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独特的“种菜诗”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以“种菜”为“隐逸”代称,其实大都是菜翁之意不在菜,而是营造种菜所在乡野大地和山林为伍的隐逸气息。元明时王逢的《菜亭四咏》也是如此,是他在焦糊般的战乱中求生的一种反映,只是他更注重艺术的表达。
  关键词:王逢 种菜 情志 隐逸
  古人以“菜”为接地气的“隐逸”代称。《菜亭四咏》是元末明初江南著名诗人王逢的“咏菜”诗。菜翁之意不在菜,而在于和菜所在乡野大地与山林为伍的隐逸,历来如此。王逢的《菜亭四咏》也是如此,不过是他在焦糊般的战乱中求生的一种反映,只是他更注重艺术的表达。
  一
  《菜亭四咏》诗中所提及的黄独、蕨、黄精和莼是诗中咏诵的主体,这是诗人当年“菜亭”所种之“菜”。诗人咏诵的诗篇很多,为何咏诵“菜”?要先看看他的生活。
  元朝王逢(1319-1388),字原吉,号梧溪子、最闲园丁、席帽山人,江阴横河(今张家港市闸上村)人,避乱于淞,复徙上海。《新元史》《明史》都称他才气俊爽,工诗。清光绪《江阴县志》称王逢著《梧溪集》“题咏多离乱时忠孝节烈事,足称史诗”。
  有《梧溪集》七卷诗作的王逢,处于元末明初的改朝换代之際,此时正当元明鼎革,“元末至正年间相继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整个国家处于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下”。张士诚与朱元璋交锋最激烈的争战地之一恰是王逢所在的吴地。王逢感受到的是“频年丧乱苦,莫甚我乡土。连村十万户,存者仅可数”。惨烈的杀戮与社会剧变,弱质文人只能远避“隐居”,王逢不断徙地隐居。元至正十五年,王逢携家人避居无锡梁鸿山,不久迁至松江之青龙江镇,后择地乌泥泾避居。他一再迁徙,固然是在遍地焦糊的动乱中寻找一块安定的绿洲;也不能不看他到上海、嘉兴、诸暨等地方便结交包括名倾东南的各类文人,也应是动因,以致与黄公望、倪瓒、陶宗仪、秦裕伯、杨维祯等都有深浅不等的交往。而在此之前,王逢在家乡长江水滨的横河,与之交流倾谈殊为不便。
  可以想见,王逢生于乱世,他的身影流变可看出那个时代文人亦出(世)亦入(世)的方式。这不仅是明志,也是他在乱世中选择的生活态度;证于现实生活,他的诗与人生完全一致,他曾为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部出过主意,因不听其建议,终至“脱张”。明建政后,朱元璋征召,他以年高而辞,王逢在明朝生活了二十多年,终以元遗民自居,远离血腥的战氛和波诡云谲的政治。
  可见,他所咏诵之“菜”,其意不在“菜”而实在乎“菜亭”这方隐居之地。
  二
  这组风格独特的吟咏蔬菜的诗,不同于一般文人风花雪月之咏,很少见。他为什么对菜咏之歌之,就须看看他诗中的“多种”蔬菜,通过“菜”王逢在诗中抒发了什么。
  第一首,歌黄独。
  其黄独曰:猗欤黄独,质土德玉。惟德惟质,是以有叶有实。凯风至矣,青青始蔓。雨雪既雾,烂其几桉。富贵无常,人或汝忘。予敢食言,长铲在傍。贫贱之光,隐沦之庆。
  黄独,又称黄药子、山慈姑,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块茎。它味苦辛性凉有毒,《本草纲目》谓其能“凉血、降火、消瘿”。这种薯类块茎,乌黑沉甸,泥重块木,原是粗夯之物。作者用了一个“猗欤”——“啊”,赞美它,面貌就显得不一样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原来,它是土性玉德的好东西,美好品质往往朴拙而深藏不露,这不就是主人欣赏的性格吗?从雨雪纷纷,到“青青始蔓”的春风中,枝叶烂漫地成为赏心悦目的清供,变化不居,但品格不变。如有违背心意,忘记初心,总有“长铲”在旁侍候,显出贫贱之中的正气和光明磊落,这正是隐居者追求的品质,不过,人们这时想它还仅是菜吗?
