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元好问 聊城 南冠 历史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五月三日,元好问被蒙古士兵羁押,从开封城郊的青城出发,北渡黄河,进入山东境内,被羁管于聊城(今山东聊城)。蒙古太宗七年(1235)二三月间移居相邻的冠氏县(今山东冠县)。如果说,此前的围城是元好问一生中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那么,不足两年的聊城岁月,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期,出现了诸多新变,使得他最终成为“一代宗工”。
聊城时期,元好问最突出的身份变化是“南冠”“累臣”,也就是囚犯,如他所说“憔悴南冠一楚囚”(《梦归》)。他用“南冠”一词为自己的撰述命名,撰写题为《南冠行》的长诗,编纂名为《南冠录》的家国史书。问题是早在前一年,汴京已经成为人间地狱,大批官民纷纷逃离,“朝官士庶,往往相结携妻子突出北归”(刘祁:《归潜志》卷十一)。在元好问向耶律楚材推荐的五十四位“天民之秀”中,耆旧辈如七十多岁的冯璧,“正大壬辰河南破,乃北归”(元好问:《内翰冯公神道碑铭》),他经过东平,回到家乡真定,得以寿终正寝;六十多岁的王若虚,“京城大掠之后,微服北归”,也回到了家乡真定,“浮湛里社者十余年”(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时辈如杨奂“癸巳汴梁陷,微服北渡,羁孤流落,人所不能堪,君处之自若也”(元好问:《故河南路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公神道之碑》)。所谓“微服北渡”,就是换成便装,悄悄逃亡。在生死一线之际,逃出生天,是正常的本能行为,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宽容。元好问为什么没有及时逃亡而“瞑目就束缚”(《学东坡移居八首》)、“自就拘管,同赴聊城”(施国祁:《元遗山年谱》)?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第一,与微服逃亡相比,被俘北渡,显得更加光明正大,更有利于将来的选择。冯璧、王若虚等长辈官员逃回家乡,就此终老余生,别无他念,比较坦然。杨奂、刘祁等太学生没有官职,资历较浅,顾虑较少。如果是正值壮年的朝官,私自出逃,总是有些不光彩。赵琦说:“绝大多数北渡士人都避讳谈这段悲惨经历。”a 原因就在此。元好问当时四十多岁,年富力强,声望也许暂时不及王若虚等前辈,但处于上升期,很快后来居上。相对于杨奂、刘祁等人而言,元好问能够有更大的作为,理论上他有很多种生活选择:可以慷慨就义,可以出仕新朝,可以遁归山林,还可以既不仕新朝又不排斥新朝,既与新朝保持距离又能有所合作,“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元好问不可能一死了之,不可能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他后来周旋于赵天锡、严实、严忠济、徐世隆、张柔、赵振玉、张德辉、耶律楚材等世侯和蒙古要员之间,甚至觐见忽必烈,往来奔走,积极抢救和保存金代文化,教授弟子,主持风雅传统,引导元初文化建设,是微服逃亡还是束手就擒更有利于他开展这些工作?显然是后者。从看管不严的羁押到不明不白的释放,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蒙古时期,元好问的这种经历更容易为金朝遗老和蒙古新进所接受。反观王若虚北渡直到去世的十年间,交往范围大为缩小,文学活动骤减,连自己的《慵夫集》都没有刊行。王若虚之所以晚景暗淡,无甚作为,应该与他微服北归、淡出主流文化圈相关。
第二,逃生之路历来道阻且长,充满艰辛和危险。在壬辰(1232)、癸巳(1233)这两年的大逃亡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道途,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触目可见。位于黄河之北的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胙城乡)是汴京的北大门,很多北逃者都要经过这里。王恽《卫州胙城县灵虚观碑》记载:“京城大饥,人相食。出逃死北渡者日不下千数。”仅此一地,每天遇难者竟然不少于千人,多么可怕!不止于此,他还说在胙城一带冻死和淹死的,又“无虑千百数”。年轻文人刘祁、刘郁在逃亡途中,便遭受死劫。他们的母亲、祖母相继病逝,兄弟俩只能“相顾号泣而莫之何”(王恽:《大元故蒙轩先生田公墓志铭》)。大多逃难者根本回不到家乡,只能流落异地,四处漂泊,有些幸存者甚至沦为奴隶,命运极其悲惨。段成己在《创修栖云观记》中说:“自天兵南牧,大夫、士、衣冠之子孙陷于奴虏者,不知其几千百人。”元好问一家约十口人,如果也像其他人那样逃亡,怎样保证家人的安全?他不得不认真考量。以他的名声、地位和影响,加上张柔、耶律楚材等人的关照,元好问应该能判断得出,即使亡国被俘,也会受到一些优待,至少生命无虞。两害相权取其轻,那又何必冒险逃命?
