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生活化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y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生活化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在采取健全有效的教材整合措施,保证课堂教学和教材之间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融入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建立更加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维度开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生活化教学;现状;对策
  近年来,体育中考越来越受到家长、社会以及学校的关注,其缘由是中考体育成绩的高低真的可以影响一名学生的升学轨迹。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提高体育课堂参与度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好事,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利因素,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发生了走味的现象。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一些学校和体育教师走入了急功近利的误区,导致体育背离了初衷与本质。体育的本质是属于生活的,然而机械化、专业化成为当下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其实学生渴望轻松愉悦的课堂,作为体育教师,虽无力改变大的教育环境,但可以从自身着手,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改变练习形式等加以提升。体育教学生活化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在采取健全有效的教材整合措施,保证课堂教学和教材之间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融入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构建更加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笔者对生活化教学开展了相关实践,深感此法意义重大。基于了解、交流与共享的初衷,笔者对所在片区9所初中学校体育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上的实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情况
  笔者对所在片区的临平一中、临平三中、临平五中、运河中学、乔司中学、信达中学、树兰中学、星桥中学及城东中学等9所初中学校共计4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维度及相关数据如下。
  (一)不同年龄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的年龄整体集中在26~35岁之间,以中青年为主。这也体现了近年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的基本走向,即逐渐趋于年轻化。在是否能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加以选择运用上,有70%(28人)的体育教师选择“是”,有22.5%(9人)的体育教师选择“偶尔运用”,有7.5%(3人)的体育教师选择“否”。其中,在70%选择经常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体育教师中,35岁以下(包括35岁)的教师比例为57.14%(16人),35岁以上的教师比例为42.85%(12人)。这一数据说明年轻人成为体育生活化实践的主力军,这与年轻教师的思维较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创造力和思维延伸水平等相对较强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二)不同教龄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情况
  9所学校40名体育教师中,10年以上教龄的人数比例为85%(34人),超20年教龄有17.5%(7人),5年教龄以下的比例为15%(6人)。可以看出,对于生活化教学比较热衷的体育教师中,10年教龄左右的占主体。其原因有二:其一,10年教龄左右的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思维和教育模式影响程度不深,依旧保留着较为新颖的教学热情,尤其是在课改中新教师更加容易接受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能更好地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体系中;其二,这批教师正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对职称还是评优都比较上心。
  (三)不同课改认知水平下生活化教学的情况
  对9所学校40名体育教师关于《新课程标准》的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认同的教师比例为95%,不认同的为0%,无所谓的占5%;系统了解《课程标准》的教师比例为7.5%,较了解的教师比例为65%,不了解的占35%。从这些数据来看,40名体育教师对于《新课标》还是给予了认可,相信新课程相关教育理念会对其教学行为优化给予帮助。因为,教师在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能有效对《课标》认知结构进行处理。就生活化教学而言,教师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其与其他教学策略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在问及《新课程标准》对于实施生活化教学有无影响时,有65%的教师认为有,15%的教师认为影响不大,20%的教师认为没有。
  (四)不同基础设施环境下生活化教学情况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学校教学器材差距也会导致课堂教学升级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尤其是一些教学器械较为落后的学校,不能建构完整且有效的教学框架体系,就更难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教学完整性方面也存在失衡的可能性。对9所学校40名体育教师就场地器材是否满足日常教学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够用的教师比例为22.5%,认为基本满足的教师比例为32.5%,认为很充足的教师比例为12.5%,认为勉强对付的有32.5%。而在场地器材与实施生活化教学有无关系的调查中,有82.5%的教师认为无直接关系,17.5%的教师认为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从调查获取的数据分析来看,体育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与实施者的年龄、教龄、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知和学校的基础设施等都有关联性。
  二、体育教学生活化实施的对策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一)立足教师理念点,构建生活化教学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将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认知等多个维度特点有效地融合到教學设计中。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将生活化因素和教学过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更加具有生活画面感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这一切都需要体育教师从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开始。
  (二)立足教师成长点,深析生活化教学
  实施生活化体育教学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体育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能力。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专业化培训,保证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信息,通过分享和教学互动的方式拓宽教师视野,确保教师能学习到更多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其次,学校要对基本培训项目进行集中考核,只有有效的考核才能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确保培训的实际价值。再次,要将绩效考评项目和考核分数结合在一起,在教师之间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提高体育教学地位的同时,保证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最后,学校要结合实际搭建推介平台,从而让好的经验与做法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立足导入作用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导入环节不仅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更是学生进入学习注意力集中的开始,其设计是否得当,对于学生兴趣和关注点的激发意义重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既有经验对于后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理论,体育教师在教学开始的导入环节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加以引入。体育课不同于文化课,很多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因此,多媒体等直观性较强的导入手段因设备、场地等限制极少运用,语言描述性的导入策略成为体育课导入策略设计的主要形式之一,例如提问式导入策略。
  以“鱼跃前滚翻”教学导入为例,可以采用下面的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假如你身处的一楼教室发生了火灾,教室的门又打不开,你会如何逃生?”
