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xjzxjzxjzxjzx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与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我国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为幼儿园教师实施保教活动提供了法律和理论依据。作为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了解这些政策法规的内容,更要深刻领会其内在精神,并对照法律法规中的具体规定,时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理念和师德。
  一日作息时间表“公约化”,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一日活动作息表是幼儿园规范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幼儿一日生活的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制度归制度,实践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往往会使得原先的安排随意变动。调查中发现,有弹性、可挤占的时间就是游戏时间。许多教师认为游戏时间可长可短,比如,上午的游戏时间原本规定是50分钟,因前一个活动拖延,导致游戏只能玩30分钟就匆匆收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提倡师幼共建班级一日活动公约,在符合三交替基本原则(室内室外交替、集体与自由交替、动与静交替)的前提下,师幼共同商讨制定班本化的一日活动作息表,将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等环节错时安排,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过渡环节,把时间还给孩子们。这张作息时间表,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次数都确定了下来,如游戏分散在晨间、集体活动后和离园前,时间分别为30分钟、50分钟和50分钟,保证每日不少于2小时。
  讨论后的一日活动作息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在班级布告栏,成为特殊的“班级公约”,在共同遵守约定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员”,孩子们也不再是被动的“小棋子”,他们对一日活动的安排心中有数,自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会时刻关注时间表,还会提醒动作慢的同伴加快速度,以免影响下面的活动。就这样,一张小小的一日活动作息表,既体现了教师对儿童游戏主体权的尊重,也为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空间布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证充分的游戏空间
  由于各班活动室的面积大小、格局各不相同,我们鼓励其因地制宜调整空间布局,大幅度压缩集体教学区的面积,由原先30平方米的U字形缩减为8平方米左右的高中低三排。活动室被可移动的橱柜和开放式木架分隔为若干小型、固定的游戏区域:积木区、表演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生活区、科学区等。游戏材料和需要的桌椅都在区域内,游戏时间一到,孩子们可以立刻进入游戏状态,不再需要搬桌椅、端玩具,收拾整理时也更加方便快捷,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也可以胜任,从空间上满足了儿童对游戏的需求。
  同时,多样化的活动区域也为不同兴趣爱好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区域,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由选择游戏伙伴,教师不是指手画脚的“导演”,孩子们也不是被动的“小演员”,他们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不受干扰,专注地活动,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与满足,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渗透于环境中的隐性指导,让儿童主动发展成为可能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不仅影响儿童的发展,更能激发儿童主动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热情。面对居高不下的师生比,我们重视发挥环境和材料的隐性指导作用,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让规则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每个区域的入口处都有醒目的图文标识,上面清楚标明了相关的规则要求,包括活动人数、安全提醒和常规要求。如美工区的标识会用文字加照片或图片的方式提醒孩子们:可以进6人,小心使用剪刀、画笔等工具,自己收拾整理材料。阅读区的提醒是:可以进4人,爱惜图书,看一本拿一本,保持安静等。当孩子们发现这个游戏区域已经满员时,他们会自我调整,选择到其他的区域游戏。
  大多数购买的成品玩具都因玩法单一,无法支持儿童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针对此情况,我们规定每个区域要有不少于2/3的自制游戏材料或半成品游戏材料。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我们将自制的游戏材料设计成不同难度层次,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需求。例如,在小班益智区提供的拼图游戏中,既有购买的成品,也有教师自制的体现不同难度层次的拼图,有块数的变化(6至9块),有切割方法的不同(直线和曲线),还有实物底板和轮廓底板的区分,教师力图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宜的拼图材料。