果然,元好问到达聊城之后,生命无忧。他有了临时住处,住进了至觉寺,“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五),条件虽然简陋,但相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而言,已经有了能遮挡风雨的栖身之所,他的家人再没有遭遇意外。张柔特别委托他的内弟毛居仁“举夫人族属之留汴梁者北归”(元好问:《潞州录事毛君墓表》),施国祁据此认为元好问家人“必为万户张柔所扶护而出”(《元遺山年谱》)。在此艰难时刻,他们能来到聊城举家团圆,真是不幸中之万幸,何况他们还带来了图书、字画等故物和其他行李。这样一来,他们一家就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元好问在《学东坡移居八首》(其四)中叙说他在聊城的生活
壬辰困重围,金粟论升勺。明年出青城,瞑目就束缚。毫厘脱鬼手,攘臂留空橐。聊城千里外,狼狈何所托。诸公颇相念,余粒分凫鹤。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一冬不制衣,缯纩如纸薄。一日仅两食,强半杂藜藿。不羞蓬累行,粗识瓢饮乐。敌贫如敌寇,自信颇亦悫。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五穷果何神,为戏乃尔虐。
刚出鬼门关,惊魂甫定,活着才是当时的头等大事。从“攘臂留空橐”来看,元好问随身没有带多少行李,只身北渡。好在得到了聊城“诸公”的接济,获得了一些粮食。诸公应该指赵天锡、严实、徐世隆等人,“凫鹤”指元好问大大小小的一家人。虽然只是过着半温半饱的苦日子,但元好问仍然较为乐观,自嘲体会到了颜回所说的“箪食瓢饮”之乐,有信心带领家人战胜贫困。元好问移居冠氏县后,条件逐步好转:“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二)十口,应该包括妻子毛氏、长子元抚、次女元严、次子元振、侄孙伯安、白华之子白朴等人,最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有“僮仆”,而僮仆很可能是从汴京跟随他家人来到聊城的。比起那些沦为奴仆的衣冠子弟而言,元好问的聊城生活是安定的、幸运的。 天兴二年秋天,元好问为曹得一写下一首长诗《南冠行》。曹得一,其人不详,施国祁怀疑是金末太原进士曹居一的兄弟辈。从诗中来看,曹得一也是居于聊城的南冠之人。诗歌开篇描写南冠的艰难生活:“南冠累累渡河关,毕逋头白乃得还。荒城雨多秋气重,颓垣败屋深茅菅。漫漫长夜浩歌起,清涕晓枕留余潸。”一为南冠,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除非乌鸦变白。秋雨荒城,破屋长茅,二人相坐浩叹。元好问接着用十六句的篇幅,吟咏曹得一出身富贵、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名满京城的往日风光,最后又用二十多句表现汴京城破后的潦倒郁闷、怀才不遇:“黄河之水天上流,何物可煮人间愁。撑霆裂月不称意,更与倒翻鹦鹉洲。安得酒船三万斛,与君轰醉太湖秋。”灵活化用李白的诗句,“意到笔随,古语如己出”(陶玉禾:《金诗选》)。該诗虽是为曹得一所作,却寄寓了元好问的淋漓感慨。
元好问自从进入仕途之后,县令、尚书省掾等职务工作相当繁忙,那期间他是官员兼诗人;就俘之后,官员身份褪去,诗人角色凸显。生活在继续,诗歌也在继续。
对时事的关注,是元好问聊城诗歌的重要主题。刚到聊城时,金王朝尚未灭亡。天兴二年六月,金哀宗从归德迁往蔡州,元好问作《淮右》诗:“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不堪论。辅车谩欲通吴会,突骑谁当捣蓟门。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空余韩偓伤时语,留与累臣一断魂。”淮河西边的城池已经所剩无几,元好问痛感金哀宗所在的宋州(指归德)居然还自相残杀。元帅蒲察官奴杀害金哀宗随从官员三百余人,独揽大权,金哀宗反过来联合他人,处决蒲察官奴。宋州已经日益危险,金哀宗不得已逃往蔡州。而蔡州也非理想的避难之地,国用安上书力陈迁蔡“六不可”,包括蔡州靠近南宋,很可能造成蒙古与南宋联手灭金的后果。元好问也充满担忧,虽然蔡州与南宋唇齿相依,但南宋无意支持金人抗击入侵中原的蒙古大军。“细水浮花”两句出自韩偓《春尽》一诗,元好问用来象征“流水落花春去也”之类的无奈之情。
天兴二年九月,蒙古兵围攻蔡州,十一月,又与南宋联手,蔡州所代表的金王朝奄奄一息。一年将尽,元好问忧愁万端:“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十二月六日二首》其二)皇帝逃亡,元好问等臣民们沦为随波逐流的鱼鳖,流落异乡,无法回家,最为伤心。天兴三年(1234)正月,金哀宗自缢,末帝完颜承麟随后被杀,金王朝灭亡。六月二十七日,给元好问带来诸多烦恼的崔立被部将李伯渊等人所杀,尸体被系在马尾示众,引起汴京民众“寸斩”他的愤怒声讨。元好问觉得大快人心,作《即事》诗,一吐崔立事件以来的心中恶气:“逆竖终当鲙缕分,挥刀今得快三军。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京观岂当诬翟义,衰衣自合从高勋。秋风一掬孤臣泪,叫断苍梧日暮云。”首联说崔立死有余辜,理应千刀万剐。颔联用董卓被杀被焚尸的典故,痛斥崔立遗臭万年。颈联连用两个典故,称赞李伯渊。当年王莽篡汉,翟义起兵讨伐,兵败被杀,王莽将其部下尸骨堆成五座高丘,他这样做哪能诬陷改变翟义的正义性质?契丹人张彦泽杀害高勋家人,辽太宗处以极刑,让高勋监斩,高勋身着丧服前往刑场,以其心来祭祀亲人。尾联抒情,为金哀宗之死、为金王朝灭亡而呼号哭泣。
