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花季 结伴同行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品质与幸福取决于“相遇”怎样的人?
  与一位科学家朋友聊天,谈到“相遇”与成功的问题时,朋友扳着手指,向我列举成功道路上助过他一臂之力的贵人:高中的班主任列于榜首,他说如果当年没有这位贵人,就没有他的今天。那年高考落榜,正是这位班主任,步行了几十里山路,说服父亲让他返校补习。第二年,他终于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从此,他走出了闭塞的大山,成就了他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假如没有这位班主任,他现在可能还守着那个贫瘠的山村。
  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师生“相遇”而影响和改变学生一生的案例:
  一位新来的老教师发现,当他提问时,班上的一位同学每次都举手,让他站起来回答时却总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位老教师没有轻率地批评他,而是和他谈心,了解其中的原因。原来,这位同学是这个班里公认的学困生。为了不在新老师面前暴露出自己学习差的事实,因此,当别人举手时,他也跟着举手。
  这位老师没有批评他不诚实,反而和他定了一个“攻守同盟”,老师说:“以后,你要是不会回答某个问题时,就举左手;会回答时,就举右手。”有一次,老师发现这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右手,就及时叫他发言,结果他回答得很好,老师表扬了他。从这以后,这位所谓的学困生,举左手的时候越来越少,举右手的时候越来越多。
   一般情况下,老师发现学生表现不诚实,直接批评学生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可是,案例中这位老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她没有按常规“出牌”,而是怀着一颗爱心用充满教育智慧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也许,这一“攻守同盟”是这位学生改变命运的开始。这位学生能够遇见这样一位新来的老教师,也许是一种缘分。
  另一个案例: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太阳》一课时,一个学生问道:“ 课文中说‘太阳离我们一万万里远’,这里的‘万万’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问完,其他学生便笑,有的还在嘀咕:“万万就是一亿呗,这还不知道,真笨。”那位发问的学生十分尴尬地坐了下来。该老师马上意识到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于是,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万万就是一亿,那为什么不说一亿里远,而说一万万里远呢?”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课文中用‘万万’这个词是有目的的。一是用‘万万’这个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格外好听;二是表达的感情色彩强烈,给人的感觉好像格外远。”教师表扬了这个同学创造性的回答。同时,抓住时机,接着问:“大家想想,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所有的学生都用赞许的眼光去看那位提问的同学。
  也许,我们许多教师对课堂上这样的偶发事件不会像这位教师如此细心,如此充满爱心,从而对孩子们的相互“嘲笑”置之不理。但这位老师没有这样做,她的职业敏感迫使她有了这样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式。事实上“如果孩子相遇在嘲笑的环境中,她就学会自卑;如果孩子相遇在羞辱的环境中,她就学会自弃”。
  与这样的教师相遇,孩子们是幸运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幸运:
  某小学班主任徐某,当众体罚本班同学侍某,造成该同学受伤住院。当该生家长状告老师时,徐某不承认体罚了学生。有关人员到班上调查取证时,该班无一名同学肯作证。当伤愈出院的侍某回到原班后,该班所有的同学都不跟他玩,一旦有人与他接触,就会有同学报告班主任,致使侍某不得不转学。
  在这个案例中,侍某受伤的不仅仅是身体,当一个孩子不被他原来的群体所接纳,没有小伙伴与他玩耍,这无异于灭顶之灾,他心灵的伤痛远远大于身体的伤害,也许她幼小心灵的伤痛会成为她今后成长路上一辈子的阴影。
  在这个案例中,受伤害的也绝不仅仅是侍某,当班主任徐某以某种“专制”的手段制造这种班级恐怖时,那些生活在侍某身边打小报告的同学,也许会因此而扭曲了人格。“如果孩子相遇在专制的环境中,她就学会听命;如果孩子相遇在敌意的环境中,她就学会仇视”。
  上边所举的案例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启示,教师一定要带着职业的情感和操守去面对每一位学生,以较高的师德风范去与同学们“相遇”,因为我们和同学们的“相遇”将会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
  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学生与老师的“相遇”,学生的人生是在怎样的师德环境中起步,在他们人生中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同时,能与花季少年相遇,不是其他职业的人都能享有的福分。教师职业使我们能够从花季少年成长的涟漪中反观我们年少时的身影,教师职业使我们能够不断复现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回味最美好的人生体验,珍惜与花季少年相处的岁月和情感是师德建设的基础。
