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郭沫若的七律《归国杂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亡命日本的十年里,郭沫若在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而卓越的成就,一跃为蜚声中外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的几年时间里,郭沫若专注于书斋生活,社会活动很少,他所踏足的学术领域,需要的是与世事尘嚣保持距离的心境。内心的平静、淡泊并不意味着郭沫若从现实生活中完全退隐,事实上他的意志并未消沉。在回国前夜,他预想到不久将投身于抗日洪流,遂于枕上吟成了下面这首七律: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骨子里是执着于现实的,郭沫若也是如此,他不会甘心于长期的书斋生活,即便没有“七七事变”,郭沫若的归国也是迟早之事。首联“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旗帜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投笔”即“投笔从戎”,“请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别妇抛雏”是指离别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子女。这两句是说,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又到了我投笔从戎的时候了,这次我决心割断与妻儿藕断丝连之情,奔赴抗战前线,为国效力。“又当”二字表明作者曾有过投笔从戎的经历,1915年,青年郭沫若就曾立誓“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1926年,诗人参加了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此时此刻,祖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民族情感的热血男儿,是时候放下笔杆,走出书斋,奔赴沙场,保家卫国了。此联读来不仅让人耸然动容,即将远离妻儿,投身抗战,生死未卜,前途难料,这一次的离别之后,相见不知在何时?一面是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一面是骨肉亲情难以割舍,面对二十年来患难与共的妻子和共同哺育成长的孩子,临别抉择带来的痛苦自是不难想象。但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在郭沫若心里,民族大义始终是占上风的。
  南昌起义失败后,郭沫若受到蒋介石政府的通缉,流亡日本,十年来过着寄人篱下、背井离乡的日子,这就是颔联中“去国十年余泪血”之所指。“登舟三宿见旌旗”指的是从神户坐船去上海需要三昼夜,而诗人一朝回国,眼见到处飘扬抗日的旌旗,从“余泪血”到“见旌旗”,情感从忧愤到昂扬,流转自然。诗人响应祖国的召唤,渴望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的心情之迫切,可见一斑。颈联“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中,诗人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爱国热忱喷薄而出。这是用血和泪赋成的诗,“哭吐精诚”不仅是为祖国人民的多灾多难痛心不已,同时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也让诗人倍感痛楚。如若不是战争,诗人大可携眷属归国,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诗人又不得不承受与妻儿离散的痛苦,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溢于言表,感人至深。同时这两句诗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所在,点明了题旨:为了救国抗日,诗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及一切,只要自己的尸骨能埋在神州大地上,便视为莫大的欣慰和荣耀。
  “蹈厉”形容舞时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尾联“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表达了诗人的热切期盼,他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振奋精神,一致对外。在青年时期,郭沫若写过七律《哀的美顿书已西》,要给当时的袁世凯政府“当头一棒”,希望人们不要对日本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如今,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诗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在当年中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和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郭沫若答谢后深情地说:“此次别妇抛儿专程返国,系下绝大决心,盖国势危殆至此,舍全民族一致精诚团结、对敌抗战外,实无他道。沫若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谨以近作七律一首聊表寸衷。”这几句话是此诗的最好注解,从个人的情感抒发到号召全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日,与诗人1915年作成的七律《哀的美顿书已西》对比,此诗的境界更为高远,爱国主义精神已经不单单体现为个人的热血行动,更是上升到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高度。要知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个人的荣辱是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和平安定,个人小家庭的幸福也不会长久。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苟活一时,是懦夫的选择;勇往直前,方显男儿本色。诗人果决地舍“小家”,为“大家”,毅然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去。
  总之,这首七律凝聚了诗人血与泪的情感,抒发了诗人投身抗战的决心,最明显的特色是直抒胸臆,情感激荡而又流露得自然妥帖。句式工整,风格雄浑,读后使人精神振奋,确是郭沫若旧体诗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陈静,现供职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责任编校:郑利玲
其他文献