此后,元好问写下多首伤时之作。如《秋夜》诗“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寓含沧桑感慨。《甲午除夜》回顾金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百感交集: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首联言人事迁移之快,金王朝彻底消亡,不可能起死回生。颔联写金哀宗被困汴京城内,粮食断绝,逃往蔡州,不幸土崩瓦解。颈联高度概括金国历史,开国君臣的功德连篇累牍,数不胜数,金代中期大定、明昌年间五十年,鼎盛辉煌。尾联感慨一百二十年的王朝到此结束,无可奈何,他只能遥望南天,痛哭一番。元好问的这些诗歌侧重金王朝的亡国大变故,丰富了他的丧乱诗创作。
在哀挽金王朝的同时,元好问还创作了多首悼念师友、抒发一己之情的诗歌。元好问有一组《四哀诗》,分别悼念他的朋友李献能、冀禹锡、李汾、王渥。从题目来看,这组诗应该受到杜甫《八哀诗》的启发。《八哀诗》悼念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李琎、李邕、苏渊明、郑虔、张九龄八位著名历史人物,用五言古诗的形式叙述其生平事迹,类似名人传记,后人多批评这组诗不够简练,“极多累句”(叶梦得),“钝滞冗长,极少剪裁”(王士禛)。元好问有所不同,他采取七言律诗的形式,抒发对这四位至交好友的伤痛之情,往往能直抵人心,感人肺腑。兹举《李钦叔》为例:
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李钦叔是他的好友李献能(1192—1232),正大八年(1231)担任河中(今山西永济县)帅府经历官,河中沦陷之后,他来到陕州(今河南陕县),担任行省左右司郎中。第二年,河解元帅赵伟向陕州行省索要粮食,陕州行省粮食不足,未能满足他的要求,赵伟就煽动士兵说,李献能与他关系不和,从中作梗,“坐视我军饥饿,不为存恤”。赵伟随后发动兵变,杀害陕州行省二十余名官员,“献能最为所恨,故被害尤酷”(《金史·徒单兀典传》)。元好问这首诗首联写他因为粮食问题而招来杀身之祸,次联称赞他敢于担当的为官品格,第三联夸奖他的文学才华。李献能状元及第,又中宏词科,入翰林院,词采出众,与元好问交情深厚。尾联回忆一起吃住游览的经历,不禁泪流满襟。元好问在这首诗中没有历叙其生平,只是就其遇难来抒情议论,语言精练,感情强烈,可以说是对杜甫《八哀诗》的改进。
元好问还有一首怀念赵秉文的诗歌《五月十二日座主闲闲公讳日作》。后两联说:“故垒至今埋恨骨,遗宗何力起新阡。门生白首浑无补,陆氏庄荒又一年。”赵秉文去世时,汴城被围,一片混乱,只能匆匆下葬。这种临时下葬,被称为权殡、权厝,按照风俗,后来再归葬故里,或另造新阡,正式安葬。从权殡到归葬,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几个月,长者几十年,通常以两三年居多。从“至今”和“又一年”来看,赵秉文权殡时间已经较长。诸家年谱将之系在天兴二年,当时元好问还在去聊城的途中,奔命不暇,不可能有“门生白首浑无补”的心思。笔者以为该诗最早作于天兴三年。元好问感慨,赵秉文的子孙没有能力为他建造新坟举行正式的葬礼,而作为他的老门生,自己清贫卑微,也无力报答座师,不能给座师应有的礼遇。“陆氏庄荒”,用唐人崔群的典故。崔群担任宰相,享有清名,他夫人劝他购买些庄园田产,他不以为然,说他主持科举考试录取的三十名进士,就是他三十所“美庄良田”。夫人立刻反唇相讥:您是陆贽丞相的门生,按照您的说法,您是陆氏的一方良田,这么多年,您给了陆先生什么呢?在我看来,陆氏这方良田早就荒芜了。说得崔群惭愧难当,郁郁不乐。元好问借此典故哀悼恩师,同时抒发自己未能报答恩师的愧疚之情。 思念亲人和家乡,是元好问聊城诗歌的又一主题。如《梦归》:“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东流。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萧萧风雨秋。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虀盐万事休。”元好问日夜盼望能回到家乡与兄弟相聚。其他如“白屋寒多爱夕曛,静中归思益纷纷”(《白屋》),“恨我不如南去雁,羡君独是北归人”(《喜李彦深过聊城》),也都体现了家乡之思。
聊城时期,元好问痛定思痛,除了继续写作诗歌,他觉得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有责任抢救、保存一代历史文化,所以,从这时起,元好问开创性地搜集与整理各类文献,他逐渐由单纯的诗人转变为更加综合的文化人。
首先,他利用诗人的特长和丰富的积累,开始着手编纂金代诗歌总集《中州集》。据《中州集序》,在上一年的围城之中,冯延登、刘祖谦就劝说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当时无暇顾及。到了聊城之后,“杜门深居,颇以翰墨为事”,他再次想起冯、刘二人的建议,就开始抄录记忆和交游所得的诗歌。这时正巧商挺将其父亲商衡的手抄本《国朝百家诗略》(魏道明编,商衡补益)带到东平,送给元好问。元好问将自己所编与之合而为一,成为《中州集》。《中州集序》写作于天兴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中州集》还没有最终完成,但应该完成了前七卷一百位左右诗人诗歌的编纂工作。从五月中下旬到达聊城,安顿下来,大概六七月份开始着手编纂事宜,很快就完成这么多诗歌的编写,说明元好问非常重视此事。其原因如他自己所说:“念百余年以来,诗人为多,苦心之士,积日力之久,故其诗往往可传。