  (根据学生的议论与情感提出下面的问题。)
  师:“那么,现在只允许你们从窗户这唯一的求生通道逃出去,你会采用什么样动作方式呢?”(观察学生的变化,适当留出讨论的时间。)
  师:“假如你从行驶的汽车上掉下来,如何才能让自己减轻伤害呢?”(做出比较惊悚的表情,适当提升音量以渲染气氛。)
  师:“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见老师所描述的上述场景,答案就是熟练地运用‘前滚翻’。(情绪亢奋,声音增大。)这也是今天我们共同要学习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练习吧!”
  教师讲解示范后并组织学生模拟练习,如图1。
  上述导入设计是利用了前滚翻运动技术在生活中求生时的价值,其实还有很多的运动技术都有同样的功效,如攀岩运动、定向运动等等。当然,类似的语言性导入策略还有故事导入、名人轶事导入、典型事例导入等。关键是体育教师要对其进行认真准备,要从生活化的角度去分析教材,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集中的整合和优化,选取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作为课的导入内容。在导入设计上,体育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才能保证教学导入设计策略能充分融合生活经验以及体育常识,保证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最佳契合点,保证学生在找寻出真实性生活体验时能感受到参与学习带来的价值与作用。有效地进行生活化的导入策略设计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生活等情况的了解,因为这些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学生生活体验的差异性。
  (四)立足内需迫切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内需达到一定程度后,所给予的教育行为在成效上会很高。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的一种过程,只有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效率与教学效率才会更高。因此,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找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内需迫切点,从而发挥内需与外加的双重作用。学生内需的迫切点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不懂、不会、不活上:所谓“不懂”就是对新知不了解,“不会”是对技术动作不掌握,“不活”是对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运用上的不灵活。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后滚翻是较为重要的体育教学动作,若是教师利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尽管能对教师的动作要领加以重复操作,却并不能提起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草草应付了事的情况。因此,教师要能将教学内容和平时生活中的动作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需迫切点。如,让学生想一想一个人在倒着走时被东西绊了一下,后面会出现什么动作。之后,课上让学生倒着走试一试,后面设置一些障碍物,如矿泉水瓶。在体验后,学生会认识到后滚翻动作技术学习的价值与作用。
  再如,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动作学习中,因手指的方向不对会经常吃“萝卜”,因此一些女生对此运动产生畏惧心理;也有一些学生因对击球、用力和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这一系列动作领悟不够,从而造成错误动作。对于这些情况,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进入教室或回家时如何用双手推门,从而对推与拨的动作差别加以感悟。具体练习时,可以利用墙壁进行上手传球动作的练习,如在墙上划出相应的标志以巩固手型;也可以让学生躺在垫子上对胸前的固定排球(可以用线绳或橡皮筋,也可以根据学生力量情况将排球换成足球或篮球)做传球动作练习。
  类似上述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体育教师要善于收集、善于联系和善于实践,同时,学生也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和善于总结。
  (五)立足氛围营造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这是不争的事实。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实施生活化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整合生活化元素的实际价值,从而保证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师可以设定一些代入感较强的生活化情景,保证学生在此情境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激发求知欲。
  例如,耐久跑是体育运动中一个非常关键性的运动项目,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从学生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对这项运动并不喜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那就是课堂上所采用的传统练习方式。如果体育教师能夠在学校附近选取适宜的区域进行耐久跑练习,从传统死板的课堂教学中跳脱出来,可以想象参与练习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反馈;也可以在景观区域内进行耐久跑项目测试,在沿途设置路标,并且将不同的目的地制作成提示卡片,引导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完成练习。笔者以校园为范围设计了一张以“秋收”为主题的耐久跑练习导航图,具体如图3所示。
  根据学生的耐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三组,每一组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组的同学需要先去A点捡拾一个土豆(网球),然后去B点带回一捆稻谷(垫子),最后去C点捡拾一个桔子(乒乓球)回到集合点;第二组的同学先去D点捡拾一片银杏叶,然后去E点拿一个番薯(乒乓球拍),最后去F点拿一个西瓜(足球)回集合点;第三组的同学先去G点拿一根萝卜(羽毛球),然后去H点拿上一捆麦子(垫子),最后去I点拿上一个冬瓜(篮球)回集合点。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形式,最终以收获农作物的多少判定名次。   (六)立足知识实践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后能在生活中具体践行,这也是终身体育的目标。体育知识中不仅包含实践性较强的运动技能知识,而且包括一些养生保健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肩负着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肩负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使命。因此,如何将现有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成为生活化教学的重点。
  例如,为什么运动后不能马上吃冷饮?为什么运动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脚踝受伤后可以马上揉按吗?耐久跑测试中出现恶心、头晕、四肢酸痛,这是为什么?如何应对?运动中出现运动性腹痛如何处理?影响速度的两大因素是什么?等等。
  再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结合生活中“切西瓜童谣”加以完成,以起始动作为例:“我有一只大西瓜(教师示范并引领学生在胸前做双手抱球动作),我把它来一切二(一只手作扶西瓜狀的动作,另一只手作刀状并作缓慢地向下劈的动作),你一半来(双手同时向左做捋的动作)他一半(双手同时向右做捋的动作),我自己没了、没了(两手做慢慢抖手腕的动作)。”
  (七)立足课后拓展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除了要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体系中渗透生活化元素,还要保证这种学习行为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升。课后体育作业是课后知识与技能的拓展点,也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抓手。
  例如,在完成篮球运动教学后要求学生在课后选择不同种类的球(大的、小的、有弹性的、轻的、重的等)来练习运球,从而体会不同球所带来的运球手感。同理,在完成快速跑教学后,让学生课后在不同场地上进行练习,如斜坡路面上的向上跑和向下跑的区别与体会,草地上的低草和高草的区别,水中的浅水区和深水区的不同效果,等等。
  (八)立足资源整合点,丰富生活化教学
  在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后,要将其及时地收集与存储,为以后实现教学升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通过完善教学资源为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目标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践行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教学实际效果。作为体育教师,要积极收集有关生活化的体育教学资源,梳理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典型的教学案例,积极开展组内体育教师间的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与校外保持信息的畅通,从而不断丰富与完善体育生活化教学资源库。
  综上所述,教学生活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生活化体育教学策略要尽量和教学内容相契合,要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从生活元素和常态化教育中吸收有效的灵感。总之,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之路还很长,需要体育教师不懈地坚持与努力。
  【参考文献】
  [1]梁丽琼.生活化教学让体育学科本质卓现[J].基础教育参考,2017(21):69-71.