  第二首,吟蕨菜。
  其蕨曰:彼美者蕨,歧蹄而茁。齐鲁之人,谓菜之鳖。雷风发春,竞撷于山。久独不食,神往来于山间。慨昔君子,夷齐园绮。寿考以终,犹愈饥死。饥弗忍师,考终是期。衣薜带萝,聊从而嬉兮。
  蕨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根茎可制淀粉,全株入药。甚至不须这样介绍,因为人们太熟悉它了,包括它的故事。它并非弱质,它不断分枝而茁壮地生长,在当时齐鲁一带(又不止此地)认为它是菜中补品。春时风发,人们竞相采撷它,连长久独居的人,也带着神往来到山坡采取,真要慨叹伯夷、叔齐、东园公、绮里季那些与蕨结缘而又年高的名人了。“衣薜带萝”与草质为伍,聊且游乐吧。一种菜,居然附着那样多的故事,这是关于吃,更是超越于吃的故事。细细想一下,这背后已是用菜标举一种生活的态度。
  第三首,唱黄精。
  其黄精曰:叶之菁菁,如竹叶之青。厥根孔美,食之可以长。朝阳之燠,时雨之沃。君子有之,以备旨蓄。吴之野,土力贫。培隐德,乐弥臻。孰谓芝也,不如薇也。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古医家认为属于芝草之类,因为它得坤土之精粹,所以叫作黄精,中药研究者指出黄精得天地淳精,把它叫作“戊己芝”。把黄精当作一种滋补性中药之外,还可替代粮食而具有日常生活的功用。只是当年更多是作为带有道家意味的药品流行。《神仙传》里,不少老少男女神仙都是通过服饵黄精脱胎换骨走上长生之路的。生活中诗人是清醒的,他把它作为“菜”,包括四咏中的其他菜,都可作为粮食用,诗中也确实看重这一点:“厥根孔美,食之可以长”,“君子有之,以备旨蓄”,可以作为美好食品贮藏,大约就是指此。接下去就有意思了,吴地沙野,即使土质瘠薄,也能培养内在品质使人满足。诗人认为要在这里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达到完善。原来作者在黄精的粗陋普通背后,灌注了他的道德理想呢。
  第四首,诵莼菜。
  其莼曰:莼之洁贞,蕴藻其朋。莼之芳烈,苹蘩其列。日丝日瑰,可羹可菹。君子素贫,念不到鲈。五侯之鲭,太官之羊。鼎折铼覆,溪毛无伤。登我笾矣,荐我先矣。载被我弦,永弗谖矣。
  莼菜,为水生蔬菜,叶片表面生长着一层晶莹透明的胶状物,看上去十分可爱,吃到嘴里有一种沁入心肺的清香,风味独特。可以做汤吃,王逢让莼菜与“蕴藻”(水草)为朋,与“苹蘩”(白蒿即蒌蒿)同列,它并不是多么的金镶玉质,也不是多么高贵的口味。溪边的野菜啊,适生于太湖沿岸的浅水湖滩和沼泽区,王逢所在的横河一带离太湖仅数十里,应是适生宜养之地,当然诗人不会拘拘于吃口,似更看重于养育它的文化与情致。诗人着眼莼之“洁贞”“芳烈”,更多注意其品质。这一提炼,直显作者的眼界。特别《世说新语·识鉴》记了张翰“纯鲈之思”后,它注定成为文人思乡念土的一个优雅符号。优雅归优雅,最后归向是,因为自觉力薄任重,怕“鼎折覆”,必致灾祸,因此要低调谦逊,“君子素贫”——这里是转为“安贫”的代名词了。   三
  咏蔬菜必得熟知其性。王逢之父王惠之筑亭,治圃于“清机园”。他种出来的“金钱塌菜”甘美如酥,引得人争相食之。王逢所咏之菜应是园中所种,与祖母徐氏对王逢的告诫一致:“使汝苟富而玷宗,不若素贫而承祀,薄田敝庐,可粗守也,汝其毋忘。”
  古人写“种菜诗”的如苏辙、陆游等,诗中往往更多地对应着菜作为一种物质需求的满足(如陆游“秋江菰菜喜新尝”;“舌端未享鼻先尝”)和种菜的情趣(如王冕“开花近得香”)以及民生(如苏辙“怅无甘雨困耘耕”)等,甚至致仕回乡后种菜,与诗坛名人唱和,写出这种生态对人的影响。王逢的种菜诗更注重所种之菜喻指的品质,种的过程多为品质的涵养。
  读诗,不能忽视作者咏诗的背景,这些诗人都不执着于仕途,他们的标志性事件是种菜,或认同种菜。因而,种菜诗不在乎“种”菜的过程,而在于“种”的心态,是一种心灵的涵养与调节,一种诗化的劳动的发现与追求。在这种田园生活中,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相反它以现实,即经济为前提,独辟蹊径,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四咏”从体式上看是“咏物诗”。它托物言志,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描摹中体现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可说是作者的自况。特别的是,这种雅趣源于《诗经》和《楚辞》中大量野菜的吟咏,作者接续经典而隐隐有古意,表现的古君子之风。成为本身的一个特点。种菜诗一般都不表现种菜,而是表达那种安于种菜又见性见志的情志,境界一般较高。