兵火散亡,计所存者才什一耳,不总萃之,则将遂湮灭而无闻,为可惜也。”诗人们心灵相通,惺惺相惜,元好问此举为保存金代文学、金代历史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其次,整理家藏的陆龟蒙《笠泽丛书》。元好问有不少藏书,从汴京带到聊城再带到冠氏县,“故书堆满床”(《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三)。他家收藏了两个版本的《笠泽丛书》,差别较大。早在担任内乡县令期间,麻革、张澄就希望他“合二本为一”,却一直拖了下来。天兴三年四月,元好问终于着手校订二本,并写了篇《校笠泽丛书后记》。文中除了交代整理过程外,还对陆龟蒙诗文做出一番评价,承认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
其三,撰写《南冠录》。以“南冠”命名,突出金王朝遗民的角色,其中有他的先世杂事、本人行年杂事,还有先朝杂事。所谓先朝,当指刚刚灭亡的金哀宗时期。可见《南冠录》是部家族史兼部分杂史性质的著作,虽然不是很正规的史书,但元好问写得极其严谨认真,声称“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学东坡移居八首》其六)。元好问将它当成为后代提供可靠史料的信史。他很严肃地告诫子侄们,一定要重视此书,家置一通,“违吾此言,非元氏子孙”(《南冠录引》),说明他的史学意识正在增强。天兴二年,元好问作《故金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重复一年前在《聂孝女墓铭》中所列“死而可书”的人员名单,进一步申明保存历史的用心:“他日有以史学自任者出,诸公之事未必不自予发之。”
元好问在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的同时,还出现了另一个新变化,就是喜欢品评文艺。这种艺术活动给他聊城羁管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中州集》作者小传和《校笠泽丛书后记》中,都有较多的诗文评论。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在天兴三年的几次文艺活动。
三月二十一日,元好问与李天翼一同观看完颜璹所藏的书画珍品,作《密公宝章小集》。元好问深情怀念这位女真贵族,从其导源东北写起,写到汴京城内皇家的风流余韵,特别欣赏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承平故态”:“悲风萧萧吹白杨,丘山零落可怜伤。承平故态耿犹在,拂拭宝墨生辉光。恰似如庵连榻坐,一瓯春露澹相忘。”末尾还以长长的自注,记载完颜璹的藏品及其有关见解。全诗洋洋洒洒,健笔纵横,直逼韩愈、苏轼等人,能体现元好问七言古诗的成就。
三月二十三日,元好问欣赏一些金代名家书法作品,作《跋国朝名公书》。他用四个不同的比喻,分别形容任询、赵沨、王庭筠、赵秉文等人的书法,如评价赵秉文的书法“如本色头陀,学至无学,横说竖说,无非般若”。然后又列举其他书法家,对不在其中的党怀英,也不忘评价,认为缺少党怀英,就像建安时期的西园雅集缺少曹植一样,是个重要遗憾。这篇跋文纯粹谈艺,一语不及时事,充分体现了元好问的书法鉴赏力和语言表达力。
十月,元好问自编《遗山新乐府》。所谓“新乐府”,意味着之前已有一部词集,此时又编新作,大概闲来无事,暂且做个阶段性总结,借机阐发自己的词学见解。他的《遗山自题乐府引》没有交代编纂缘起、收录数量之类常规内容,开篇以黄庭坚、陈与义等人词作为例,阐释言外之味,“不传之妙”,然后以肤黄肪白的美味烤鹅来形容词的言外之味,生动形象。末尾虚拟与某客的对话,诙谐调笑,某客希望元好问能评价一下自己的词作,与秦观、晁补之、贺铸、晏几道相比如何?元好问洒脱地笑而不答,只是拍拍某客的后背,说笑道:“那知许事,且啖蛤蜊。”从中可见元好问对自己的词作非常得意,隐然以苏、辛传人自期。这篇序文轻松活泼,完全没有南冠生活的痕迹,俨然是位谈笑风生的艺术家,说明聊城后期元好问的生活和心情有所好转。
聊城时期,元好问还有一些交往应酬活动,与一些患难之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对未来产生了一定影响。譬如徐世隆是元好问在尚书省的同事,“幞被三年同舍郎”,北渡后在东平严实幕府担任掌书记。天兴三年春,徐世隆路过聊城,专程看望元好问,在聊城盘桓二十来天。临别时,元好问以诗送行,题为《徐威卿相过,留二十许日,将往高唐,同李辅之赠别》(二首),现引其二如下:
东南人物未凋零,和气春风四座倾。但喜诗章多俊语,岂知谈笑得新名。二年阻绝干戈地,百死相逢骨肉情。别后相思重回首,杏花尊酒记聊城。
元好问对年轻的徐世隆出任新职,不但不以为意,反而热情赞扬,以东南人物相许。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称赞陆机:“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世说新语·言语》称赞贺循“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徐世隆为陈州西华(今河南西华县)人,西华在汴京东南方,所以称他为东南人物。“谈笑得新名”,称赞他轻轻松松地获得严实的赏识。颈联最为深情,他们在百死一生之后,能在他乡遇故知,自然慨叹不已。元好问喜欢杏花,喜欢饮酒,末句将两者糅合在一起,形成特色鲜明的美好记忆。四百多年后,清人查慎行东昌道中》还化用此句:“辜负遗山诗句好,杏花开后过聊城。”元好问得到严实父子的关照,或许与徐世隆相关。此外,元好问聊城期间还与李天翼、李杲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元好问后来应李天翼的邀请,得以畅游济南;两度病重,幸得国医李杲及时治疗。
