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知行合一”密码(上)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以悟道的心得阐述了知行本体,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知行合一是什么?
  首先是一种修身功夫论,知行一体是一种提高自身境界的修身功夫;其次是一种处事方法论,是一种把意识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方法论体系。这种功夫和方法论,把人人皆有的至善良知本体,通过格物致知、去私欲存天理、道德意识与道德体履相统一,转化为自己具有的主体良能,进而构建一个具有明德亲民至善的“大我”,以正心正念应用于事事物物。
  早在《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意识。“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在传统儒家的知行观中,“知”、“行”是分离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南宋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而阳明先生认为,知行本是一体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道理并不复杂,但真正做到却很难,原因在哪里呢?
  从人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意识,转化为践行和行动,对普通人而言,是自发自觉由心而发还是需要经过艰难的“心境转化”才能实现呢?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进入了内外一体的圣人境界,站在圣人境界,阳明先生清晰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在圣人境界而言,圣人的心地是去除私欲,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明德亲民至善为一体,他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和外在的道德践履、实践行动是一体的;而对于普通人,未经修身或修身不够的人,他的心地是有善有恶的,时常被内在的欲望和外在的诱惑所迷惑,失去对本质道理的把握,他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和外在的道德践履、实践行动是二元的,往往言不由衷,心行不一,根本的原因在于内心的私欲还没去除,并不是什么知先行后的问题。
  那么,对于普通人,未经修身或修身不够的人,如何才能达到圣人境界呢?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阳明先生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一种心法,一种把道德意识、思维活动与体悟践行统一起来的绝妙方法论。
  我们用两个例证来解读这个绝妙心法。
  众所周知,阳明先生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王阳明年谱》)意思是说:“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是学到了字的形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书法的方法,举笔不在轻易下笔,而是凝思静虑,先在心中勾勒出字的形状和笔画,这样练习久了之后,开始慢慢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明道先生的书论说,写字的时候要恭敬,并不是字要写好,只是用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这段文字里,阐明了思维意识层面知行合一的內涵“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另一段例证是阳明先生答徐爱录中关于孝的解读,先生曰:“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的礼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徐爱录《传习录上》)这段文字的核心,正是阐明“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也就是道德意识纯乎天理,孝亲就会由心而发,温清奉养在自然合宜,也正是道德意识层面上的知行合一。
  这两段例证分别从两个层面阐述论证了知行合一的内在含义,从圣人境界给普通人境界提出了一个修身进阶的绝妙方法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本是存在的,诚正格致修齐治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寓意都具有内圣外王一体的知行合一关系内涵,但历经多年的儒家心法失传之后,一般的儒生已经把“夭寿不二”理解为“夭寿有二”,从而限于支离破碎的二元对立。
  因着种种人生际遇,在内外两种“生死一念”的强烈冲击下,经历了龙场悟道的阳明先生,在悟道中“发现”了知行合一这一儒家思想的绝妙心法;而一般的儒生极少有际遇去经历龙场悟道,需要在日常功夫修炼中来积累体悟才有可能知晓圣贤“夭寿不二”的“一以贯之”思想,所以说,知行合一,是顿悟者阳明先生,传授给渐悟者后学儒生的一个不二法门,别无他法,别无捷径!