《孟子》中有一著名语段在《寡人之于国也》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先后出现,仅个别字词有出入。二文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经年已久。人民教育出版社每有配套诠解的教学参考书印行于世,社会上流行的注书也多。注家的诠解,条目大体相同,文辞粗细不一,但由于原文意旨不甚粘连熨贴,故有穿凿牵强,言未尽意之偏误。用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卷一》的话来说,这些偏误“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和“望文生训而非其本指”之属。  关于
《深圳商报》报道,5月5日是文学大师孙犁诞辰101周年。孙犁故乡河北安平为纪念孙犁,在孙犁故里孙遥城村将其年轻时的故居进行原址复建,并于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莫言为“孙犁故居”题字。孙犁21岁离开家乡,故居见证了孙犁的成长历程。复建故居占地1290平方米,彰显出上世纪30年代的北方民居特色,建筑布局为大院套小院的四合院形式,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外院有牲口棚、磨坊、佣工屋等。内院,北面有五间正房,在孙
苏轼有言: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细品原文,孝情外壳之中尚有更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李密对前政权怀着浓烈旧情,绝不会立刻臣服新登基的晋武帝。再有身为亡国遗臣,李密本能地对新朝征聘既半信半疑又惶恐畏惧,司马氏家族向以喜怒无常、滥杀嗜血而臭名昭著。俗言“伴君如伴虎”,侍臣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蜀汉政权的怀旧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及对征聘的惶惑之情,交缠纠结在一起。李
“综合性学案”是教师整合学科的各种资源,在学习目标的统摄之下,依据学生的“学情”,结合具体“教情”而设计的引导学生自学、存疑、探讨、归纳、练习最终实现达标的综合性学习方案。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以及整理知能要点、总结方法规律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有效使用“综合性学案”,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一 语文综合性学案的特点    强调以教材具体篇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揭露和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作,被选进了高中语文教材。在短短三万字的小说里,鲁迅先生为我们塑造了阿Q这个文学史上独特、鲜明又光辉的典型形象,也创造了假洋鬼子和赵秀才这样的读书人形象。本文试图对两位读书人的特点作一些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阿Q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及现代国人的灵魂。  假洋鬼子和赵秀才有相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的本质相同。假洋鬼子和赵秀才都是未庄的大家少爷,“未庄只有
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具体的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内心的自主精神的成长,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学区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参与到某一社会活动领域中,进行实际的活动体验,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日本全面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
传统课堂上,老师占据讲台,霸占黑板,黑板仅仅为老师讲解例题、梳理知识提供方便,仅仅服务于老师的“教”。以山东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课改新星学校,鼓励教师打破讲台这道藩篱,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讲台“爬黑板”,让黑板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播种的“自留地”,为学生的“学”提供更多的服务。近一个月来,在“有效利用黑板”的课题实验中,不少老师嫌学生“爬黑板”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这里仅就组织学生“爬黑板”的意义、应
高考是指挥棒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既如此,那如何“指挥”,“指向”何处,“指引”什么,无疑又是一个“触一发而动全身”,乃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大问题。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之时,一根指挥棒,同一个指向,同一的指引;分省命题之后,十多根指挥棒,各有各的指向,各有各的指引,手高手低,指近指远,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也更值得研讨。  讲求公平公正可谓高考之“核”,因为其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全国一
钟灵毓秀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脍炙人口的佳句就诞生在美丽的黄海之滨,素有“黄海明珠”美誉的东台。北宋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等先后在此任职。著名的“晏溪书院”泽溉后世,江苏省东台中学就是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百年老校。这所有着“太阳摇篮”美誉的学校始创于1905年,是江苏近代中学教育史上兴办最早的中学之一,也是江苏省首批四星高中,模范学校,文明学校和国家示范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但我们在解读的过程中,由于“识照之自浅”,没有发现作者为我们暗设的解读扶手,往往会对作品产生曲解、误解,导致有些说法争论不休,浪费时间,于学无益。若能深入文本,发现并利用文本中隐藏着的信息,找到正确解读文本的钥匙,就能快速、正确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实现课堂高效率学习。  一.挖掘隐性信息,有助于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