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让物理课堂“活”起来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活起来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应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让课堂“活”起来尤为重要。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要让课堂的氛围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知识的应用活起来。2013年5月,我参加了重庆市物理青年教师赛课比赛,授课的内容是《做功的快慢》。在这节课上,我努力尝试着让课堂“活”起来,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一等奖。现将具体的做法整理如下,以便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让课堂的氛围活起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反之,枯燥、乏味、沉闷的课堂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厌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或采用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片断一:感知做功的快慢
师:生活处处有物理,事事留心皆学问,瞧一场精彩的爬杆比赛开始了。(播放自己拍摄的一段视频,视频中胖、中、瘦三个同学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爬杆开始,体重瘦小的同学爬得很吃力很缓慢,而体重较重的同学却爬得轻松自如。)
视频中三位同学表情风趣幽默,动作夸张,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堂立刻就活跃了起来,我顺势提了2个问题:在爬杆时谁克服重力做的功最多?做功的时间呢?那你觉得做功有快慢之分吗?自然引入课题。
片断二:比较做功的快慢
师: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搬运矿泉水的比赛(从地上搬到桌面上)比赛要求:每组派一名同学来搬,每次只能搬运一瓶。
(本环节共进行了三场比赛,第一场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搬运的瓶数),第二场是在做功相同时比所用的时间,第三场是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理念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本环节采用比赛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学,整个课堂氛围紧张、刺激、热烈,有搬运者的激烈竞争,有小组同学的呐喊助威,还有获胜后的阵阵掌声。通过比赛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了做功有快慢之分,明确了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影响做功快慢的两个因素,为引出功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由于缺乏思考,缺乏思维的碰撞,学生记住的只是一个结果,很难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兴趣逐渐散失,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要实现课堂的活跃,其本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让课堂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片断三:功率概念的建立
师:在第三次搬运矿泉水的比赛中,他们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时间都不同,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生1:功/时间
生2:时间/功
师: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用功比时间算出的是每秒钟所做的功,用时间比功算出的是每做1J的功所用的时间。
师:你觉得那一种比较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呢?
生4:第一种,因为第一种是比值较大的表明做功快,第二种是比值较小的表明做功快。
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悟了“比值”研究方法,明确了第一种比较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功率概念的建立自然水到渠成。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些“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三、 让知识的应用活起来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更好理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片断五:测举哑铃时的最大功率
师:生命在于运动,请同学们把哑铃举起来,跟着老师的节拍动起来,1、2、3、4,2、2、3、4……
师:如果想要测出举哑铃时的最大功率,该如何测量呢?请小组同学针对下面几个问题交流讨论一下。1、实验的依据是什么?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4、如何测量? (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案,在汇报中进一步完善,最后实际测量)
在实际的测量中,学生学会了测量功率的基本方法,巩固了功率的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片断六:估测功率
师:除了实际的测量,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估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估测出中考跳绳时的功率吗?(播放学生跳绳的视频)
师:电梯是我们上下楼的好帮手,这是老师回家乘电梯从1楼到6楼的情景(播放视频),你能根据这一情景和电梯铭牌上的信息(如图1),估测出它运行时对人做功的最大功率吗?
通过让学生估测生活中这些功率的大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估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说过,物理学本是很有趣的,我们千万不要将“活”的物理学教成没有血肉的骷髅。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好物理学科这一特点,牢牢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到“活而不乱、形散神聚”。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活起来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应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让课堂“活”起来尤为重要。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要让课堂的氛围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知识的应用活起来。2013年5月,我参加了重庆市物理青年教师赛课比赛,授课的内容是《做功的快慢》。在这节课上,我努力尝试着让课堂“活”起来,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一等奖。现将具体的做法整理如下,以便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让课堂的氛围活起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反之,枯燥、乏味、沉闷的课堂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厌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或采用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片断一:感知做功的快慢
师:生活处处有物理,事事留心皆学问,瞧一场精彩的爬杆比赛开始了。(播放自己拍摄的一段视频,视频中胖、中、瘦三个同学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爬杆开始,体重瘦小的同学爬得很吃力很缓慢,而体重较重的同学却爬得轻松自如。)
视频中三位同学表情风趣幽默,动作夸张,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堂立刻就活跃了起来,我顺势提了2个问题:在爬杆时谁克服重力做的功最多?做功的时间呢?那你觉得做功有快慢之分吗?自然引入课题。
片断二:比较做功的快慢
师: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搬运矿泉水的比赛(从地上搬到桌面上)比赛要求:每组派一名同学来搬,每次只能搬运一瓶。
(本环节共进行了三场比赛,第一场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搬运的瓶数),第二场是在做功相同时比所用的时间,第三场是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理念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本环节采用比赛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学,整个课堂氛围紧张、刺激、热烈,有搬运者的激烈竞争,有小组同学的呐喊助威,还有获胜后的阵阵掌声。通过比赛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了做功有快慢之分,明确了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影响做功快慢的两个因素,为引出功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由于缺乏思考,缺乏思维的碰撞,学生记住的只是一个结果,很难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兴趣逐渐散失,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要实现课堂的活跃,其本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让课堂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片断三:功率概念的建立
师:在第三次搬运矿泉水的比赛中,他们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时间都不同,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生1:功/时间
生2:时间/功
师: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用功比时间算出的是每秒钟所做的功,用时间比功算出的是每做1J的功所用的时间。
师:你觉得那一种比较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呢?
生4:第一种,因为第一种是比值较大的表明做功快,第二种是比值较小的表明做功快。
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悟了“比值”研究方法,明确了第一种比较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功率概念的建立自然水到渠成。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些“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三、 让知识的应用活起来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更好理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片断五:测举哑铃时的最大功率
师:生命在于运动,请同学们把哑铃举起来,跟着老师的节拍动起来,1、2、3、4,2、2、3、4……
师:如果想要测出举哑铃时的最大功率,该如何测量呢?请小组同学针对下面几个问题交流讨论一下。1、实验的依据是什么?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4、如何测量? (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案,在汇报中进一步完善,最后实际测量)
在实际的测量中,学生学会了测量功率的基本方法,巩固了功率的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片断六:估测功率
师:除了实际的测量,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估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估测出中考跳绳时的功率吗?(播放学生跳绳的视频)
师:电梯是我们上下楼的好帮手,这是老师回家乘电梯从1楼到6楼的情景(播放视频),你能根据这一情景和电梯铭牌上的信息(如图1),估测出它运行时对人做功的最大功率吗?
通过让学生估测生活中这些功率的大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估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说过,物理学本是很有趣的,我们千万不要将“活”的物理学教成没有血肉的骷髅。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好物理学科这一特点,牢牢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到“活而不乱、形散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