  编辑/书含
其他文献
吴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抗战期间,吴宓应邀到乐山武汉大学讲学,引起轰动。这种教授名额很少,乐山工商界的陕西同乡会非常敬重这位老乡的学问,决定举行宴会招待他。席中有人请吴宓讲讲做人的道理,吴宓说:“我想就是‘不苟’二字”。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吴宓一生都在大学里度过,他的
期刊
二十岁的时候初读《红楼梦》,看到的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三十岁的时候再读《红楼梦》,看到的是悲欢离合与人情冷暖;现在四十岁,三读《红楼梦》,看到的则是人生感悟与处世哲学。  再读《红楼梦》,忽觉小人物身上亦有人生智慧,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生百态,遂挑拣些小人物议一议,首议的是一个无名无姓的门子,在书中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出场。  想必给官老爷侍茶捧衣八九年,门子耳濡目染也精
期刊
想不到,有这样一批文官武将,时隔800年之后的今天,依然站在烟波浩淼的东钱湖畔,就像当年守护着墓主一样,虔诚地恭候每一位到访的游客。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石刻的形象嘛”,是的,它们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但任何一块石头一旦被雕刻成具体的艺术形象时,一股无形的生命的血液也就注入其中,它们就成为了一种寄托和象征。要不然怎么会有表情含蓄的文官、神态彪悍的武将呢?又怎么能感觉得到朝服的飘逸、盔甲的厚重呢?尽管他
期刊
胡适的父亲胡传去世前留下遗嘱说:“糜儿天资聪明,应令他读书。”父亲的遗嘱决定了胡适的命运,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像丈夫一样被人敬重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供儿子读书。当时,每个学生交给先生的束脩只有两块银元,而冯顺弟则给先生六块银元,后来逐渐递增,直到十二块银元,先生自然乐得在胡适身上下功夫。在徽墨里泡大的胡适受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熏陶,幼年时便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气,被乡人称为“糜先生”。 
期刊
尘世有了生命,苦难就开始与生命如影随形。在人生的过往里,苦难的时光也许并不漫长,但足以深入我们的今生。  苦难追赶着我们,也雕琢着我们。当被一次又一次的病痛折腾得苦不堪言的时候,当被夜的寂黯包裹得无法脱身的时候,当被尘世的虚情假意一次又一次愚弄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依然是清醒的,我们的灵魂依然是顽强的。一如文怀沙,在被病痛折腾得无法承受时,反而还可以大声地笑出来,反而觉得尝到了尘世间难得的痛苦着的幸福
期刊
偶然翻书,忽然看到一个闻香识人的典故。宋朝时有一隐士,他结庐于青山绿水间,家藏万卷书,一身染有暖香气息。有一天,他远行去访其故友,刚走近故友门前,故友已开门出迎,并微笑言道:“远闻清香,而知君已至矣!”  这就是知己。  世间那些气味相投之人,观其容,闻其香,听其音,察其意,即可引为知己,彼此惺惺相惜,乐趣无穷。遥远的古代,一个静夜,俞伯牙在荒野之中弹琴一曲,初遇的钟子期听之,即知其琴音之境:“巍
期刊
李钟岳(1855年-1907年),字崧生,又字申甫,山东安丘县辉渠乡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读,18岁中秀才,之后一边教书一边自学。他39岁时赴济南应试考中举人,后因无钱回家而留在省城以教私塾谋生。他43岁时,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从此入仕为官。  1907年正月,李钟岳调任浙江山阴县任知县。在他的任期内,发生了一件近代史上的大事——秋瑾被害。徐锡麟于1907年7月6日在安庆仓促起事,
期刊
鲁迅是冷峭的高山,不经历沧桑世事难以明了。胡适是开满鲜花的平原,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如沐春风之感。汪曾祺是精致的园林,有小桥流水,乱石横空、修竹茅屋,野菜清茶,锅碗瓢盆,让人觉得亲切。他一生慢悠悠的,画几幅画,写几笔字,炒几个小菜,喝口浓茶,写写文章。多少年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叫小日子。  江南人冯时可入云南时,看滇西清泉,感叹此地苍山洱海绝境,但寺无好茶,辜负了大好的日月。同是江南人,徐霞客则在云南
期刊
东汉晚期,经学已呈式微之态,士阶层中悄然兴起了对文赋、俗乐和书画的喜爱,蔡邕虽为传统经儒之士,其文赋、音乐、书画对东汉晚期的文艺审美风尚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蔡邕(133—192)主要活跃于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文坛,他学识渊博,与当世大儒文士交往颇深。他是“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后汉书·胡广传》)的胡广的学生,与“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后汉书·卢植传》)的卢植交情颇深,也是汉末大儒郑
期刊
苏轼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王国维先生在《宋代之金石学》里面有一段话,“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先生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两位国学大师都不约而同地把宋代看作文化的高峰。  苏轼在散文、诗和詞各方面都是宋代的大家。文是唐宋八大家,诗是苏黄并称作为宋诗的代表,词有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另外苏轼是宋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