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润东方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先生曾经指出:“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即中国、中美洲(墨西哥)和新西兰,其中以中国的最为源远流长。”他在晚年陆续发表了三篇玉器论文,开创了考古学家研究玉器的先河。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提出,玉文化研究应以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为第一手资料,以文献考证为参考,同时结合考古学科和其他学科,系统研究玉器和玉文化,并在20世纪末提出“玉学”概念。21世纪初,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玉魂国魄”说,倡导玉文化研究。之后,邓聪等人对东亚玉器起源与传播进行了系统考察,发现了东西方金玉崇拜之差异;叶舒宪等人完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神话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提出“玉成中国”说。红山玉龙、玉龟、玉人、玉佩,凌家滩玉龟、玉鹰、玉人、玉猪,良渚玉琮、玉璧、玉斧,石家河玉凤、玉虎、玉人确实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或玉帛古国文化标志,可与同时代西亚、北非、东欧的金崇拜形成鲜明对照。

红山:中国玉文化第一个高峰


  1935年,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出土了一批文物;1954年,尹达根据梁思永的建议正式命名为红山文化。1981年,孙守道、郭大顺调查并试掘牛河梁遗址;1983年,开始正式考古发掘。女神庙、女神像、冢坛横空出世,玉猪龙等代表性玉器相继出土,震惊世界。苏秉琦因此提出古文化、古城、古国概念,使红山文化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依次为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红山文化是代表性文化,上述文化又可概称为红山诸文化。牛河梁遗址分布范围达50平方千米,出现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标志性建筑,是已知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中心性墓葬和祭祀遗址。积石冢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等级制度确立。牛河梁遗址十六地点发掘名列“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郭大顺注意到红山文化大墓基本上只用玉器陪葬,提出“唯玉为葬”的观点。玉器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是墓主人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标志物。牛河梁遗址十六地点4号墓是目前发现规格最高的一座红山文化石棺墓,石砌棺壁达17层,随葬玉人、玉凤和斜口筒形器代表一种高规格玉器组合关系。刘国祥在《红山文化研究》中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坛庙冢、玉龙凤”是天地崇拜、祖先崇拜的体现,距今53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内容。


▲ 玉神人兽雕像


▲ 玉鸟



  紅山文化玉器选料以河磨玉为主,利用简单机械片切割和起地阳纹圆雕方法加工,造型抽象又规范,具有“超前性”。玉器造型主要有龙、斜口筒形器、勾云形玉器、同类与异类动物合体玉器等。“坛庙冢”类型、结构、组合、布局和“玉龙凤”等玉器群及“唯玉为葬”的埋葬习俗,表明红山文化已具备祭祀仪式制度化、思维信仰体系化的特征。礼器(神器)传播优先,在中心聚落表现的敏感性优于一般聚落,在高层次人物墓葬中的表现优于一般墓葬。红山文化大墓中没有发现兵器,宗教祭祀是红山人社会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有祀无戎”表明红山文化是玉帛古国代表。

凌家滩:中国玉文化奇峰


  凌家滩玉器十分独特,是中国玉文化的奇峰。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发现凌家滩遗址,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距今约5600——5300年,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巢湖流域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张敬国研究员主持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居址、墓地、祭坛、作坊遗迹,并出土了大批精美的玉器,达到了当时玉器制作最高水平,由此可以推断凌家滩应是另一个玉帛古国代表。
  凌家滩遗址总共发掘了44座墓葬,其中南边4座最大,1987年发掘的4号墓位于正中,出土有玉人头像、玉龟和一块有八角星纹饰的玉版。玉龟和原始八卦图版是凌家滩的标志玉器。相传伏羲“始作八卦”,玉龟和玉版叠压一起同时出土,说明两件玉器应为占卜工具。玉版夹放在玉龟龟甲里面,正是《黄帝出军诀》“元龟衔符”、《尚书中候》“元龟负书出”的生动写照。1998年,29号墓中出土了玉人和玉鹰。出土玉人为浮雕,展示出凌家滩人完整的形体风采:玉人两臂弯曲,五指张开放在胸前,臂上饰满玉环。玉鹰可能是凌家滩民族的徽帜标志,鹰和八角纹组合在一起就是上天使者太阳鸟。玉鹰双翅作猪首形展开,反映了凌家滩先民的原始宇宙观或宗教信仰。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猪全长72厘米,重达88千克,这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最重、年代最早的玉猪,是猪崇拜的体现,亦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 玉龟