金王朝灭亡,元好问仕途中断,从此不再出仕新朝。沒有了官场事务,没有了出处纠结,元好问有了更多的闲暇和自由,能够致力于多方面的文化活动,包括诗词写作,碑志文及其他应用文写作,继续完善《中州集》,撰写金代野史,传道授业,编纂《唐诗鼓吹》,等等,最终如《金史·元好问传》所说:“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一代宗工,从聊城始。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五月三日,元好问被蒙古士兵羁押,从开封城郊的青城出发,北渡黄河,进入山东境内,被羁管于聊城(今山东聊城)。蒙古太宗七年(1235)二三月间移居相邻的冠氏县(今山东冠县)。如果说,此前的围城是元好问一生中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那么,不足两年的聊城岁月,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期,出现了诸多新变,使得他最终成为“一代宗工”。
聊城时期,元好问最突出的身份变化是“南冠”“累臣”,也就是囚犯,如他所说“憔悴南冠一楚囚”(《梦归》)。他用“南冠”一词为自己的撰述命名,撰写题为《南冠行》的长诗,编纂名为《南冠录》的家国史书。问题是早在前一年,汴京已经成为人间地狱,大批官民纷纷逃离,“朝官士庶,往往相结携妻子突出北归”(刘祁:《归潜志》卷十一)。在元好问向耶律楚材推荐的五十四位“天民之秀”中,耆旧辈如七十多岁的冯璧,“正大壬辰河南破,乃北归”(元好问:《内翰冯公神道碑铭》),他经过东平,回到家乡真定,得以寿终正寝;六十多岁的王若虚,“京城大掠之后,微服北归”,也回到了家乡真定,“浮湛里社者十余年”(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时辈如杨奂“癸巳汴梁陷,微服北渡,羁孤流落,人所不能堪,君处之自若也”(元好问:《故河南路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公神道之碑》)。所谓“微服北渡”,就是换成便装,悄悄逃亡。在生死一线之际,逃出生天,是正常的本能行为,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宽容。元好问为什么没有及时逃亡而“瞑目就束缚”(《学东坡移居八首》)、“自就拘管,同赴聊城”(施国祁:《元遗山年谱》)?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第一,与微服逃亡相比,被俘北渡,显得更加光明正大,更有利于将来的选择。冯璧、王若虚等长辈官员逃回家乡,就此终老余生,别无他念,比较坦然。杨奂、刘祁等太学生没有官职,资历较浅,顾虑较少。如果是正值壮年的朝官,私自出逃,总是有些不光彩。赵琦说:“绝大多数北渡士人都避讳谈这段悲惨经历。”a 原因就在此。元好问当时四十多岁,年富力强,声望也许暂时不及王若虚等前辈,但处于上升期,很快后来居上。相对于杨奂、刘祁等人而言,元好问能够有更大的作为,理论上他有很多种生活选择:可以慷慨就义,可以出仕新朝,可以遁归山林,还可以既不仕新朝又不排斥新朝,既与新朝保持距离又能有所合作,“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元好问不可能一死了之,不可能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他后来周旋于赵天锡、严实、严忠济、徐世隆、张柔、赵振玉、张德辉、耶律楚材等世侯和蒙古要员之间,甚至觐见忽必烈,往来奔走,积极抢救和保存金代文化,教授弟子,主持风雅传统,引导元初文化建设,是微服逃亡还是束手就擒更有利于他开展这些工作?显然是后者。从看管不严的羁押到不明不白的释放,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蒙古时期,元好问的这种经历更容易为金朝遗老和蒙古新进所接受。反观王若虚北渡直到去世的十年间,交往范围大为缩小,文学活动骤减,连自己的《慵夫集》都没有刊行。王若虚之所以晚景暗淡,无甚作为,应该与他微服北归、淡出主流文化圈相关。
第二,逃生之路历来道阻且长,充满艰辛和危险。在壬辰(1232)、癸巳(1233)这两年的大逃亡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道途,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触目可见。位于黄河之北的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胙城乡)是汴京的北大门,很多北逃者都要经过这里。王恽《卫州胙城县灵虚观碑》记载:“京城大饥,人相食。出逃死北渡者日不下千数。”仅此一地,每天遇难者竟然不少于千人,多么可怕!不止于此,他还说在胙城一带冻死和淹死的,又“无虑千百数”。年轻文人刘祁、刘郁在逃亡途中,便遭受死劫。他们的母亲、祖母相继病逝,兄弟俩只能“相顾号泣而莫之何”(王恽:《大元故蒙轩先生田公墓志铭》)。大多逃难者根本回不到家乡,只能流落异地,四处漂泊,有些幸存者甚至沦为奴隶,命运极其悲惨。段成己在《创修栖云观记》中说:“自天兵南牧,大夫、士、衣冠之子孙陷于奴虏者,不知其几千百人。”元好问一家约十口人,如果也像其他人那样逃亡,怎样保证家人的安全?他不得不认真考量。以他的名声、地位和影响,加上张柔、耶律楚材等人的关照,元好问应该能判断得出,即使亡国被俘,也会受到一些优待,至少生命无虞。两害相权取其轻,那又何必冒险逃命?