  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我们与学生的“相遇”常常会呈现三种不同的状况:一是“不遇”,即一些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整天单调和重复地处理教学事务,只见事务,不见学生,与学生往往是一种“不遇”状态;二是“偶遇”,即一些教师在忙于教学事务时,因为某种机会与学生偶然发生某种情感上的碰撞;三是“铭心相遇”,即一种影响彼此人生的刻骨铭心的相遇,是彼此成就人生的相遇。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应该怀着一颗母爱之心、一种宗教般的情怀去与学生相遇,应该像园丁一样,静心期待,真心欣赏花季少年的成长。教师只有不断对花季少年付出师爱,才能真正显现师德的光芒;只有不断体会到与花季少年之间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建立起师德的牢固根基。如果我们没有与花季少年的铭心相遇,就无法真正体味师德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系兰州西北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语文教学;“趣”;“敢”;  “活”;“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7—0051—01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发掘潜质,启发思维,呈现“师生平等、人人参与”的活泼局面。为此,笔者认为应紧密围绕“趣”、“敢”、“活”、“新”四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地理;校本课程;“陇南自然灾害”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60—01    陇南是全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之一,同时位于我国地震频发的南北地震带上。近年来,陇南连续多次出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成县一中开展了“‘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课题研
期刊
〔关键词〕 新课改;前置性作业;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69—01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课改中,有令人兴奋和激动的一瞬,有遇到挫折与困惑时的沮丧和苦恼,也有工作中的失误带来的遗憾与反思。在实践中,笔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地区;英语写作;转折连接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74—01  一、 研究背景  在中学阶段,转折连接词在英语写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在使用转折连接词时往往出现多用、少用、甚至误用的现象。然而,转折连接词作为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许多学者和教师将转折连接词作为衡量写作
期刊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70—01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提出了新课改的六项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的分析与反思。这无疑是在倡导教师要通过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与实践者。笔者以一堂金昌市优质课Women of Achievement ( rea
期刊
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金塔县,近年来,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金塔县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目前,该县以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高水平发展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层次推进职业教育和高品位创新学校管理为重点,主攻内涵,全面提升,加快均衡,促进公平,在县域内形成了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教学情境;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90—01  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乏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
期刊
“小明的妈妈在超市买了15个苹果、20个桃子和1个西瓜,一共付8元钱。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几岁?”这是江苏徐州睢宁五年级数学考试题。据报道,老师说,其实怎么答都行,就是为考查孩子的辨识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据《海南特区报》报道)  面对如此“神题”,相信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会感到一头雾水:题干与问题之间毫无逻辑性可言,且消费支出与当前物价水平不符,令人不知如何作答。遑论涉世未深、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小学
期刊
在岷县一中,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并且著述丰富,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正式上过大学,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在自己任代课教师的过程中自学获得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岷县一中,采访了姚志忠老师,了解了他默默教书、潜心研究的事迹。  十年终圆教师梦  1984年,年方21岁的姚志忠,高考失利,寻找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业成为当务之急。正在他迷茫之际,一个工作机会
期刊
〔关键词〕 材料作文;话题;第二关键词;立意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91—01    笔者在材料作文教学中有一个深切的感悟:只有抓住显性(材料中就有的)和隐性(需要从材料中挖掘提炼的)的第二关键词,至少用两个关键词来限制,话题才会相对具体,审题立意才不致于出现较大的偏差,才有可能“找准角度”“找好角度”,从而写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