▲玉 鹰

  墓地西边多是中小型墓葬,其中M20出土111件管钻玉芯,还有许多边角料,可能是一位玉匠墓葬,表明凌家滩有玉器作坊,玉器大都是本地制作,故十分独特。凌家滩玉器选料、设计、磨制、钻孔、雕刻、抛光等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至今难以超越。有些玉器孔眼直径只有0.15毫米,比人的头发还细。从总体情况来看,墓地中埋葬的有贵族也有平民,并不像良渚遗址中反山、瑶山那样是单纯贵族墓地。
  凌家滩玉器明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器物,只为凌家滩贵族所制造,是研究凌家滩贵族地位和身份的重要资料,有些独一无二的玉器如玉版、玉鹰,无法同其他地方的玉器作类型学比较;另一类是普通器物,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可以进行比较来确认其年代和文化性质。普通玉器有环、镯、璜、玦和管珠等几类,其中以环、璜为最多。凌家滩玉璜做得比较讲究,不但选择上好玉料,而且有些玉璜两端雕刻成龙头、鸟(凤)头或兽(虎)头形状。凌家滩出土的大批玉璜中,龙凤璜和虎首璜最富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直接反映了凌家滩的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和发展水平。

良渚:中国玉文化第三高峰


  良渚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直接影响了夏商周三代。
  20世纪30年代,良渚遗址已经被发现,但没有引起足够重现;1986年,重新启动考古发掘工作,牟永抗、王明达、刘斌、方向明、王宁远等人发掘了反山墓地、瑶山墓地;1992年,发现了宫殿区;2007年,发现了良渚古城;2010年,又找到了良渚外城,后又发现了大型水利系统,多方面见证了5000年前后良渚进入了玉帛古国时代。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标志性器物,两件最重要的玉器“琮王”和“钺王”共同出土于反山遗址M12。最大玉琮重6.5千克,通高8.9厘米,是已发现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为“琮王”。琮体四面由中间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这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的独特标识。将玉琮表面雕刻的神人兽面纹展开放大,自上而下为神人、兽面、獠牙、鸟爪等图案。
  琮是良渚文化复杂礼仪系统中的最重要的器物。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玉琮见诸报道的有 148件,江苏和浙江两省所属博物馆所藏出土玉琮加起来应在200件左右。张陵山遗址M4和赵陵山遗址M77出土的琮被认为是初始阶段玉琮;太湖西北角常州寺墩遗址M3随葬33件多节玉琮,是良渚文化晚期典型墓葬。国家博物馆十九节琮高49.7厘米,大英博物馆十九节琮高4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十七节琮高47.2厘米,应该都是良渚文化玉琮,意味着良渚古国崩溃之后,良渚文化仍延续或发展了一段时间。夏商周三代最精美的玉琮是西北齐家文化“静宁七宝”之一的青玉琮和西南金沙遗址出土的黄玉琮。


▲ 神人兽面纹玉琮(良渚博物院藏)


▲ 玉钺

  同样出土于反山遗址M12的玉钺通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部宽16.8厘米,最厚0.9厘米,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徽的玉钺,堪称“钺王”。这种豪华型玉钺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玉瑁造型取自神徽冠帽,体现了王权神授。反山遗址M12是已经发掘的24座王族墓中等级最高的,“琮王”和“钺王”都出土于此,表现了良渚社会神权、王权集中于一人的统治形态。
  除玉琮、玉钺之外,玉璧是另一种礼器。玉璧大多通体素面,少数玉璧刻画有鸟立高台符号。作为一种圆形有孔玉器,玉璧出现于红山文化,成熟于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战国两汉时代登峰造极,一直流传至今。红山文化玉璧有圆有方,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玉璧有精粗之别。反山遗址M20出土玉璧42件,M23出土玉璧54件。玉璧可祭天、祭神、祭山川河海,既是墓主人的身份标志,亦可作为财富象征。