  [2]成建,黄芳,黄俊.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J].新校园(中旬),2017(09):87.
  [3]李辉.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分析[J].新课程(下),2017(08):170.
  [4]周丹.中职体育教学中趣味情境的创设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75.
  [5]孙华忠.体育课堂生活化教学例谈[J].中华少年,2017(20):206-207.
  [6]陈超能.体育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应对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18):110-112.
  [7]李浩然.学校体育生活化教学模式[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2):130-131.
  [8]张兆杰.生活化教育视角的中学体育课堂构建[J].学苑教育,2016(24):26.
  [9]王莉敏,王勇.生活化教学: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J].教学与管理,2016(30):95-97.
  [10]毕言辉.“体育教学生活化”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9):121,123.
  [11]张勇卫.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四个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6(04):22-23.
  [12]董富秋,武磊.体育教材生活化例析[J].体育教学,2015,35(09):17.
  [13]毛振明,张媛媛.论“体育教材生活化”的含义与方法[J].体育教学,2015,35(09):10-12.
  [14]张胜敢.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8):86-88.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引领”下的高三历史复习课:首先,阐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的长处;然后,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了“问题引领”下的高三历史复习课的主要路径选择;最后,指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探究;历史;复习课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开,大疑则大进。”这里的“疑”就是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能
【摘要】把学校开展的活动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可以让活动更加深入、有效。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磨合已成必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找准学科教学的关联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主题单元课文与活动相结合开展活动,丰富生活阅历,丰富情感体验。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融合生活;整合学科;结合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摘要】文章在分析分层教学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基于班级授课制的分层教学模式,以解决独立学院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班级授课制;分层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  一、引言  独立学院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计算机课程采用
【摘 要】《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所以,教师要成为那支火把的点燃者,用智慧和爱心点亮孩子的心灵,他们未来的路才会温暖、才会敞亮。  【关键词】智慧 爱心 心灵 教育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毕业那年分配到村小教书,至今已经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一直默默耕耘在乡村教育的育人岗位上,从当初的孩子王到现在的中年老成,一切都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孩子快乐和幸福的相关因素,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一是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二是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效果;三是营造宽松平等的家风,让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关键词】少年儿童;快乐认同;幸福认同;家庭教育  一、研究背景  儿童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基础。儿童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儿童处于什么
【摘要】对于真正从内心热爱足球的人来说,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还包含指挥者的智慧和才智,是11个人团结合作的凝聚力的象征。在紧张的学习之外,足球运动承担着缓解、放松压力的作用,小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的同时,享受着热情奔放、自由快乐的洒脱,因而足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园足球;足球文化;影响因素  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接见FIFA主席詹尼·因凡蒂诺时提出足球运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条明确的教学理论叫“以学定教”。即是将教学活动稳固地定位于学,让学生学先于教,让教学从学生的自学开始,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当今生本教育理念下,文章研究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四步法:“读- 查- 学- 赏”,让学生更快乐积极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读;查;学;赏;小学;语文;学习;主人  一、“读”是指读课题,抓重点,读课文,知
【摘要】文章以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学习故事——“我搭建的万里长城”为例,来反思学习故事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观察求精”“记录求实”“评价(识别)求质”“回应求适”,进而来完善和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学习故事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我搭建的万里长城”;学习故事;实践性反思  自开展“中国娃”主题以来,孩子们对中国的建筑物尤感兴趣,特别是石桥、故宫、长城等。于是我便在建构区投放了废弃的麻将,让
【摘要】文章以仁爱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英语中的某些对话为研究对象,从音乐法、动作表演法和创设情境法三个方面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并说明这些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英语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对话  一、引言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不少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仍然较为普遍存在着重技能掌握、轻素质培养,重学生做事、轻学生做人等功利化现象。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 探索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近年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