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奎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世奎,1985 年生于湖北。201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9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新工笔高研班。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曾举办局中人—向世奎作品展。作品曾参加对岸·新工笔又十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提名展、对岸(第三季)—独立于“泛水墨语境”之外的“新工笔”、2019艺术深圳、对岸(第二季)—艺术现代语境下的“我”的立场、宝龙艺术大奖获奖艺术家作品展、“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展览、青春心印—2018第五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多读、多看,对于一个画家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读、多看可以帮助画家开阔眼界、提升学养。眼界开了,下笔时可以做的选择就会多起来。读向世奎最近的一组作品。不难看出他对此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显然,他画面中的呈现虽沿用工笔的基本技法,但更有包括石窟壁画、细密画以及当代艺术等元素的有机融入,是传统的,更是当下的。
  向世奎创作自述
  我自2017年开始创作的《自设局》系列作品,是我以工笔绘画介入“现代都市人物心理叙事”表达的尝试。在《自设局》系列作品中,我常常在画面中设置相似的两两出现的人物形象,他们造型一致、神态茫然、角色难辨。同时,我也简化了人物所处的环境,或者说我为人物设置了不同于现实的背景,诸如平面化的水面、布满画幅的黑色背景等。而这一系列设置的意图,都是为了增强画面的虚拟感,凸显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
  凭着对绘画空间的兴趣,我开始探索绘画在立体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比如在《自设局No.7》中,我将同样相似的两个人物形象各自附着在形状、大小均等的立方体上,希望建立一种新的观看机制。当被夸张的人物身体造型在立方体的表面形成张力时,又被立方体规则的形状把控;而当把两个立方人物形体按照一定距离和方式进行编排时,他们之间又形成了新的敘述关系。
  我现阶段创作的《散叶集》系列作品,既为《自设局》系列的自然延伸,也是我创作关注点位移的结果。在《散叶集》系列作品中,我有意遮蔽或简化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并将他们置于特定的、片段化的、被截取的空间里,意图以人物间微妙的肢体语言,来呈现彼此缄默、朦胧不清的关系。而这种局部、零碎的方式所记录的,恰好又是我所感知到的现代都市生活经验中的“普遍心理”。
其他文献
唐勇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陈川的工笔画就是采用“工笔意写”的方式,讲究绘画语言的随心随势,富于写意性,传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借物以抒情;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表现因素,对写意性进行创造性理解与拓展延伸,画面气息传达出儒雅的人文风骨和时代气息。  陈川具有非常好的造型基础,又有相当好的工笔画思维,发展前景必然广阔。同时,他有较好的古典文学修养,能诗善书,具有当代青年
期刊
谷晓伟,1989 年生于安徽。2016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高茜老师,现就职于安徽大学。作品曾参加“对岸·新工笔又十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提名展、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对岸(第三季)—独立于“泛水墨语境”之外的“新工笔”、第七届安徽美术大展、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推介展、第八届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对岸(第二季)—艺术现代语境下的“我”的立场、第三届水墨新浪
期刊
梦嘉同学在湖北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独特的绘画语言完成崭新的重彩画创作,特别是自己用眼、用心去捕捉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产生了对都市风景画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她突破了重彩画的陈规旧矩,摆脫了传统框架束缚,完善了重彩画的厚重和富丽,形成个性特征。  硕士毕业在即,愿其走向社会后能独当一面,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勤于思考,勇于突破,不负韶华,创作出观众喜爱的高于生活的佳作,期待。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画的变革,既要受到各种外围因素(如制度、思潮、教育和技术手段等)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文化传统和自身语言发展逻辑的影响。而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中国画产生新的语言,丰富并拓展了自我表达的语言、表现的方式,但依然在中国画的边界之内被规定着。  关键词:当代;中国画;形式语言;文化传统;造型语言  绘画是视觉图像,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符号,同时涉及经验与传统。所以绘画是复杂的,不仅仅是描绘那么
期刊
众所周知,传统与创新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似乎是当下讨论最为热烈的一个话题。古往今来,在中国画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上,争论总是非常激烈。  关于创新这个问题,近代以来,徐悲鸿、林风眠等老一辈中国画家不断吸取西方美术元素中的写实主义、现代主义手法,对中国画进行创新,使他们笔下的中国画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新面貌,并逐渐占据了中国画的主导地位。为适应新的形式,当今的中国画也必须不断创新。但是创新不
期刊
宋代郭若虚曾经在其《图画见闻志》“论妇人形相”一节中讲道:“历观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妇女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归仰心;今之画者,但贵其姱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这段话讲明了郭若虚眼中“古今”仕女画的变化和其态度,但这种观念并不能阻止赏心悦目的仕女画的创作,明清以来美人图样的传播即是此证。及至民国,在那个总结和反思的时代,仕女画又当何
期刊
周国亮  安徽省桐城市政协第十二届文史委员、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2016年6月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省书法考级中心举办的“墨舞中国”首届书法艺术节暨优秀书法注册教师作品展特等奖。201 7年5月于浙江杭州《美术报》名家班陈振濂工作室毕业。出版有《桐城派四祖词林印谱》《中国书法经典二十品隶书卷》《颜真卿楷书技法三十例》《神龙本(兰亭)技法释读》《玉印技法三十六例
期刊
在高手云集的当代浙江中青年书法家中,田人是修养比较全面的一位。他不仅善书法、篆刻,而且对诗词、绘画以及艺术理论都有着一定的研究。  然而,放眼当代书坛,写得好的不少,但书、画兼善者不多,特别是诗、书、画、印俱全者更是凤毛麟角。  诚如历代大家中的苏轼、米芾、吴昌硕、齐白石、启功、来楚生等,他们以渊博的知识、过人的才气,将诗、书、画结合,取得了累累硕果,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使其与传统
期刊
张朋  生于1918年,卒于2009年。字锡百,生于山东高密。原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朋艺术有其家学渊源、传统功底及西方绘画的基础。擅大写意花鸟、草虫、动物等,兼写人物、山水。其作品构图新颖、造型夸张、笔墨洗练、形神生动,构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张朋画辑》《张朋画集》《张朋画选》等出版。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尼采诗集》
期刊
张琳  安徽萧县人。现为萧县书画院三级专职画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萧县龙脉书画研究院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艺术系;2004年入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等教授;2003年,作品《忠诚》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7年,《老农小息》入选描绘新农村——全国美术作品巡回展并荣获优秀奖,《农家乐》入选第二届安徽美术大展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晨妆》入选中国梦美丽宿州首届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