▲ 玉璧

玉帛古国,礼仪之邦


  红山、凌家滩、良渚是三座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中国史前玉文化高峰,略有先后之分,又各具特色,标志着东亚进入了玉帛古国时代。
  玉被认为是东亚文明的第一块基石。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邓淑苹、杨伯达将中国玉文化分为东夷玉文化、淮夷玉文化和东越玉文化三大版块,揭示了玉与夷越的特殊关系。邓聪在系统考察玉器之后发现玉玦分布最广,可能起源于东亚北部,向南扩散到越南,向东流传到日本,几乎整个东亚范围内均有分布。
  玉文化深深扎根于东亚大地,但东北亚才是玉文化的起源地。贝加尔湖附近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玉器,个别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5000年前,东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鼎盛时期,红山玉猪龙、凌家滩玉龟版和良渚玉琮可以作为东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象征。先有玦、璧、环源自东北,后有璜、钺、琮兴起于东南,琮、钺、璧、璜是良渚文化代表性玉器,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从玉器加工技术角度亦可看出从东北到东南传播的大趋势:线切割和片切割技术来自东北亚,微钻、微刻等工艺为凌家滩、良渚独创。
  玉帛古国是礼仪之邦,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器形态会因地、因时而变,玉帛精神一脉相传。夏代最著名的玉器不是钺,也不是琮、璧,而是“夏后氏之璜”或“禹锡玄圭”。考古发现表明,夏代中国最重要的玉器是牙璋。
  当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玉帛古国时代也进入干戈王国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玉帛和干戈成为中国文化或民族的双重象征,玉魂金魄成为中华复合文明的特征。
其他文献
慎终追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怀,对自然,对人文,我们敬畏,我们景仰。文明的源头在哪里,江河从哪里流来,你我从哪里来……源头在召唤,先人与后人,你我他,都会有这种隐隐的感知。  先贤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英雄史诗文本,司马迁将华夏源头追溯到五帝时代;更有人再上溯至三皇或盘古传说时代,那些是神话了的英雄。人文源头探索,又因考古学的成长揭开新的一页,考古人的一只脚留在今天之时,另一只脚却已经踏上数千数万年前的废
期刊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放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12月63例(≥70岁)、接受放疗及放化疗的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男性48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74(70~85)岁,分期Ⅰb~Ⅳ期,中位放疗剂量50(16~60) Gy,中位放疗时间36(11~73) d,同期联合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或不联合。观察患者治疗完成情况、不良反应、症状控制、近期疗效及1、2年生存率。比较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行CTPA的受检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管电压均采用80 kV。对照组固定管电流为18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获得A组图像;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和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获得B组和C组图像。统计分析
▲ 青铜温鼎  海昏侯墓考古创下秦汉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给人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下面,我们就一起围观海昏侯墓中与食物相关的文物,探寻两千年前的饮食历史与故事。其实它不是火锅  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些在那时就已经堪称古董的家什。西周长尾凤鸟纹提梁卣,也许就是刘贺当年的心爱之物,成为他的陪葬品一起埋藏于墓中。  人们还注意到有一件鼎类器,因为它的腹下连铸着一个可能是炭盘
期刊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食管癌放化疗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放疗前后均行MR-DWI检查。Kaplan-Meier并Logrank法计算生存率,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完全缓解(CR)组放疗前、放疗后ADC值均高于部分缓解(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0、-3
目的通过对1 247例X射线放射诊断致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的测量与计算,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放射诊断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实际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X射线放射诊断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进行采样。采用专用热释光剂量计对辐射剂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公式或标准直线对辐射剂量的表征量进行计算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各部位ES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02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放化疗。放疗前1周内、放疗第2~3周、放疗结束后1周测定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放疗中较放疗前血清VEGF水平不降低的患者随机抛硬币法分为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另将血清VEGF下降患者设为阴性对照(VEGF降低组)。沙利度胺组放化疗过程中给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和VEGF降低组行常规放化疗。结果95例
目的利用宫颈癌二维近距离后装治疗中危及器官(OARs)点剂量预测其三维体积剂量,评估在特定条件下,二维计划OARs体积剂量能否满足三维后装剂量限值要求。方法回顾性分析基于CT图像的10例宫颈癌患者近距离后装治疗计划,将处方参考点剂量定为600 cGy,膀胱和直肠参考点剂量<360 cGy,设计并优化得到二维后装治疗计划。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膀胱、直肠参考点剂量及OARs体积受量做相关性分
春秋时期,诸侯并起,战乱不断,偏居东南一隅的吴越两国虽远离中原,却凭借雄厚的国力跻身诸侯争霸的行列。数百年间,吴越两国不仅逐鹿中原,鏖战群雄,而且相互征伐不断,结怨日深,由此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今人除了从“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等文献典故中寻迹一二之外,还能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古迹中了解当年的历史。吴越争霸的由来  吴越两国素有渊源。吴国源出于中原姬姓周人,殷商时,周人首领古公亶父育有三
期刊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这里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即为“美丽的小洲”,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是1936年发现古城遗址的施昕更先生提出的,它体现了良渚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考古学中的“文化”与“文明”  带着同样美好的向往,我们来到了良渚古城的瑶山遗址区。  瑤山遗址区最初是良渚先民的祭祀场所,并有一些晚于祭坛建立的贵族墓地。“瑶山”的“瑶”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