果然,元好问到达聊城之后,生命无忧。他有了临时住处,住进了至觉寺,“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五),条件虽然简陋,但相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而言,已经有了能遮挡风雨的栖身之所,他的家人再没有遭遇意外。张柔特别委托他的内弟毛居仁“举夫人族属之留汴梁者北归”(元好问:《潞州录事毛君墓表》),施国祁据此认为元好问家人“必为万户张柔所扶护而出”(《元遺山年谱》)。在此艰难时刻,他们能来到聊城举家团圆,真是不幸中之万幸,何况他们还带来了图书、字画等故物和其他行李。这样一来,他们一家就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元好问在《学东坡移居八首》(其四)中叙说他在聊城的生活
壬辰困重围,金粟论升勺。明年出青城,瞑目就束缚。毫厘脱鬼手,攘臂留空橐。聊城千里外,狼狈何所托。诸公颇相念,余粒分凫鹤。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一冬不制衣,缯纩如纸薄。一日仅两食,强半杂藜藿。不羞蓬累行,粗识瓢饮乐。敌贫如敌寇,自信颇亦悫。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五穷果何神,为戏乃尔虐。
刚出鬼门关,惊魂甫定,活着才是当时的头等大事。从“攘臂留空橐”来看,元好问随身没有带多少行李,只身北渡。好在得到了聊城“诸公”的接济,获得了一些粮食。诸公应该指赵天锡、严实、徐世隆等人,“凫鹤”指元好问大大小小的一家人。虽然只是过着半温半饱的苦日子,但元好问仍然较为乐观,自嘲体会到了颜回所说的“箪食瓢饮”之乐,有信心带领家人战胜贫困。元好问移居冠氏县后,条件逐步好转:“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二)十口,应该包括妻子毛氏、长子元抚、次女元严、次子元振、侄孙伯安、白华之子白朴等人,最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有“僮仆”,而僮仆很可能是从汴京跟随他家人来到聊城的。比起那些沦为奴仆的衣冠子弟而言,元好问的聊城生活是安定的、幸运的。 天兴二年秋天,元好问为曹得一写下一首长诗《南冠行》。曹得一,其人不详,施国祁怀疑是金末太原进士曹居一的兄弟辈。从诗中来看,曹得一也是居于聊城的南冠之人。诗歌开篇描写南冠的艰难生活:“南冠累累渡河关,毕逋头白乃得还。荒城雨多秋气重,颓垣败屋深茅菅。漫漫长夜浩歌起,清涕晓枕留余潸。”一为南冠,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除非乌鸦变白。秋雨荒城,破屋长茅,二人相坐浩叹。元好问接着用十六句的篇幅,吟咏曹得一出身富贵、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名满京城的往日风光,最后又用二十多句表现汴京城破后的潦倒郁闷、怀才不遇:“黄河之水天上流,何物可煮人间愁。撑霆裂月不称意,更与倒翻鹦鹉洲。安得酒船三万斛,与君轰醉太湖秋。”灵活化用李白的诗句,“意到笔随,古语如己出”(陶玉禾:《金诗选》)。該诗虽是为曹得一所作,却寄寓了元好问的淋漓感慨。
元好问自从进入仕途之后,县令、尚书省掾等职务工作相当繁忙,那期间他是官员兼诗人;就俘之后,官员身份褪去,诗人角色凸显。生活在继续,诗歌也在继续。
对时事的关注,是元好问聊城诗歌的重要主题。刚到聊城时,金王朝尚未灭亡。天兴二年六月,金哀宗从归德迁往蔡州,元好问作《淮右》诗:“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不堪论。辅车谩欲通吴会,突骑谁当捣蓟门。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空余韩偓伤时语,留与累臣一断魂。”淮河西边的城池已经所剩无几,元好问痛感金哀宗所在的宋州(指归德)居然还自相残杀。元帅蒲察官奴杀害金哀宗随从官员三百余人,独揽大权,金哀宗反过来联合他人,处决蒲察官奴。宋州已经日益危险,金哀宗不得已逃往蔡州。而蔡州也非理想的避难之地,国用安上书力陈迁蔡“六不可”,包括蔡州靠近南宋,很可能造成蒙古与南宋联手灭金的后果。元好问也充满担忧,虽然蔡州与南宋唇齿相依,但南宋无意支持金人抗击入侵中原的蒙古大军。“细水浮花”两句出自韩偓《春尽》一诗,元好问用来象征“流水落花春去也”之类的无奈之情。
天兴二年九月,蒙古兵围攻蔡州,十一月,又与南宋联手,蔡州所代表的金王朝奄奄一息。一年将尽,元好问忧愁万端:“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十二月六日二首》其二)皇帝逃亡,元好问等臣民们沦为随波逐流的鱼鳖,流落异乡,无法回家,最为伤心。天兴三年(1234)正月,金哀宗自缢,末帝完颜承麟随后被杀,金王朝灭亡。六月二十七日,给元好问带来诸多烦恼的崔立被部将李伯渊等人所杀,尸体被系在马尾示众,引起汴京民众“寸斩”他的愤怒声讨。元好问觉得大快人心,作《即事》诗,一吐崔立事件以来的心中恶气:“逆竖终当鲙缕分,挥刀今得快三军。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京观岂当诬翟义,衰衣自合从高勋。秋风一掬孤臣泪,叫断苍梧日暮云。”首联说崔立死有余辜,理应千刀万剐。颔联用董卓被杀被焚尸的典故,痛斥崔立遗臭万年。颈联连用两个典故,称赞李伯渊。当年王莽篡汉,翟义起兵讨伐,兵败被杀,王莽将其部下尸骨堆成五座高丘,他这样做哪能诬陷改变翟义的正义性质?契丹人张彦泽杀害高勋家人,辽太宗处以极刑,让高勋监斩,高勋身着丧服前往刑场,以其心来祭祀亲人。尾联抒情,为金哀宗之死、为金王朝灭亡而呼号哭泣。