  孩子们根据材料上的提示:一颗星表示难度较低,两颗星表示有一定难度,星星数量越多难度系数越大,多次尝试,不断调整,体验成功。每当新的活动出现时,我们还会在区域里呈现清晰的玩法步骤图,鼓励孩子们先尝试自己“读”图,再动手操作,最后跟同伴们分享经验。教师要学会保持沉默,学会观察和等待,只有当儿童的自主探究遇到问题时,教师才适时介入,给予支持和引导,使儿童活动的兴趣得以保持和延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陈 静/文)
其他文献
中国广播网消息 继知名高校开设了研究贝克汉姆、《哈利·波特》或“碧昂丝政治学”等课程后,近日又有一门“奇葩课”诞生——帮助学生掌握完美的自拍艺术。伦敦著名在职教育机构City Lit开设了一门新课程,旨在为初级摄影师传授必要的生活技巧,以适应这个随时都需要拍照的社会。  记者了解到,整个课程包括四节课,学生将学习如何在自拍照中正确地运用光线和细节,了解与空间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此外,课程还将
期刊
云南网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来到洱海边了解生态保护情况,希望一定要保护好洱海水质,随后又走访了洱海边的民居。  来自大理的省人大代表张寅菊对此感动不已,她说:“总书记的大理之行,第一站便关注洱海的生态环境。洱海是大理的母亲湖,这表明总书记对大理人民生活的关心,我们感觉非常温暖,振奋人心。”  本次全省“两会”,张寅菊带来的建议是希望将中学生“法制课”纳入课堂,成为常态化的必修课。她说:
期刊
新华网消息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中,云南有8个项目获奖,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由云南省单位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3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5项。  由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等主持完成的“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证明亚洲人群源自“走出非洲”后沿亚洲海岸线的快速迁移扩散事件,证实东亚人群起源于非洲且无当地直立人的母
期刊
“划片就近入学”“免试”“杜绝择校费”“减少特长生招生比例”……2014年,这几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教育部以一个《意见》和一个《通知》开启的“就近入学”新政,响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破解择校难题”的要求,也回应了小升初这个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领域的诸多要害问题。  然而,多年形成的顽疾不能幻想一夜之间就解决。正如一位校长所说,要破解教育均衡化
期刊
尽管从今年开始,广州小升初全面取消“推荐生”制度,考试成绩从政策上被淡化,但“小六生”们备战期末的紧张程度相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多个小升初家长群上,早已有家长将四处挖来的历年各区真题放到群上共享。在他们看来,尽管“一派”取消,但好的成绩可为简历添彩。反之,如果没考好,可能连“面谈”的门槛都迈不进。  “进入12月,每天晚上都在‘刷’题,‘刷’到11点,前些天跟我说看东西不清楚,我真担心他会熬成
期刊
就近入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并伴随着阶层分化、城乡差距、区域失衡等社会问题,其自身不断衍生新问题、新矛盾。面对纷杂的择校乱象,2014年的就近入学新政在争论声中开场,19个重点大城市,多是择校的重灾区,教育部这次专挑“硬柿子”捏。相比此前该政策原则性较强而实际操作性不足的局面,明确对19个重点大城市点名并制定时间表,细化了具体内容,彰显了大刀阔斧改革的魄力。  军令状已下,19个大城市纷纷接招,掀起
期刊
并存的叫好声和质疑声印证了就近入学落地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各种疑虑的终端指向“公平”二字,能否在教育公平上取信于民,将成为新政的“阿喀琉斯之踵”。  “即使你的孩子上的是一所优质小学,也不一定能够进优质初中,而你的孩子上一所普通小学,却有可能通过名额分配等方式升到某一所优质初中”,“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改革预期给“择校热”浇了一桶冰水,就连一直被看作利益寻租“钉子户”的“共建生”也被斩掉。此次新政破
期刊
和许多转型期的教育制度一样,对合理就近入学的探索也是一个牵涉深广的多项方程式,“均衡律”的落地不是搞运动、喊口号,需要在公平与效率、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民生需求与发展全局之间,为这道教育难题找到最优答案。  这次破开新局的小升初新政,是及格还是优秀?现在定论或许为时尚早。但每次改革的沸热背后,总会有一个声音冷静发问:就近入学治标强政步步紧逼,均衡的治本之策怎样赶上趟?  如果一手攥着重点校不撒手,
期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提出,这一轮教育开放的实际意义不是招商引资,不是吸引资本家,而是吸引教育家,“使得教育的权利真正还给教育家”。“这是我们下一步教育真正的变革。”杨东平说。  杨东平将当下中国的“教育新常态”归纳为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现正处于“后普及教育”的时代。杨东平说,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在校大学生占全国18岁至21岁适龄青年的比例,已经达到30%。根据高等教育研
期刊
长期以来,在许多有关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中,父母对孩子“放纵不管”被认为是孩子步入歧途的最重要原因。  许多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却总是试图制服孩子,也把握不好对孩子管教的“火候”,所以常常是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欠佳。  孩子所受的劣性刺激太多而得不到良性的激励,身上的问题便得以强化,加剧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产生,甚至“破罐破摔”、背离家庭,直到触犯法律。  少年犯的父母中,放纵不管的和过于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