  咏物诗在于引申,正如明屠隆认为的,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四咏”很自然地将题内之意引申至题外之旨,这是无须指明的一种象征手法,表现在诗中既是整体象征,“菜”不仅是象征咏诵的对应物,也总体象征一种生活态度。同时,在引申中还分别用了单體象征,如“黄独”象征土拙而美好的品质,蕨、黄精、莼均象征了美好的品质。这种象征虽没有直接达于目的,却将咏物诗推到了非一般的境界,不能不说高明。
  其次,王逢《掖还乡》中“发春忻在望,荐祖五辛盘”的“五辛”,相当“五菜”,“菜亭”之“菜”虽也有这类,细看全诗,却又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它不太对应“四咏”之“菜”,可见他更在意菜之外的寓意。
  诗总有喻指与寄托,古人香草美人,多借植物出之,这个传统王逢继之。作者在这里很明显以植物为托,表明他“托”出的意思。除了这一层的考虑外,就是体会诗的魅力。例如诗中之菜,可食,但不仅是饱肚之物,而且被诗人进一步抽象成一个意象,造成诗中意象的丰富。又如这些“菜”,多药性,是否诗人别具只眼,想用它医治人生或心头之创——看其所诵之“菜”似也兼有药石人间之意,这自可意会。这开放性的“留白”,增加了诗的内涵。
  第三,诗虽写得质朴,但并不意味着直白。《菜亭四咏》用了多种手法。诗为古风,并非格律严谨的诗,但却符合诗的正义。从诗之为诗起,直抒心胸的诗似乎更像诗。这四首也的确不像别的诗那样,在工整中见出手段,却见胸臆,见志趣。感叹用语“猗欤~至矣”“矣~予敢”“慨昔”“孰谓”,更见其情志。而诗于无形中化用典故,增加了诗味,“夷齐园绮~莼鲈之思”、“鼎折觫覆”等使诗更具文化意味。还应当看到,诗的表达不动声色,贬褒却蕴于其中,对所吟诵之“菜”自然是一种标举,而在具体的吟诵中对所含的内质,如对“菜”的推崇,对“鲈”“五侯之鲭~太官之羊”的不屑与排斥,显示了诗人甘于清贫自守,不欲与之为伍。
其他文献
摘要:陈谦非常有限的短篇小说从不同的视角触摸人生的困境,题材新,开掘深,探索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密码,这是她短篇的重要内核。  关键词:短篇小说 透视生活 短篇的艺术  理工科出身的陈谦,在美国硅谷打拼多年之后忽然悟到:硅谷那一波高过一波的喧嚣,让当初出校门的她有窒息之感,于是试图通过写作辨别内心的种种迷茫。新世纪之初,她出版了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此后她的长、中、短篇均收获丰硕。她尤其擅长在中
期刊
世上有些作家是可有可无的,但在北美的华文文坛,有一个作家却是无可取代的。从她开始执笔,就一直紧贴着海外移民的生命轨道,吸收着新大陆的雨雪光霓。即使是在新世纪的很多海外作家都开始了“回归中国书写”,她依然在移民文学的地心隧道里穿梭。她的作品,始终受到海外读者的高度关注,成为当代新移民文学的代表性经典。这个奇异的存在,就是陈谦。  虽说喜欢写作的人多少都有些来自家庭的故事,但陈谦成为小说家确实有些意外
期刊
摘要:旅美作家陈谦中篇小说《无穷镜》描写硅谷华人高科技创业者的日常生活和追逐梦想的苦乐进程,展示数码世界昼夜不息的没有硝烟的战事,也揭示出不同风云人物各自不同的隐忧伤痛。《无穷镜》把一个更新奇更具有象征意义的硅谷故事端在世人面前,让读者重新咀嚼硅谷的生活标杆与个人的生命价值,以及时时处处缺失安全感而陷入尴尬境遇的无奈。  关键词:《无穷镜》 数码世界 生命价值 人类命运  新年伊始,在硅谷南端静谧
期刊
1991年离开中国大陆辗转定居加拿大,由于种种原因,在最初的许多年,我一直消失于北大师友同学的视听之外。尽管如此,大家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存在于我心中,鲜活清晰,从不曾有丝毫的褪色模糊。不过,这种“存在于心中”的“存在”是十分独特的。国内的老师同学之间,多少有开会、校庆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就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很容易找出个理由凑在一起搓上一顿;退一万步说,就算见不上面,至少即时的“靓照”还是可以通过各
