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强盛的密码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和元(广东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
  纵观整个战国史,不难发现,但凡肯改革的国家都必然强盛。李悝变法后的魏国、吴起改革后的楚国、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自不用说,就是申不害的权术式改革,也令韩国一度“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当时各国均开展了变法运动,为何最后横扫四合的只是秦国?这跟改革是否持续深化或许有着莫大的关联。
  秦国崛起的头号功臣商鞅指出,国家的礼制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这也正是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的根本原因。
  魏国的变法始于文侯而终于其子武侯,前后不过二三十年。楚国和赵国改革的时间则更短。吴起在楚实施变法前后不过十年。赵国改革亦不过12年。
  反观秦国,其改革始于简公7年即公元前408年正式实施的“初租禾”制。随后献公继位,在其执政近20年时间里,他几乎从不参与其他国家间的争斗,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埋头改革。献公死后,其子嬴渠梁继位,也就是秦孝公,孝公秉承了献公的雄心和处事方法,启用商鞅变法之后,终其一生也只是埋头于改革。从公元前408年算起,公元前338年商鞅被害,秦国的改革持续了70年之久。即使商鞅死了,其新法继续实施。
  于秦国而言,这70年是一个由简公被动改革转向献公父子主动改革的70年,是一个不断变革的70年。在这70年里,秦国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最初的税收制度改革到后来的户籍、军事制度改革,再到经济、政治、法治乃至文化。正是得益于这70年的改革,秦国得以“民以殷富,国以富强”。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最容易遭到危机的往往不是困难最多的时候。相反,危机往往都是在其获得巨大成功之时。经70年改革的秦国,随后也重蹈了其他国家的覆辙。自孝公、商鞅去世后,秦国很快就陷入了一场空前严重、事关生死的危机,即赵武灵王的改革。梁任公说,如果赵武灵王不那么早死,一统天下的就不是秦国而是赵国了。这也说明,真正能永葆国家强盛的,只有因时而变、不断持续的改革。
  那么,秦国最后凭什么逃过这一劫?
  此时,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魏国已彻底没落,能对抗秦国的唯有赵国。但一场沙丘宫变,怀着吞秦大计的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武灵王死后其子赵惠文王虽不曾废除其父的改革,但不进则退。何况与秦相比,赵武灵王的改革,无论于持续时间,还是深度和广度,都不在同一个层次。
  战争其实拼的就是经济体制,长平之战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之所以要临阵换将,让冒进的赵括换下坚守不出的廉颇,原因无他,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国与秦相比,经济仍然落后。最后,被围三年“无以食”。
  此外,与秦相比,其政治体制更为落后。赵武灵王的改革,就是在不触动旧贵族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说服让其配合而发起。随着惠文王去世,赵国的政治制度迅速恶化。在赵孝成王时期,包括秦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已逐步建立起了封建官僚体系,赵国却彻底地退回到奴隶社会的“公子执政”的政治体系里。长平之战,完全是孝成王和旧贵族平阳君赵豹等人决策的结果,蔺相如、廉颇等官员被彻底扫除权力核心。由此可见,赵国的自取灭亡正是其逆发展大势而行的结果。
  作为当时唯一可挑战秦国的国家,在没有足够强大起来之前,赵国不是趁秦国改革停滞,正处不进则退的状态之机,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是在内耗中中止了它的崛起之路。正是如此,秦国才在前人的功烈下,侥幸得以一统天下。(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当前拉动内需的大战场,将惠及区域内的许多企业。只要提前谋篇、发挥优势和广泛合作,企业发展就有可能迎来新一轮战略期。  《支点》记者 袁阳平 何辉  中国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的棋子已经布下,嗅觉敏锐的企业家和商人早已预感到新机遇即将来临。那么,面对新的改革红利,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机遇在哪里?本刊记者从国企、民企及外资公司中各选一家典型企业,倾听其管理层在区域布局战略上的“棋语
期刊
