的问题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