期刊
摘要: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由旧学转型为新学的过程,经历了批判、解构、亵渎,也经历了无知和全民狂欢。现在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消解和解构能否成为一种价值?历史的经验是,没有明确价值指向的学术研究不是正常的、健康的学术研究。走出困惑,以建构代替解构,以建设的心态面对未来。  关键词:学术转型 经学 西学 新学  中国进入20世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完全可以称得上“天翻地覆慨而
期刊
真是一部说不尽的《历代名画记》!读《历代名画记》的卷二,又涉及若干重要的理论问题,可以从美学角度阐发其价值所在。  一  其中的第一节《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提出了研究画史的几个基本要素:一是考察画家之间的师资传授关系;二是论画与绘画要把握南北地域之别与时代差异。这几个问题具有以往的画论家都不曾具备的深刻历史感。  张彦远在这一节中,明确提出“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的美学命题。这在画论史上
期刊
摘要:《寻找伊甸园》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叙事视角却采用以主人公余丹逸的见闻为主的限知视角,余丹逸在小说中还起到了串联情节的线索人物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叙述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故事时,有效地增强了悬疑气氛和出人意料的阅读效果。作者希望通过对整个大中华地区移民悲剧的描写,表现整个华人移民群体的离散悲情以及“原乡与新土”的复杂情结下的新身份认同。  关键词:《寻找伊甸园》 陈浩泉 叙事视角 人物设置 身份
期刊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张仃隐居在京郊门头沟自己设计的石头房子里。此时他已放下画笔,不再过问画坛是非,凡是去拜访过的人,定能看到这番景象:一位白发老人坐在临窗的藤椅上,抽着大烟斗,独自沉思,案几上放着一撂《鲁迅全集》。据夫人灰娃介绍,张仃经常喃喃自语的一句话,就是:“还是鲁迅的好。”确实,就人格的孤迥高迈,人品与艺品的高度统一,张仃与鲁迅有许多相似。然而,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伟大的文学家,杰出
期刊
摘要:在《双蕖影》等小说里,张春莹都将语言打磨得特别精致,比如喜爱短句,善于遣用动词、形容词,让叙述变得特别清晰,富于节奏感,人物性格形象也得到很好的呈现。传统古朴、藏着江南氤氲气息的小说语言是张春莹《双蕖影》最大的魅力,但这种语言也限定了小说的思想力度。  关键词:小说 语言 古典气息 思想表达  对于张春莹的长篇小说《双蕖影》,其故事特别吸引人,我的阅读过程很是惬意;小说叙事也很是细密、流畅,
期刊
袁运甫先生是一位融贯中西、博采众长的多面手。吴冠中先生在谈到他的艺术学习时说:“袁运甫似海绵,他吸收一切养分”,“他精力充沛,贪食,又有一个强劲的胃,善于消化。”这段话形象地描绘了袁运甫先生如饥似渴的学习与研究状态,袁运甫先生用他那强大的胃“消化”知识,吸纳养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艺术高度。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荷花这一绘画题材,并开启了他研究荷花的生长规律、探寻荷花的审美意蕴以及创造独特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