此后,元好问写下多首伤时之作。如《秋夜》诗“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寓含沧桑感慨。《甲午除夜》回顾金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百感交集: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首联言人事迁移之快,金王朝彻底消亡,不可能起死回生。颔联写金哀宗被困汴京城内,粮食断绝,逃往蔡州,不幸土崩瓦解。颈联高度概括金国历史,开国君臣的功德连篇累牍,数不胜数,金代中期大定、明昌年间五十年,鼎盛辉煌。尾联感慨一百二十年的王朝到此结束,无可奈何,他只能遥望南天,痛哭一番。元好问的这些诗歌侧重金王朝的亡国大变故,丰富了他的丧乱诗创作。
在哀挽金王朝的同时,元好问还创作了多首悼念师友、抒发一己之情的诗歌。元好问有一组《四哀诗》,分别悼念他的朋友李献能、冀禹锡、李汾、王渥。从题目来看,这组诗应该受到杜甫《八哀诗》的启发。《八哀诗》悼念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李琎、李邕、苏渊明、郑虔、张九龄八位著名历史人物,用五言古诗的形式叙述其生平事迹,类似名人传记,后人多批评这组诗不够简练,“极多累句”(叶梦得),“钝滞冗长,极少剪裁”(王士禛)。元好问有所不同,他采取七言律诗的形式,抒发对这四位至交好友的伤痛之情,往往能直抵人心,感人肺腑。兹举《李钦叔》为例:
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李钦叔是他的好友李献能(1192—1232),正大八年(1231)担任河中(今山西永济县)帅府经历官,河中沦陷之后,他来到陕州(今河南陕县),担任行省左右司郎中。第二年,河解元帅赵伟向陕州行省索要粮食,陕州行省粮食不足,未能满足他的要求,赵伟就煽动士兵说,李献能与他关系不和,从中作梗,“坐视我军饥饿,不为存恤”。赵伟随后发动兵变,杀害陕州行省二十余名官员,“献能最为所恨,故被害尤酷”(《金史·徒单兀典传》)。元好问这首诗首联写他因为粮食问题而招来杀身之祸,次联称赞他敢于担当的为官品格,第三联夸奖他的文学才华。李献能状元及第,又中宏词科,入翰林院,词采出众,与元好问交情深厚。尾联回忆一起吃住游览的经历,不禁泪流满襟。元好问在这首诗中没有历叙其生平,只是就其遇难来抒情议论,语言精练,感情强烈,可以说是对杜甫《八哀诗》的改进。
元好问还有一首怀念赵秉文的诗歌《五月十二日座主闲闲公讳日作》。后两联说:“故垒至今埋恨骨,遗宗何力起新阡。门生白首浑无补,陆氏庄荒又一年。”赵秉文去世时,汴城被围,一片混乱,只能匆匆下葬。这种临时下葬,被称为权殡、权厝,按照风俗,后来再归葬故里,或另造新阡,正式安葬。从权殡到归葬,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几个月,长者几十年,通常以两三年居多。从“至今”和“又一年”来看,赵秉文权殡时间已经较长。诸家年谱将之系在天兴二年,当时元好问还在去聊城的途中,奔命不暇,不可能有“门生白首浑无补”的心思。笔者以为该诗最早作于天兴三年。元好问感慨,赵秉文的子孙没有能力为他建造新坟举行正式的葬礼,而作为他的老门生,自己清贫卑微,也无力报答座师,不能给座师应有的礼遇。“陆氏庄荒”,用唐人崔群的典故。崔群担任宰相,享有清名,他夫人劝他购买些庄园田产,他不以为然,说他主持科举考试录取的三十名进士,就是他三十所“美庄良田”。夫人立刻反唇相讥:您是陆贽丞相的门生,按照您的说法,您是陆氏的一方良田,这么多年,您给了陆先生什么呢?在我看来,陆氏这方良田早就荒芜了。说得崔群惭愧难当,郁郁不乐。元好问借此典故哀悼恩师,同时抒发自己未能报答恩师的愧疚之情。 思念亲人和家乡,是元好问聊城诗歌的又一主题。如《梦归》:“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东流。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萧萧风雨秋。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虀盐万事休。”元好问日夜盼望能回到家乡与兄弟相聚。其他如“白屋寒多爱夕曛,静中归思益纷纷”(《白屋》),“恨我不如南去雁,羡君独是北归人”(《喜李彦深过聊城》),也都体现了家乡之思。
聊城时期,元好问痛定思痛,除了继续写作诗歌,他觉得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有责任抢救、保存一代历史文化,所以,从这时起,元好问开创性地搜集与整理各类文献,他逐渐由单纯的诗人转变为更加综合的文化人。
首先,他利用诗人的特长和丰富的积累,开始着手编纂金代诗歌总集《中州集》。据《中州集序》,在上一年的围城之中,冯延登、刘祖谦就劝说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当时无暇顾及。到了聊城之后,“杜门深居,颇以翰墨为事”,他再次想起冯、刘二人的建议,就开始抄录记忆和交游所得的诗歌。这时正巧商挺将其父亲商衡的手抄本《国朝百家诗略》(魏道明编,商衡补益)带到东平,送给元好问。元好问将自己所编与之合而为一,成为《中州集》。《中州集序》写作于天兴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中州集》还没有最终完成,但应该完成了前七卷一百位左右诗人诗歌的编纂工作。从五月中下旬到达聊城,安顿下来,大概六七月份开始着手编纂事宜,很快就完成这么多诗歌的编写,说明元好问非常重视此事。其原因如他自己所说:“念百余年以来,诗人为多,苦心之士,积日力之久,故其诗往往可传。兵火散亡,计所存者才什一耳,不总萃之,则将遂湮灭而无闻,为可惜也。”诗人们心灵相通,惺惺相惜,元好问此举为保存金代文学、金代历史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其次,整理家藏的陆龟蒙《笠泽丛书》。元好问有不少藏书,从汴京带到聊城再带到冠氏县,“故书堆满床”(《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三)。他家收藏了两个版本的《笠泽丛书》,差别较大。早在担任内乡县令期间,麻革、张澄就希望他“合二本为一”,却一直拖了下来。天兴三年四月,元好问终于着手校订二本,并写了篇《校笠泽丛书后记》。文中除了交代整理过程外,还对陆龟蒙诗文做出一番评价,承认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