核心提示:相对于金砖四国,薄荷四国这一概念对投资者、经济学家都比较陌生,四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也很难找到共同之处。  《支点》记者 蒋李 实习生 李思琪  显然,薄荷四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很少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谈起墨西哥,往往联想到好莱坞电影《启示》中所表现的神秘的玛雅文化;提及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辉煌战争史或许还留有教科书上的记忆;“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给人的直接感受,多是海岛上的阳光、沙滩、
期刊
雷辉(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高级政策分析师)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闽南地区的过节风味总是特别浓,清明也不例外。  在南方,有“清明大过年”的说法,每年这时,广东等地祭祀品卖断货,高速公路堵成“停车场”,回乡祭祖的人接踵摩肩,一派浓郁的传统节日氛围。  不仅仅是清明,沿海地区很多传统节日的氛围都很浓厚。比如春节,在粤西湛江的吴川市,年味要浓得多,逛花街、走花桥、吃年
期刊
核心提示:坚强的国家电网将覆盖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稳定的电力能源将为这个正在加速奔跑的中部大省提供引擎。  沈甸  “不在乎为谁所有,重要的是为谁服务”,“供电产权划转,地方政府交出的是责任,得到的是保障”,这样的共识,促成了湖北农电管理体制的完美转身——当阳成为这轮“转身”中的第一个体验者。  破除当地经济发展瓶颈  2010年11月16日上午,湖北省电力公司当阳市供电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
期刊
核心提示:跨国公司成为城市为加快其全球化进程、强化其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地位而竞相争取的重要对象。  《支点》记者 方迎定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打破了国家界限,更多依托于各大城市向外拓展,并以各大城市为节点形成生产与服务的网络体系。  于是,跨国公司愈来愈成为具有强大优势参与经济竞争的主体, 也成为城市为加快其全球化进程、强化其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地位而竞相争取的重要对象。  本文选择对国
期刊
核心提示:规模化经营是解决目前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规模化不能走集体化、合作化的道路。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支点》记者 杨萍 实习生 张云玲  2004年至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其中多次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什么是农业现代化?河南天和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国推广?为什么土地制度改革备受关注?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期刊
核心提示:中部百强县崛起,是东部沿海一些外向型百强县和西部一些资源型百强县发展速度放缓下出现的结果。  《支点》记者 蒋李 实习生 李思琪  “县域强,则区域强”,县域经济决定着一个地区未来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梳理近年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的百强县名单可以发现,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异军突起”,数量从2006年的1个逐步增长到2012年的5个,去年达到了7个。  “照这个趋势,未来长江中游
期刊
杨于泽(媒体人)  前段,媒体持续热议广东、江苏等省“富可敌国”,说他们的GDP可以排进世界前列。说到“富”,主要应以人均GDP论。但这里所谓“富可敌国”,实际上是指GDP总量。所以,所谓“富可敌国”,毋宁是说块头可以敌国。  据媒体报道,广东2013年GDP在全国率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这么多GDP,据说已接近或赶上韩国,可以坐上全球第16把交椅。甚至有人拿国内城市跟国外一个国家比,发现这些城市
期刊
核心提示:酒店、房地产,成了制糖企业新的追逐对象,这被一些媒体评价为糖业没落的迹象。  《支点》记者 丁杰  “糖王”曾是让他引以为豪的外号。从广西石塘糖厂的一名技术员到广西糖业局的副局长,再到广西南宁南方糖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天权跟糖业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  尽管还保留着中国制糖协会常务理事的身份,但他已经将全部的精力投在了茶叶上面。在王天权给记者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
司马牛(财经作家)  冬去春来,爱好阅读的朋友总让我开列书单,而且经常会问:“企业家爱读哪些书?”  其实,中国许多老板总是以“忙”为借口几乎不看书,但那些知名企业家全都嗜书如命,并且是中国阅读量较大的阶层。在梳理企业家阅读史时,有些作品被不同人物反复提及,有些群体以不同的作品顿悟,透过这些书单,我们或许能解开中国企业界某些管理现象和变革思潮背后的逻辑。  柳传志读书很杂,读得最多的是四卷本《毛泽
期刊