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专业引导作为出发点,阐述了开设“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专业导论课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专业导论;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彭熙伟(1966-),男,云南昆明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廖晓钟(1962-),女,广东汕头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74-02
  
  按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为解决基本办学条件不足的状况,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启动了良乡校区的建设,并于2007年迎来了首批本科新生。
  现在,我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已全部入住良乡校区。由于良乡校区还在建设中,其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和大学氛围都不如中关村校区,很多新生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很难适应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有明确方向性和系统性的大学教学。他们非常渴望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想知道在大学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为此,我们为2009年入学的自动化类新生开设了“自动化专业导论”课,以对新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引导,帮助他们对大学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和定位。从某种角度讲,教师的正确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1]
  一、开设“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对专业认识较少是不少新生入学时找不到学习方向和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很多学生是由家长安排或亲戚朋友推荐专业,有些学生则是根据招生宣传或专业名称,凭自我感觉填报的专业。这些学生入学后对自己所学专业几乎不了解。以我校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两个专业为例,专业导论课作业中反映出,2009级(共233名学生)在开课之前真正了解自动化专业的仅占8.1%,了解一点的占54.5%,不了解的占37.3%。由此可见,90%多的学生对将来要学习的专业不甚了解,如果未开设专业导论课,这种状况很可能要持续到专业课学习之前。因此,在大学新生中开设专业导论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为新生的专业教育入门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动化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地位、作用和应用,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大学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大学生度过一个目标明确、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专业导论课,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具有“自动化专业”、“高等教育学”和“大学学习”三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取舍上,我们注意到了要体现教育、教学的双重目标。根据新生的实际情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既要有专业知识介绍,更要注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学习方法引导。为此,确定了万百五教授主编的《自动化(专业)概论》作为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自动化的发展简史、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和组成、基本的控制方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自动化的展望以及专业的教学内容安排、学习原理和学习方法等,共16课时。[2]
  由于教学内容多而学时有限,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不完全依赖教材,注重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并考虑刚入学新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教材内容、编排内容体系结构,既考虑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又兼顾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和授课效果的高效性。例如,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没有把教材第1章《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放在第一堂课讲,而是先讲第2章《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简史》、第5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因为第1章的很多专业术语对新生而言比较陌生,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内容;而先讲有关自动化的概念、发展和应用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对专业背景、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有所了解,并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热爱专业,这有助于学好本课程并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的教学具有探究性特征。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具有科研性,这是大学教学过程突出的特点。[3]因此,授课内容不完全局限于教材,而是融入教师的科研、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以及学科知识,注重科研成果向课堂教学转化,从而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列举十几人的科研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并创新,成功完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武钢2800轧机液压AGC改造”的实例,来讲授自动化技术的概念、性质、地位和作用,并穿插介绍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实际运行中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这样做,一方面使课堂教学不乏味,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传授了相关专业知识,学生对老师的付出和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热烈掌声,取得了非常好的授课效果。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起主导者、引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4]长期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感悟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并综合考虑新生的认知基础、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以及大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以及便于控制教学进程,我们主要采用讲授法,把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使用。为避免出现教师平铺直叙地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讲授时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并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例如,在讲授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偏差”概念时,列举水箱水温的恒值控制问题,运用简练、清晰、通俗易懂、适应学生接受心理的语言并结合直观、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和图片,把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讲清楚,并启发性地引出控制系统的“负反馈”概念,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测验反映出95.7%学生基本掌握了“负反馈”概念,84.1%学生能列举“负反馈”的实际应用。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效果,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听课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素养条件和教学的环境条件,把课堂提问、讨论、视频演示、实物教具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优化组合,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时,借助生产、装配、包装等自动化设备以及机器人的视頻录像,把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介绍给学生,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丰富,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大学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具有教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教学不只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应是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要把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如结合学生的迟到、完成作业情况,用科学家、企业家的成功事迹教育学生要有抱负、有毅力、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结合时代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诚实、正直、敬业、有社会责任感与团队精神,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本身对自动化技术和事业的挚爱和敬业精神,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自动化专业的热爱。例如,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教师科研工作的体会,向学生传授在科研活动中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介绍专业研究方向的一些前沿领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专业导论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介绍专业教学安排和大学学习方法。介绍教学安排使学生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介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揭示学习的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讲授过程中可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经历及所指导优秀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举例,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专业导论课结束后,学生的课程学习报告反映出70%以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程实践经历以及指导优秀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非常感兴趣,希望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这些具体生动的事例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素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为以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五、几点体会
  其一,专业导论课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基本情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引导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课程学习报告反映出97%以上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表示肯定,并有60%以上学生提出了增加课程学时的期望。
  其二,专业导论课对大学新生具有教学、教育的双重功能,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言教和身教、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结合。
  其三,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考虑大学新生的认知基础和接受心理,合理编排内容体系,对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其四,该课程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能力要求。授课教师应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科研与工程实践经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38-41.
  [2]万百五.自动化(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峥滢,黄圣生.论大学教学的探究性與师生关系的定位[J].现代大学教育,2004,(3):105-107.
  [4]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俊卿)
其他文献
摘要:“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是弗莱克斯纳提出的在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研究理念,这一理念在他的现代大学观中有所体现,并要求现代大学在做科学研究时应该坚持自由探索、非功利性的研究态度。弗莱克斯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的理念,对现代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无用知识;有用性;大学观;科学研究  作者简介:叶建华(1986-),女,湖北武汉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浙江 金华
期刊
摘要:介绍了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省“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团队利用学科平台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强并开展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总结了相关培养的方法、管理制度与实践效果,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学科平台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戴世勋(1974-),男,湖北宜城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一多(1987-),女,江
期刊
摘要:“集成电路工艺”是微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在工程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琦(1976-),男,内蒙古包头人,桂林电子科
期刊
摘要: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设定了建设目标,设计了资源库模块化结构,提出了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电力技术;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作者简介:王晓文(1966-),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工程学院,教授;吴志宏(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辽宁沈阳  110136)  
期刊
摘要:对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种项目模块化教学的探讨实践;采用工种目标教学模式;课程结构采用三段式纵向模块;课程类型采用课程模块化。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种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模块;模块化教学  作者简介:张建文(1953-),女,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水电交通工程系,副教授;张先华(1966-),男,湖北黄冈人,黄冈水利电力
期刊
摘要:本教学团队以“科研促教学,改革促发展”的建设方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改革为动力,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课程建设为纽带,学科、科研课题为支撑,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不断改善和优化”的思路进行建设,取得了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标志的一系列高水平建设成果,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带头、老中青搭配、专业职称和知
期刊
摘要: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实用案例教学及工程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其专业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数据库工程人才。  关键词:CDIO;问题驱动;实用案例;工程项目;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赵娅(19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周继泉(1968-),男,山东临沂人,华北电力大学理学院,讲师。(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99-01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非数
期刊
摘要: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是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课程体系的整合、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教学改革的成果。  关键词:信号处理课程群;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简介:周小微(1971-),女,浙江永嘉人,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金宁(1967-),女,安徽休宁人,中国计量
期刊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为例,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措施、初步成果等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物技术;考研  作者简介:谢果(1979-),男,重庆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吴敏芝(1979-),女,广东中山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