其三,撰写《南冠录》。以“南冠”命名,突出金王朝遗民的角色,其中有他的先世杂事、本人行年杂事,还有先朝杂事。所谓先朝,当指刚刚灭亡的金哀宗时期。可见《南冠录》是部家族史兼部分杂史性质的著作,虽然不是很正规的史书,但元好问写得极其严谨认真,声称“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学东坡移居八首》其六)。元好问将它当成为后代提供可靠史料的信史。他很严肃地告诫子侄们,一定要重视此书,家置一通,“违吾此言,非元氏子孙”(《南冠录引》),说明他的史学意识正在增强。天兴二年,元好问作《故金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重复一年前在《聂孝女墓铭》中所列“死而可书”的人员名单,进一步申明保存历史的用心:“他日有以史学自任者出,诸公之事未必不自予发之。”
元好问在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的同时,还出现了另一个新变化,就是喜欢品评文艺。这种艺术活动给他聊城羁管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中州集》作者小传和《校笠泽丛书后记》中,都有较多的诗文评论。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在天兴三年的几次文艺活动。
三月二十一日,元好问与李天翼一同观看完颜璹所藏的书画珍品,作《密公宝章小集》。元好问深情怀念这位女真贵族,从其导源东北写起,写到汴京城内皇家的风流余韵,特别欣赏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承平故态”:“悲风萧萧吹白杨,丘山零落可怜伤。承平故态耿犹在,拂拭宝墨生辉光。恰似如庵连榻坐,一瓯春露澹相忘。”末尾还以长长的自注,记载完颜璹的藏品及其有关见解。全诗洋洋洒洒,健笔纵横,直逼韩愈、苏轼等人,能体现元好问七言古诗的成就。
三月二十三日,元好问欣赏一些金代名家书法作品,作《跋国朝名公书》。他用四个不同的比喻,分别形容任询、赵沨、王庭筠、赵秉文等人的书法,如评价赵秉文的书法“如本色头陀,学至无学,横说竖说,无非般若”。然后又列举其他书法家,对不在其中的党怀英,也不忘评价,认为缺少党怀英,就像建安时期的西园雅集缺少曹植一样,是个重要遗憾。这篇跋文纯粹谈艺,一语不及时事,充分体现了元好问的书法鉴赏力和语言表达力。
十月,元好问自编《遗山新乐府》。所谓“新乐府”,意味着之前已有一部词集,此时又编新作,大概闲来无事,暂且做个阶段性总结,借机阐发自己的词学见解。他的《遗山自题乐府引》没有交代编纂缘起、收录数量之类常规内容,开篇以黄庭坚、陈与义等人词作为例,阐释言外之味,“不传之妙”,然后以肤黄肪白的美味烤鹅来形容词的言外之味,生动形象。末尾虚拟与某客的对话,诙谐调笑,某客希望元好问能评价一下自己的词作,与秦观、晁补之、贺铸、晏几道相比如何?元好问洒脱地笑而不答,只是拍拍某客的后背,说笑道:“那知许事,且啖蛤蜊。”从中可见元好问对自己的词作非常得意,隐然以苏、辛传人自期。这篇序文轻松活泼,完全没有南冠生活的痕迹,俨然是位谈笑风生的艺术家,说明聊城后期元好问的生活和心情有所好转。
聊城时期,元好问还有一些交往应酬活动,与一些患难之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对未来产生了一定影响。譬如徐世隆是元好问在尚书省的同事,“幞被三年同舍郎”,北渡后在东平严实幕府担任掌书记。天兴三年春,徐世隆路过聊城,专程看望元好问,在聊城盘桓二十来天。临别时,元好问以诗送行,题为《徐威卿相过,留二十许日,将往高唐,同李辅之赠别》(二首),现引其二如下:
东南人物未凋零,和气春风四座倾。但喜诗章多俊语,岂知谈笑得新名。二年阻绝干戈地,百死相逢骨肉情。别后相思重回首,杏花尊酒记聊城。
元好问对年轻的徐世隆出任新职,不但不以为意,反而热情赞扬,以东南人物相许。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称赞陆机:“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世说新语·言语》称赞贺循“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徐世隆为陈州西华(今河南西华县)人,西华在汴京东南方,所以称他为东南人物。“谈笑得新名”,称赞他轻轻松松地获得严实的赏识。颈联最为深情,他们在百死一生之后,能在他乡遇故知,自然慨叹不已。元好问喜欢杏花,喜欢饮酒,末句将两者糅合在一起,形成特色鲜明的美好记忆。四百多年后,清人查慎行东昌道中》还化用此句:“辜负遗山诗句好,杏花开后过聊城。”元好问得到严实父子的关照,或许与徐世隆相关。此外,元好问聊城期间还与李天翼、李杲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元好问后来应李天翼的邀请,得以畅游济南;两度病重,幸得国医李杲及时治疗。
金王朝灭亡,元好问仕途中断,从此不再出仕新朝。沒有了官场事务,没有了出处纠结,元好问有了更多的闲暇和自由,能够致力于多方面的文化活动,包括诗词写作,碑志文及其他应用文写作,继续完善《中州集》,撰写金代野史,传道授业,编纂《唐诗鼓吹》,等等,最终如《金史·元好问传》所说:“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一代宗工,从聊城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